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红旅频道>>作者专栏>>铁穆臻>>正文
毛主席职业军事生涯开端于井冈山艰辛探索——对吕黎平观点的质疑
来源:毛著毛时代史Maoism研究
作者:铁穆臻
浏览次数:
2025-07-30 11:11:41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老红军吕黎平的话符合历史事实吗?

    众所周知,毛主席亲自领导的中国大革命,是迄今为止世界历史上克服困难最大、解放人口最多、变革最剧烈的社会革命,创造了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最伟大的以弱胜强战争奇迹。正如斯大林1928年对周恩来、瞿秋白所说:“中国革命胜利的条件较俄国当时(更)为(困)难。”(《周恩来对斯大林同瞿秋白和中共其他领导人会见情况的记录》,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译:《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毛主席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亲自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怎么走这一世界革命史上前无古人难题。 不仅如此,在艰辛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毛主席从战争中学习战争,逐渐成为了不仅擅长战略决断而且擅长亲自指挥具体战役的职业军事家。

    然而,在一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10周年的纪录片中,接受采访的老红军吕黎平竟然认为:“井冈山的时候,打仗主要是朱德,毛泽东负责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军队政治工作。”(纪录片《朱德》,1996年)吕黎平1931年才开始参加革命活动,而早在1929年,毛主席和朱德同志就率军离开了井冈山。吕黎平不仅没有参加毛主席和朱德同志领导的井冈山的斗争,而且没有引用任何原始档案。

    大量史料足以证明,吕黎平的话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亲自指挥三次反“围剿”的军事统帅是毛主席,这是毫无争议的事实,笔者在之前的文章已经详细论证。今天,笔者就呈现这两方面的事实来反驳吕黎平不符合事实的回忆:一方面,朱德同志率军到达井冈山之前,毛主席就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成为了职业军事家,指挥工农革命军取得了一系列辉煌胜利,并初步总结出了比较完整的、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以弱胜强的战略战术;另一方面,朱德同志到达井冈山以后,按照毛主席正确军事意见办事,就能打胜仗;不听毛主席指挥,就会打败仗——“八月失败”就是不听毛主席正确军事意见的代价。不可否认,在毛主席亲自指挥下,朱德同志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是我们绝对不允许任何人制造历史谣言、利用朱德同志来贬低和否定毛主席无可代替的历史贡献。

    朱德同志到达井冈山之前,艰辛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毛主席就逐渐成为了擅长亲自指挥战役的职业军事家

    一、文家市决策是毛主席军事战略思维的开山之作。“晚上,毛泽东在里仁学校主持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讨论工农革命军的行动方向问题。会议经过激烈争论,否定了师长余洒度等坚持的‘取浏阳直攻长沙’的意见,在总指挥卢德铭等支持下通过了毛泽东关于放弃进攻长沙的主张,决定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寻求落脚点,以保存实力,再图发展。这是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的新起点。”(《毛泽东年谱(1893-1949)》1927年,三十四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面对大城市敌我军力差距悬殊的事实,毛主席做出了将秋收起义部队转移到敌人力量薄弱环节——乡村的决断。这是中国共产党探索独特的中国革命道路的开端。

    二、攻克莲花县城,是毛主席第一次指挥战争夺取胜利的实践探索。“工农革命军清晨从甘家村出发,向莲花县城前进。在当地党组织和革命群众配合下,攻克莲花城,俘虏县保安队队长;从监狱中救出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七十余名,打开县府粮仓,将粮食分给贫苦群众。下午,毛泽东在县城召开莲花县党组织负责人会议。”(《毛泽东年谱(1893-1949)》1927年,三十四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这时,毛主席指挥战争,不仅成功运用了“雷公打豆腐”“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的战略方针,而且成功将发动和依靠群众的人民战争付诸实践。攻克莲花县城,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第一次重要胜利。

    三、攻克茶陵,是毛主席利用白区军阀混战发展革命力量的典范。“乘国民党新军阀李宗仁对唐生智发动战争、江西敌军大部卷入和茶陵敌军调离之机,决定攻打茶陵。”“十八日,工农革命军攻克茶陵县城。”(《毛泽东年谱(1893-1949)》1927年,三十四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主席后来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指出:各个帝国主义国家的争权夺利导致的白区军阀的混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得以存在并发展壮大的重要条件。我军在毛主席指挥下攻克茶陵的重要实践,是毛主席总结红色政权存在原因的重要实践依据。

