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客家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表现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客家民系是北方中原地区汉民南下迁徙而产生的,客家文化完全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又有闽越文化的风格。因为迁徙的时代不同,风格略有差异。据历史记载,秦朝以来中原民族向南方有六次大规模的迁徙。 第一次南迁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军,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150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这些兵丁长期“戍五岭,与越杂处”。秦亡后,两批南下的北方中原秦兵都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人。 第二次南迁是西晋末年,“五胡乱华”时期,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稍后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赣南,一部分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地区。 第三次南迁是唐末时期,先是唐朝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巨大灾难,迫使大量中原汉人南逃。唐末黄巢起义,又有大批中原汉人逃入闽粤赣区。 第四次南迁是南宋时期,金人入侵中原,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后由虔州入汀州,或滞留赣南各县。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从蒲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 第五次南迁是明末清初时期。其时,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 第六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当时为避战乱,有一部分客家人迁徙到南亚,有的被诱为契约劳工,被押往马来西亚、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地。 除以上6次大规模的南迁外,中原汉人也有因旱灾水患逃荒而南迁者,另有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的,但并不是所有南迁的汉人都成为客家人,他们中只有闽粤赣系和源自这一系的人,才被称为客家人。 特别是第四次大迁徙,南宋时期所谓“衣冠南迁”,朱熹在武夷山创办书院,讲解经书,宣传理学,培养了大批闽越弟子,并由此创立“闽学”学派。朱熹总结了北宋以来理学的成就,为理学之集大成者。在程朱理学思想体系中,不仅熔铸了传统的儒家思想,而且还吸取了佛、道思辨哲学的营养,更富于理论思维色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儒学大师。后世闽越人将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当代学者蔡尚思有诗:“东周有孔子,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和武夷”。而同时期的中原地区,由于受蒙古文化、伊斯兰文化、满文化等草原文化的冲击,中华传统文化发生变异。 所以,客家文化是正宗的、没有断层的中华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