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客,设宴相待,谓之上门订庚,于礼亦合,随便行之可也。
祝文式:维年月日,堂下嗣孙某孙妇某氏谨以香楮、果醴之仪,敢昭告于西河堂上历代先亲祖考、妣之神前曰:
元化阴阳,义昭性理。
造端夫妇,道著中庸。
兹以某之几子名某凭媒说合某氏淑女为室。今当合卺之期,敬行庙见之礼,伏愿宗功默佑。
祖德潜扶,琴瑟既调。
两两和声,百世鸾凤。
并叶双双,对舞千秋。
宜其室宜其家,螽斯蛰蛰;
俾尔昌俾尔炽,瓜瓞绵绵。
谨告。
又据《纂辑四礼时宜弁言》云:
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历古今而不易者也。宋.朱子丁母忧因成丧葬祭礼,既又推之冠,合为一编,命曰《家礼》,历元而明,代易世殊,诸儒互有参订。凡冠、昏、丧、祭,撰集大备,行世已久,沿迄于今。乡间冠礼,略而不行,惟昏、丧、祭,无不习而行之也。
然朝野之异制,古今之异时,风俗之异尚,求其宜于今而不戾于古,酌乎古而有合乎今;详不失之繁,略不失之简者矣。
余因编修宗谱,辑四礼时宜,考取诸书,间参臆见,后附各文,以便采用,敢曰不简不繁,洽乎情宜乎?俗而不戾乎古哉!惟望后起弟子讲习于平日,裁酌于临时,神而明之,变而通之,勿胶柱而鼓瑟焉,勿吹毛求疵焉。
从这段文字说明不难看出,韶山毛氏家族的婚姻礼俗,是与古礼一脉相承的,而古礼,即是周代流传,经孔子订正,又由宋、明大儒阐释的儒家礼仪。
这种婚礼,无疑是直承儒家传统的。虽有变通,但要义如一。其核心就是规定严格按照正统要求,明媒正娶,而不容自作主张。毛氏自毛伯始封,直到2900多年后毛泽东诞生,礼仪习俗依旧,韶山毛氏家族,便是在这种世风里愈衍愈昌的。
毛泽东曾在1919年11月28日于湖南《大公报》上发表《婚姻上的迷信问题》一文,对他所熟悉的韶山和毛家的婚姻习俗作了批判性的介绍:
我常研究旧式婚姻所以尚能维持的原故,以为这是有一种极大的迷信…… “婚姻命定说”是一个总迷信,其余尚有附着的许多小迷信。
(-)是“合八字”。中国父母代办子女的婚姻,并不是毫不选择。他们为子女选择婚姻,到是很费了苦心。但他们选择的标准,不在容貌、性情、体格、学问、年龄上面,只在八字的合不合。所以婚姻的第一步,便是“合八字”。合八字有二样:一是请算命先生合的,一是请“菩萨”合的。只要八字合得来,便是鬼也可扯拢做夫妇。社会上往往有小年纪的女子,配着大年纪的丈夫,或是小年纪的丈夫,讨了大年纪的女子。我们乡里有一白话,“八十公公生一娃,笑死长沙十万家”,便是纪一件一个十八岁的女子,配一个八十岁的老人,生下了一个小孩子的故事。此外,丑夫对着美妇,或美妇对着丑夫,便以“福禄生在丑人边”相慰,也是常有的事。其余性情、学问等项,是一样不算标准。
(二)是“订庚”。合八字之后,婚姻的第二步便是“订庚”。将男女八字各写在庚书上面,当着“神明”,烧起香烛,祷祝他们“偕老百年”,这段婚姻从此便算成了铁案了。订庚本有契约的意义,但庚书上面并不写什么契约的话,单止写上年、月、日、时等八个大字,所有婚姻必须的种种条件,并不规定一事,要不说他是迷信不可得了。
(三)是择吉。订庚之后,男女过礼,要选好的日子,要没有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