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提倡写白话诗。毛泽东和我说起时,就更坦率了,大概也没有什么忌讳,他说,让我看白后诗,给我一百块大洋我也不看。
访问人:可能嫌没味。
林克:意思是那东西不叫诗,诗读起来应该朗朗上口。
毛泽东读书的特点
访问人:从毛泽东本身看,他是矛盾的结合体。
林克:我认为他是很矛盾的,所以不能说他很传统很封闭,无论从文化的角度,外交的角度,还是从思想。从经济的角度,他都不是封闭的。这和他的文化背景有关。如外交上,在延安时期就对美国做工作,还提出要到美国访问,他的思想一直比较开放。对苏联的经验,既有接受的东西,也有反对的东西。我对他总的印象是,各种学说、各种思想,都广收博览、取其精华、独立思考、为我所用。
访问人:在读书上,他是不是一个时期有所侧重?
林克:这是他读书的一个特点。如在写《实践论》《矛盾论》时,他就读了大量苏联的和中国的哲学著作。1954年搞宪法时,他就让田家英、大逄(指逄先知)和我找过各种西方的宪法书籍,有英、法、美、日及苏联的宪法,这些书找来后他都看了,在上面作了圈点。再如1957年4月修改《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稿,他就集中思考这个问题,晚上睡不着觉,把我找来,说要给各省市党委发个电报,内容我都记下来了,很详细,其中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各地正在讨论。请将党内党外赞成反对两方面的意见,你们自己的意见,你们对整个形势的估计,地县两级态度如何,你们委员会和书记处或党组是否深刻地多次地讨论了这个问题,第一书记和中央一级党员部长或副部长(指党外人士当部长的那些部)是否自己将这个极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问题认真抓起来了,还是依然委托二三把手去管,自己仍和过去那样不大去动脑筋,第一书记和各书记和各党员部长或副部长将报纸刊物和学校管起来没有,看过报纸刊物上有关这类问题的文章没有,重要社论在发表之前你们看过没有,动笔修改过没有,党和党外人士(主要是知识界)间的不正常的紧张气氛是否有了一些缓和,你们对人民闹事采取了什么态度,党内某些人中存在的国民党作风(即把人民当敌人,采取打击压迫方法,所谓人民民主,所谓群众路线,所谓和群众打成一片,所谓关心群众疾苦,对于这些人说来,只是骗人的空话,即是说党内有一部分人存在着反动的反人民的思想作风)是否开始有所变化,你们向学校学生和工厂工人做过讲演没有,做过几次,效果如何,以上各项问题,请即写成报告,在接此电报以后15天内用电报发来。”想得非常细,毛泽东就是这个特点,一个阶段抓住一个问题,有一个侧重点,就集中思考,集中看相关的书籍材料,这两个方面是并行不悖的。
当然,也不是绝对的,并不是一个时期只看一个方面的书,其他一点不看.对有兴趣的书,如史学、文学也还是经常看的。他自己就讲过,他穿插读了一些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文学小说。另外,毛泽东经常读书是不是仅仅是个兴趣,这个问题也需要探讨,很难说死,但他对文史哲一生始终有浓厚的兴趣。
访问人:是否应该说,兴趣是主要原因?
林克:还不能这么说,如对哲学就不仅是个兴趣问题;对文学也不单单是个兴趣问题,他往往从哲学和政治的角度来看,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而不是单纯从文学欣赏来看。
访问人:大概和他担任的职务及身分有关系。
林克:所以,毛泽东读书和别人不一样,他往往把读书和现实社会或历史哲学联系起来思考一些问题。这是毛泽东读书的另一个特点。
比如,他经常和我说到这样一些命题(我后来知道,他早年也是这样看的):生就是死,死就是生;劳就是逸,逸又是劳,和平是战争,战争又是和平。他的看法有时和常人截然不同。有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