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9日(农历正月初一),著名红色文化活动家、中国红色文化交流促进联盟副主席、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第一届常务理事兼湖北省工作委员会主任、中红网湖北红网编辑部主任兼总编辑、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常务理事、欧洲湖北总商会名誉会长、湖北省红色儿女联谊促进会会长、湖北四野后代联谊会会长、湖北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理事、湖北省黎民红文化交流中心主任黄黎民一行参观深圳革命烈士陵园和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

正值春节假期,黄黎民一行专程来到粤港澳大湾区,寻访祖国南疆革命先烈的战斗足迹。首站来到广东省老革命根据地之一的深圳市(原宝安县),这里是抗日战争时期东江纵队的发源地之一,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和传统。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深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战,前仆后继,进行了长期艰苦卓越的斗争。大革命时期,深圳农民运动汹涌澎湃,积极支援国民革命东征和省港大罢工,震撼了反动势力的营垒;抗日战争时期,深圳人民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拼死援救在香港的爱国民主人士,掩护国际友人撤离敌占区;解放战争时期,深圳人民在三门岛、万山群岛、大铲、伶仃岛和障阁等著名战争中,给当地国民党反动派以歼灭性打击,为配合解放全中国,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无数的深圳优秀儿女为了祖国和人民,驰骋沙场,血洒南疆,视死如归,慷慨就义,无私无畏地贡献出自己的生命。

为更好地褒扬和纪念深圳和港九地区在各个历史时期牺牲的革命先烈,开展光荣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1983年深圳市人民政府根据深圳经济特区城市发展规划,将坐落在原宝安县人民广场的革命烈士纪念碑迁建深圳市北环路的婆岭,碑身四面镌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由当年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书写。1987完成深圳革命烈士陵园首期工程建设并对外开放,修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芳名亭、革命烈士纪念馆及配套设施。

在深圳期间,黄黎民一行参观了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自踏入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的那一刻,参观者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英雄辈出的年代。位于深圳市大鹏新区的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是一座砖瓦结构二层楼房,原为天主教堂,如今却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诉说着广东人民特别是深圳大鹏革命先辈在艰苦条件下英勇抗日的风雨历程。

1943年11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粉碎日军“万人大扫荡”之后,广东敌后抗日游击战的中心,就从东莞大岭山转移到了位于大鹏半岛的葵涌土洋。由于海洋贸易的发达,土洋在清末民初十分繁华,海关、银行等一应俱全,人称“小北京”。东纵司令部所在的建筑,是意大利传教士在1921年修建的,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教堂的神父逃离土洋,1942年春东江纵队的前身、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的指挥部由宝安县迁到土洋村的天主教堂。当时司令部会议室设在主楼正厅,楼上为司令部成员曾生、尹林平、王作尧工作和居住的场所;礼拜堂则作为会议室和作战室;附属用房改为工作人员的工作用房。主楼西侧有二间加建的小平房,砖木结构,作为马厩和电报房。楼房后面的小平地,是小型练兵场。1943年底,遵照当时的党中央指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正式宣布成立。

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设有史迹展览馆,其基本陈列分为“东江纵队史迹展”和复原陈列两部分。史迹部分通过东纵战士战斗、生活、日用品等实物以及大量的照片、文献资料,展示了东江纵队“南域先锋”“海外蜚声”“艰苦风范”的革命精神和战斗历程。2019年10月,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黄黎民一行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革命旧址,认真阅读红色历史专栏。土洋村这座小洋楼,作为广东敌后抗战指挥中心,在深圳乃至广东抗战史上留下了无比光辉的一页,在司令员曾生等领导人工作和居住的场所,办公桌上摆放着泛黄的文件和照片,仿佛还能感受到他们当年的战斗情形。会议室和作战室墙壁上挂着当年的作战地图和照片,不禁让人为那些英勇的战士们感到敬佩。附属工作人员用房房间虽然简陋,但却充满了革命的热情和力量。
在参观过程中,大家默读伟大的东纵精神,深切缅怀那些牺牲时还非常年轻的生命,他们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而英勇奋斗,烈士们的事迹让参观者深感震撼和敬佩,他们用自己的生命铸就了今天的大好河山。
有感于深圳的红色文化底蕴,黄黎民随心赋诗一首《红领百家步步高》:初一拜年真热闹,告慰英灵必须要。改革百年开放路,特色社会主义好。蛇年喜来新春到,莺歌燕舞神州豪。亿万黎民尽舜尧,红领百家步步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