    四、毛主席关于“打仗和打圈”的谈话,标志以探索以弱胜强战争规律为核心任务的、世界史上迄今为止最伟大最深刻的军事科学——毛泽东军事科学开始形成。“在讲到怎样打仗的问题时说:现在敌强我弱,不能用过去的那套战法,更不能硬拼。从前井冈山有个‘山大王’朱聋子,同官方的兵打了几十年交道,总结出一条经验,叫做‘不要会打仗,只要会打圈儿’。打圈是个好经验,不过他打圈只为保存自己,不是为了消灭敌人,扩大根据地。我们改他一句:既要会打圈,又要会打仗。打圈是为了避实击虚,强敌来了,先领他转几个圈子,等他晕头转向暴露出弱点以后,就抓准狠打,打得干净利落,打得要有收获既消灭敌人,又缴获武器。最后毛泽东概括起来说:赚钱就来,蚀本不干,这就是我们的战术。”(《毛泽东年谱(1893-1949)》1927年,三十四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主席的这段话,实际上已经有了“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辉煌军事思想的萌芽——“打圈”,敌人来打我,我不和敌人过招,让敌人打不过我;“打仗”,我制造我的优势,打有准备有把握的仗,从而克敌制胜。这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军事思想的经典雏形。这不仅是人民军队的战略指导方针,而且是人民军队的战役战术指导方针。

    五、工农革命军攻克遂川,是毛主席避实击虚、雷公打豆腐军事方针的又一次成功实践。“为策应万安农军暴动和开辟遂川县工作,在宁冈砻市向工农革命军发布攻打遂川的命令......并说:井冈山地处江西,西面是湖南,俗话说‘没江西人不成买卖,没湖南人不成军队’。湖南兵多,土生土长,力量较强。江西多是客军,与当地反动武装有矛盾,战斗力也弱一些。我们来一个雷公打豆腐——专拣软的欺,到江西遂川去活动。”(《毛泽东年谱(1893-1949)》1927年,三十四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这不仅是“雷公打豆腐”的新的成功实践,而且是主席对不同敌人具体分析的知己知彼战略思想的成功实践。

    六、毛主席提出的“十二字方针”,是毛式军事辩证法哲学的雏形。毛主席在遂川总结游击战争的经验时,提出“‘敌来我去,敌驻我扰,敌退我追’十二字诀”(《毛泽东年谱(1893-1949)》1927年,三十四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来和去、驻和扰、退和追,都是矛盾关系。“十二字诀”是毛主席开创军事辩证法科学、运用辩证法哲学指导战争的重要标志。

    七、毛主席亲自指挥的反“进剿”战役,淋漓尽致展现了他成为职业军事家之后炉火纯青的军事指挥艺术。“获悉赣军调集部队由万安向遂川进犯,决定敌进我退,把分散在农村的工农革命军迅速集中起来,转移到井冈山南麓的黄坳,待机行动”(《毛泽东年谱(1893-1949)》1927年,三十四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这就是敌进我退。“获悉赣军第二十七师第七十九团从永新派出一个营占据宁冈县新城,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一次‘进剿’,决定集中兵力消灭该敌,一面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回到茅坪与新编第二团会合,待机歼敌;一面指示宁冈、永新的暴动队、赤卫队日夜扰敌。”(《毛泽东年谱(1893-1949)》1927年,三十四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这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和敌驻我扰。之后,毛主席亲自仔细考察地形、确定歼敌时间、制定歼敌方法,“根据赣军在新城兵力不大、态势孤立以及地形等情况,制定三面攻击,一面埋伏,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的作战方针。会后,又召开军民大会,对参战部队和配合作战的群众作战斗动员。深夜,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团、第二团一个营和群众到新城周围隐蔽埋伏,要求各营于十八日拂晓前进入指定阵地。”(《毛泽东年谱(1893-1949)》1927年,三十四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在毛主席亲自指挥下,我军运用“围三阙一”、突然袭击、隐蔽伏击战略战术,成功攻克了新城、歼灭了敌人。这场战役是毛主席成为职业军事家之后第一次淋漓尽致展现炉火纯青的军事指挥艺术、在毛泽东战记中占有极其特殊地位的经典战役。

    综上所述,在朱德同志上井冈山之前,毛主席就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迅速成为了不仅擅长战略决断而且擅长具体指挥战役的职业军事家,并以炉火纯青的军事指挥艺术指挥了一系列战役、取得了重大胜利,逐渐展现了他炉火纯青的军事指挥艺术。

    杜修经和朱德同志没有执行毛主席的军事意见,导致了八月失败

    朱德同志上井冈山之后,接受了毛主席的反“会剿”战略战术,于是在毛主席指导下,与毛主席共同指挥红军夺取了一系列战争胜利。但是,当朱德同志执行了当时中共中央和湖南省委的意见而不执行毛主席的意见的时候,就会打败仗。当时,为了反对当时中央和湖南省委错误意见,毛主席致信省委,详细陈述了自己的战略意见。

