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担当文化使命——在四川省红色文化协会会员大会暨红色资源利用与发展交流会上的发言 陈良平 (2025年1月20日)
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馆长 陈良平
朱德故里,红色文化厚重,红色资源丰富。其红色资源呈现出鲜明的特点:
一是承载红色资源的自然山水的奇特性。主要表现在:“一山”:即有五星琳琅山;“一水”:即有中国地形轮廓状的感恩池;“一石”:即有形似党徽的锤镰石。寓为“苍天大地作证”:朱德同志把自己的命运与党和国家的命运相融入,把自己的一生与中国革命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是体现主要红色资源的朱德纪念地遗址的原真性。朱德故里有3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1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与自然奇特的山水相融合,真实地还原和再现了朱德青少年时期在家乡学习生活的朴实乡愁和原乡情景。
三是研究、利用和展示朱德故里红色文化资源的专业性。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是全国唯一全面陈列、展示朱德同志生平思想的专业性纪念馆,学术成果丰硕,文化展示丰富,是全面了解朱德同志的生平事迹和学习朱德同志崇高风范的资源宝库。
2026年是朱德同志诞辰140周年。我们将珍惜机遇,乘势而为,在红色资源利用方面,着力做好四件事:
一是着力提升展陈。对纪念馆基本陈列和各纪念地专题陈列进行升级改造,充实更新最新研究成果,增加更新新技术等展示手段,完美呈现朱德同志伟大光辉的一生。
二是着力搞好研究。按计划,紧扣每年确定的主题,组织全馆职工深入开展朱德同志学术研讨,在学术界广泛收集朱德同志研究成果。
三是着力开展宣教。唱响一首歌——即《德高行远》;演好一台剧——即“朱德的家国情怀”宣讲课剧;上好一堂课——即“学习朱德同志生平思想”系列党课;读研一本书——即与朱德同志相关的文化专著;办好一次会——即举办“朱德同志学术研讨会”。
四是着力开发文创。把红色元素、朱德文化元素融入到人们日常文化用品、手工艺用品等方面,让红色基因浸润生活,潜移默化地对受众进行精神导向,达到教育人、启迪人、感恩先辈跟党走的文化“化”人效果。
最后,有感于本次会议,特赋拙作一首:
蜀中红传聚英贤,旌旗猎猎映碧天。 今幸荣登理事位,即兴交流意拳拳。 资源利用须力钻,发展站高要谋远。 红色情怀举火炬,盛世伟业谱新篇。
(根据交流会现场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