1936年10月中旬,王德泰接到第五师参谋长陈翰章的战报,在9月12日颠覆日寇军用列车之后,伤愈归队的五师师长史忠恒率五师一部再次于图佳铁路老松岭附近颠覆火车一列,歼灭守敌大部,缴获大批军用物资。战斗中,师长忠恒同志亲率战士冲锋,身中六弹,不治牺牲。另,五师第五团政委王松柏于海林附近战斗中牺牲。
王德泰拿着战报的手微微颤抖,眉头紧锁,虎目生寒,心中涌动着对两位战友的深深怀念,眼中凝结着对日本强盗的深仇大恨。
史忠恒师长号称“拼命三郎”。1932年2月20日,救国军攻打敦化县城。战斗打响后,史忠恒带头冲锋,率部冒着枪林弹雨架起云梯登上城墙,刀刀见血、枪枪咬肉,为大部队进城杀开了一条血路。
1933年3月1日,史忠恒奉命率东北抗日救国游击军第三团伏击前来“讨伐”的日伪军先头部队。激战中,史忠恒胸部接连三次受伤。他坐在一块石头上,用小刀挖出胸口的子弹头,刚要解开绑腿布包扎伤口,敌人扔来的两颗手榴弹落在他身旁“哧——哧一”冒烟。史忠恒飞起一脚踢走一颗,可是另一颗还没来得及再踢就爆炸了。史忠恒的腰部、腿部受了重伤。战士们见团长受伤,急忙奔跑过来抢救,致使我方火力减弱,敌人如恶狼般扑了过来。在这危急时刻,只听史忠恒大喊一声“杀啊!”咬牙挺起了血迹斑斑的上身,两支短枪随着喊声立刻吐出两条火舌,把敌人扫倒一片。
1933年3月下旬,史忠恒为保卫根据地,战斗中腰部再次受伤。1933年9月6日,汪清、珲春两县游击队与抗日救国游击军柴世荣、史忠恒、吴义成部集结兵力约3 000人,联合攻打东宁县城。史忠恒眼见战士不断伤亡,心急如焚,亲率敢死队,改从侧面壕沟迂回攻击炮台。当他们迂回到炮台附近时,一块弹片击伤了史忠恒的胳膊。他怒不可遏,忍痛率敢死队向炮台猛冲。在敢死队凌厉攻势面前,敌人渐渐不支,炮台终被攻克。
1936年10月初,日寇集中优势兵力在东满对抗联部队进行秋冬季“大讨伐”。为了粉碎敌人的“大讨伐”,史忠恒决定在图佳铁路线(图们一佳木斯)汪清县境内老松岭段袭击日寇军用列车。
史忠恒率部来到老松岭南坡,拔起道钉,拆掉铁轨,撤走枕木,彻底破坏铁路后埋伏在铁路两侧。当日寇军用列车行驶到被破坏路段被迫停下来时,史忠恒指挥部队发起了进攻。
史忠恒身先士卒,挺身跃起,向仓皇应战的敌人连连射击,不断有敌人被射中。冲在前面指挥战斗的史忠恒引起了敌人的注意,几个敌人突然集中火力向他射击,史忠恒双腿中弹,倒在血泊之中。当战士们前来救他时,他忍着剧痛命令道:“不要管我,快点消灭敌人。”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史忠恒师长身中6弹。因伤势过重,军医无法手术救治,就让战士们抬着他一路奔向中苏边境,准备越境到苏联,请苏联医生进行手术。但是,由于流血过多,史忠恒师长在途中不幸牺牲。史忠恒师长将最后一滴血洒在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场上。
史忠恒曾是旧军人,一位关注国家前途命运的爱国者。1926年,史忠恒到吉林督军署当兵,1929年转到吉林省防军第二十七旅第六七六团第三营王德林部当班长。1931年10月8日,史忠恒下令击毙了闯入三营瓮声砬子炮台的两名日本吉会铁路武装测绘人员,点燃了王德林部武装抗日的导火索。
1933年1月,担任东北抗日救国游击军第三团团长的史忠恒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那一刻起,史忠恒心中有了革命理想,蜕变成了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自由幸福而奋斗的党的战士。“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希望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王德泰、魏拯民怀着深深的悲痛走上了密营后面的山岗,肩并肩眺望着大自然彩绘的长白山油画。万里江山、无限大美,岂能容日贼践踏,就是一万年也要把日贼驱赶回那几个小岛上去。两人谈起了史忠恒,谈起了自己心中的理想,他们都曾是普普通通的男子汉,做梦也没想过要统帅千军万马去和日本侵略者殊死搏杀。是党改变了他们,给了他们崇高的理想,给了他们责任与使命。许许多多的铁血男儿为了革命理想英勇献身,而一个全新的中国正在冉冉升起在东方。他俩知道,随时都可能面对敌人的子弹和炮弹,也许明天就会在战斗中受伤或牺牲,那又怎么样?死是不可避免的,活一天就要和日贼血战一天。他们不怕死,准备好了,一定要活到实现理想的那一天,光复中华,建设富强的自由的幸福的新中国。
王德泰、魏拯民敬重史忠恒师长取义成仁的英雄气概,商量五师新师长的人选,俩人都想找一位史忠恒那样智勇双全的英雄好汉,相约在手心里写上推荐的人选,张开手掌,两人手心里都写着一个陈字。
1936年1月,史忠恒部编为抗日联军第二军第二师,在吉东一带连战连捷,王德泰多次指示军政治部给予表彰、广为宣传第二师取得的战果。延安《解放日报》报道第二师的英勇战斗,称赞史忠恒为“常胜将军”。
二师在五军军长周保中指挥下与五军各部协同作战,得到周保中军长的高度信任,是能征善战的主力。1936年7月,抗联第二军第二师改编为抗联第一路军第二军第五师,成为闻名吉东、东满的抗日劲旅,打的日寇焦头烂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