    主席深刻指出:“一、红四军正根据中央和湖南省委批准的计划,建设以宁冈为大本营的根据地,洗刷‘近于流寇’的‘遗毒’永新、宁冈二县群众已普遍起来,不宜轻率变动。二、‘湘省敌人非常强硬,实厚力强,不似赣敌易攻’。‘故为避免硬战计,此时不宜向湘省冲击,反转更深入了敌人的重围,恐招全军覆灭之祸。’三、‘宁冈能成为军事大本营者,即在山势既大且险,路通两省,胜固可以守,败亦可以跑’‘实在可以与敌人作长期的斗争,若此刻轻易脱离宁冈,’虎落平阳被犬欺,四军非常危险’。四、过去全国暴动,各地曾蓬勃一时,一旦敌人反攻,则如水洗河一败涂地。这都是因为‘不求基础巩固,只求声势浩大’的缘故。因此,我们全力在永新、宁冈工作,建设罗霄山脉中段的政权,求得巩固的基础,这‘绝非保守观念’。五、湘南各县经济破产,土豪打尽。四军此刻到湘南去,经济困难绝不可能解决。六、‘伤兵增到五百,欲冲往湘南去,则军心瓦解。’”(《毛泽东传》:《第8章、上井冈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席无比深刻的分析,令人叹为观止!主席的第一条意见,讲的是军队任务的惯性和稳定性;第二条意见,各个分析了敌人的强弱分布状况;第三条意见,讲解了地理形势条件问题;第四条和第五条意见,分别从我方、敌方角度对不同任务的战略实效性进行了精准分析;第六条意见,则从我军内部角度分析了晋军的不利条件。主席的这些意见,深刻展现了他无比纯熟、惊人精细的战略分析能力。

    当时,“陈毅写信给毛泽东,报告第二十九团官兵要回湘南的情况,说闹得没有办法,‘润之若在,必能阻止部队南行,无论胜败,都会回来的’。毛泽东在永新立即给杜修经和朱德、陈毅回信,派茶陵县委书记江华送去。此信要求军部及第二十八、二十九两团按永新联席会议决议行事,断然停止去湘南的行动,以避免不应有的损失,并重申不能开赴湘南的理由。”(《毛泽东年谱(1893-1949)》1928年,三十五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由于主席这封信的到来,朱德、陈毅、杜修经等召开了会议,对主席的信进行讨论。

    令我们遗憾的是,朱德、陈毅还是执行了杜修经的命令。“会上虽然经过激烈争论,仍没有能改变杜修经、龚楚等坚持要去湘南的决定。这就是毛泽东所指出的:‘只知形式地执行湖南省委向湘南去的命令’和‘杜修经导扬第二十九团的错误意见,军委亦未能加以阻止,大队遂于七月十七日由酃县出发,向郴州前进’。”(《朱德传》:《十二、八月失败前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正如陈毅所说,如果毛主席在前线,一定会阻止这次军事冒险的。

    综上所述,早在朱德同志上井冈山之前,毛主席就逐渐成为了擅长战略决断而且擅长亲自指挥战役的职业军事家,并指挥红军夺取了一系列战役的胜利,使井冈山的革命力量发展壮大。朱德同志上井冈山之后,在毛主席的指挥下,与主席一起领导红军夺取了一系列战役胜利。然而,当朱德同志不听取毛主席的正确军事指挥意见的时候,则遭遇了惨败。老红军吕黎平认为井冈山时期打仗主要靠朱德同志,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甚至是可以被贬低毛主席无敌军事贡献的历史虚无主义者们利用的。我们还原历史真相、坚定不移的捍卫本属于毛主席的历史贡献,是完全必要的。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毛主席利用商品生产与价值规律服务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思想与实践无可置疑
·下一篇:无
·毛主席利用商品生产与价值规律服务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思想与实践无可置疑
·百万雄师过大江:毛主席、粟裕同志与“终局之战”
·毛主席亲自指挥三次反“围剿”的军事贡献无可置疑——批判神化朱德、贬低毛泽东
·毛泽东主席无敌战略指导艺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淋漓尽致的展现——纪念中国人民
·谁搞非毛化,谁人设崩塌:1945年“俄共致延安密电”考证
·毛主席在抗战时期推动中国社会政治进步的历史贡献无人可比
·《增长力量,准备反攻》与毛主席高瞻远瞩的战略智慧
·毛泽东:社会革命第一人
·深入学习、理解王稼祥同志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定义,抵制一切歪曲定义毛泽东思想
·毛主席1938年三封电报,项英严格执行其中一封,也不会有1941年的皖南事变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毛主席职业军事生涯开端于井冈山艰辛探索—
释永信,披着袈裟的魔鬼
洪善宽、陈斌:乡村中的红色传承(组图)
特稿:乡村中的红色传承(组图)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周叔屏:弃商从戎 赤胆
红色头条:铭记抗战历史 传承英烈精神——中
十大红色卧底将军(组图)
烙画大师卢金芳:三十三年坚守创新 让传统技
红色头条:文化是灵魂——习近平文化思想在
红色头条:润物细无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