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三八,提前两天在村里进行了。
在村里搞活动,跟在城市里、机关里完全是两回事。简单说,就是从策划,到组织实施,都得自己完成。
这是工作组进村来的第一个节日,也是和村民们真正亲近的一个机会,所以上上下下都高度重视,早早就开会部署,要求把这个节组织好,庆祝好。什么是好?就是党委满意,关键是群众满意。怎么让党委满意?少花钱,多办事,有成效呗。怎么让群众满意?多发东西,得到实惠,热闹好玩呗。至于如何把两个满意完美结合,那就看你的本事了。
村党支部书记吐逊今年很大方,早早就打报告给乡里,拿出了2000块钱,做为过节的费用。原本打算全包的我们,也乐得省钱,便半推半就,说那不够的,缺多少我们补多少。
买东西,自然推给了村里。那么点钱,要买200份奖品,纪念品,组里的哪一个人都完成不了,只有艰难中操持一大家子人生活的农村妇女,才能做得到,而且她们更清楚,谁家里缺什么,需要什么。

不大的会议室里张灯结彩,满是喜庆的气氛。更喜庆的是妇女们的脸,这个属于她们自己的节日里,可以放松一下身心,抱着孩子和姐妹们聚一下聊聊家常,说说心情,噼里啪啦的嗑瓜子的声音,也都是过节的感觉。小朋友们自然是喧宾夺主的角儿,每人手里一包色彩鲜艳的零食,追逐着,打闹着,吐逊书记不是用麦克风大声地喊叫着,才让他们稍微安生些。表彰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基本上是人人有份,不一会儿,就每人捧着一个样子还算漂亮的玻璃茶壶,说笑着涌出会议室,围坐在篮球场。
三排穿着统一红色运动服的姑娘们已经站好,胸前大大的两个字,中国。小合唱《社会主义好》拉开帷幕,亮点是,用汉语演唱。工作组成员非常意外,感动,现在队伍两边,也加入演唱。不知啥时候,村里的姑娘们排练了这么多节目,诗朗诵,唱歌,舞蹈,歌伴舞,形式多样,服装也漂亮,乡亲们掌声不断,笑声不断。
工作组的陈伟在和田乡镇工作多年,维语好,还能唱维语歌。事先没有准备,被现场的气氛感染,提出要清唱一首。弹键盘的小伙子尽力地配合着,歌声响起,先是被惊呆的妇女们爆发出阵阵尖叫和掌声,不停地有妇女冲过来,像蒙古族敬献哈达一样,把五颜六色的纱巾,围在小陈脖子上。
终场的麦西来甫音乐也停止了,不舍着,不舍着,这些老老小小的古丽们夹着三八的收获,向各自的家里走去,又走回天天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
我的这个三八,好像是最快乐的,因为,我又扛起摄像机,不用坐主席台,不用说需要翻译的话,这,也是我所钟爱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我的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