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正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抛砖引玉,我也为代表委员们提几点建议,盼望感兴趣的代表委员拿去研究参考,合适的形成提案,造福国家和人民。
一、“两会”召开时间应率先改革
现在的两会时间,一是离春节过近,二是与雷锋、植树、妇女节、周总理生日、维权日等多个文化节庆的传承重叠,还带来开会时分心走神,三是如此众多的重要甚至全球性的节庆期间开“两会”,不如调到下旬的空档进行,也不差这半个月。建议调整到3月18日-31日之间比较科学,进行一次思想精神洗礼和植树劳动洗礼,再上“两会”更好。
理由有三:一是便于春节后缓冲,方便代表委员专题调研专心做提案。一年之际在于春,可以把三月上中旬改为代表委员的调研月,春节前大家都忙过节,调研也是匆匆忙忙,心不在焉,只有此时静下心来做一周到半月的认真调研拿出最新最好的提案;其次三月上中旬的文化事项太多了,与雷锋、植树、妇女节、周总理生日、孙中山忌日、维权日等多个全国全球性文化节庆的时间重叠,不利于领导干部和社会精英的参与,造成一定的空间冲突和文化挤压,还牵扯代表委员的部分精力,导致分心走神。一是三五学雷锋志愿服务日,恢复全民学雷锋活动才能让雷锋文化真正深入人心净化心灵,坚定理想信念,倡导助人为乐,造就四有新人,抵御精神雾霾,让领导干部和社会精英带头学雷锋做好事,本身就是与深入群众交流和心连心的体现,群众就有这样的说法,不求你来做多少,领导和精英来了就是对大伙最大的鼓励和支持;当天也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生日,缅怀全党楷模对于提升干部素质境界、净化社会风气很好教育意义。二是三八妇女节,应在全社会倡导尊重妇女关心妇女的风气,而不是仅女同志开个联欢会就了之,节就要让全社会知道,尊重妇女,尊重母亲,尊重女生。三是三一二植树节,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我们的国策,应倡导全民植树,特别是领导干部和社会精英实实在在每人栽上几棵树,从而实现蓝天白云抵御生活雾霾的功效。现在许多城市街道上的树被砍没有了,只要门面不要树的尴尬,得有人来管一管,更有人来补一补。再者三一二还是孙中山先后逝世纪念日。缅怀孙中山先生,才能激发民族凝聚力,特别是振兴中华实现祖国统一。四是三一五消费者权益日。维护消费者的权益,需要社会精英的参与,从而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经过这几个节日和活动日之后,还能够举一反三,使得代表委员思考更多的问题,提出更好的建议,且三月下旬是个大事空档,完全可以静下心来开好两会,免得分心走神。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即使反对的人也说不出多少正确的理由,因为人们已经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更加重要,是否调整两会时间也看出领导者的智慧,透视出一些人的本质,只要凭着良好、公心和科学、智慧及民族利益说话,不会不是支持者。因为的改革的目标是为国家为人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措施,通过改革使我们的决策更加科学,使我们的文化更加传播,使我们的国强民富长久治安、人民生活更加幸福。除非他不希望中国好。
二、周一闭馆维修的忽悠该放弃了
自从国家要求许多场馆免费开放后,周一闭馆愈演愈烈,以至游客经常遇到闭门羹,但周周维修一天、全国同一天维修的理由却让人哭笑不得,这种荒谬的现象必须纠正。
我到过全国不少地方,特别是西部地区、老少边穷地区,去一次真的很不容易,交通不便,乘车拥挤拼命,开支也比较大,人家千里迢迢正好来到这里,本来想参观一下当地的历史文化博物馆、红色旅游文化场所、革命纪念地等,却遇到这样的尴尬,让人家为了一个馆等一天似乎并不现实,只能是兴高采烈来,带着遗憾而去。现在不是总是怪游客常跑到外国去花大钱旅游吗,其实根子还在我们自己,你周一总让人家吃闭门羹,人家下次还愿意来吗?文博场馆、纪念地等,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场馆应天天开放,我就看到几种做法值得借鉴,有的地方开着门自行进去看,有的还有声控亮灯系统,有的地方将电话写到门上随叫随开,边远地区的人气就在于服务上的认真,而不是也搞所谓的周一或双休闭馆,那还有什么人气,还谈什么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至于闭馆维修这样的话,就如同街头忽悠“还剩几天了,最后的买卖”如出一辙,是站不住脚的。服务群众也是为了自己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为了赢得更多的机会和人气,请把周一闭馆这样的忽悠弄走吧。
三、高铁建设应防站多站远重复
我国的高铁建设应该说是突飞猛进,然而也要看到当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城多站、车站过远、重复建设,前者已经显现出来,后者规划中不少已端了上来。
一城多站问题在大城市还说得过去,毕竟有地铁交通,就是这样也给换乘者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从城南到城北,城东到城西,不折腾个把小时就难以赶得上的,而带上行李孩子的真是辛苦,规划者决策者一定要体味一下旅客的辛苦,才知道车站科学的位置。现在一些中等城市甚至县都有几座车站,有的县城几个车站都比较偏,实在是折腾人。比如麻城就有两个站,一个在北一个在西,打的还要几十块钱(我去过),乘车也要7公里,县城的公交车不敢说多和快在哪儿,半个小时能到就不错了。穷折腾!因此,在未来的铁路规划中,高铁应当学习丽水等地,尽量用原火车站,不要再另建新建,浪费不说,还挺折腾人的。而且原先的火车站不仅离城近,配套设施和交通都很多。
车站过远虽然看上去建设时省了一些钱,可是却花了群众更多的钱。如果是城市里的高铁或者老车站,配套都非常全面了,而放在远郊的高铁站,现在有的城市下了高铁,就很尴尬了,公交汽车很少,挤满人都不肯开,逼着你去打车。更让人尴尬的是,增加了群众的出行成本,快速的效益被站远而抵销了,如果有邯郸到邢台,乘城里的普车一个小时就到,而高铁省个几十分钱,可是进城却要一两个小时。高铁应具备城铁的功能,而且不能逼得人家当地再建一个城铁,实在是浪费。有的地方晚上六点就收车了,高铁站下来的人只能打的拼车或乘私人的小面的,如果高铁站离城里近,还能承受一些,太远了,城本太高,让人家如何不尴尬这进城的最后一公里。希望以后遇到十字形铁路最好把车站建到交汇点上,交汇点也尽量往城里靠,象新野和邓州争的所谓新野的邓州站,其结果是两败俱伤,两地群众都可能受到站远的祸害。
还有个就是重复建设。从一些地方包括落后地区的规划看,高铁规划十分密集,中国真的需要这么多高铁吗?人民群众都需要高铁出行吗。看看每天普通列车和D车车票的热卖,告诉我们,人们并不在乎几十分钟却要翻倍的价格,而且更在乎科学用时和价格便宜的火车,比如过去的夕发朝至旅馆列车,省了一夜旅馆费,比如人们经常喜欢夜里赶车争取白天的时间。毕竟我们的经济并不是很好,老百姓口袋里的钱特别是打工者并没有多少收入,他们宁可不回家,宁可省着用,宁可乘最便宜的无座火车。还有做事不能太缺德,如果想从济南夜里回南京,基本不可能,现在就没有这样的火车,普通车都改成早上很晚才到,几乎与第一趟高铁的时间相当,而且到南京早过上班时间了。显然,不会这么巧的!套用一句,你懂的!
四、文物保护不能无为而治等着塌
现在有一些专家教授整天嚷嚷,这也不能动,那也不能动,难道文物保护就是等着塌吗?这种极左的做法十分可怕,是对文化的真正浩劫!如果没有历代对长城的维修,哪里可能有今天的万里长城;如果没有后人无数次特别新中国成立后重建哪有今天岳阳楼、滕王阁和黄鹤楼的雄姿。虽然过去我们犯过拆城的错误,但是戴上“修建就是破坏”的大帽子,搞得文物得不到及时的保护,最终而塌毁十分可惜。就拿南京古城墙来说吧,纠正过去折墙的错误,创造条件把古城墙修复起来,本身是一件千秋功德的事儿,却是一波三折,成了难题。我觉得,国家文物局也不能拿着大棒到处挥舞,有人告状,马上叫停,也应该对下面的工程在提出科学建议的同时快批快批,也许正是相关部门求平保稳一味禁之,弄得下面不得不先斩后奏,否则是永远都做不成,因为做任何好事,都会有争议,都会有人提意见的。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实事求是对许多文物进行了重建和改造,这是符合历史规律和科学的。天安门也维修过,于都长征第一渡纪念碑等许多纪念碑就重建过扩大过。难道南京的渡江胜利纪念碑就不能移位重建,那么请问南京雨花台的死难烈士万岁碑哪里去了?
关键我们做事情要有文化意识文物意识,南京的民国文化很多,可那时的建筑确实有特色,现在呢全国各地都存在建得不伦不类的奇葩建筑,甚至一味的搬来美国的白宫造型,以便处处国会山,满眼皆白宫,全国的城市一模一样。再加上丑得不能再丑的央视大裤衩等实在有损中华民族的文化形象,被人家嘲笑。更有甚者,我们现在动不动就把建筑设计让给外国所谓全球顶尖的设计师来设计,阻断了中国设计师的设计中国的机会,结果让我们的华侨回来找不到中国了,导致中华民族建筑艺术的断代,这就对中华文化的有意自杀。中国人不相信中国人,只相信老外,以至满地标上英语就是国际化城市呢。还有的连公交上都是英语,请问你这是断了老外学习汉语的希望,还怎么谈走向世界。
要知道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文化断了这个民族也就不复存在,没有多少未来了。中华民族虽然也受到过民族洗礼,但是几大文明只有我们的文明传了下来,除了中华民族的魅力之外,政府弘扬传统文化是最重要的一环。没有文化的自信和传承,就不可能有幸福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