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在《中国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公报》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李如生说,目前我国部分景区门票确实存在价格过高的问题,并作出今后景区门票的“方向”应该回归公益,“长远来看是实现免票”的表态;华山宣布,12月5日8时起至12月11日18时,陕西籍游客可免费游览华山景区(不含大巴、保险费及索道费用);安徽凤阳旅游部门推出新策划,全球的朱氏后裔只要出示身份证件,即可1个月内免费游览当地以明皇陵为代表的五大景区。
几条消息混在一起,再想到前几年江西元旦前后70个景区免费,如今南京的大多数公园景点已经免费开放,可见实现完全免费的目标是可能的。时下,景点免费多数采取政府补贴和自身创收结合的方式弥补门票缺口。实质上通过景区景点免费,包括阶段性炒作,增加了景点的人气和宣传效应,促进了城市的消费收入,无疑是值得提倡的。特别是当前不少城市对未免费景点实行开放日制度,或将城市所有的收费景点纳入年卡,有的省还推出优惠年卡方式惠及八方游客,关键是有志气有境界,才能做成好事。
然而免费不是免质量。有些景点资源很好,免费后却没了人气,这固然与旅行社觉得无钱可挣而抛弃有关,更多的还是景点景区自身的包装和推销甚至炒作不够,管理者缺乏主动作为意识。都说,王婆卖瓜还自卖自夸,有些景点悄无声息,实在是不可思议。
建议逐步推出国家级景点免费计划,改革免费景点考核制度,把免费景点的生财和增人气作为景点景区管理者的必然要求,特别是一些季节性景点更要有反季节措施,不能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连西藏都推出了前所未有的冬季旅游计划,内地景点更要有点紧迫感了。人们真正休闲的时间并不多,难得的几天紧锣密鼓跟团或者单个旅行走进某地,有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周一闭馆雷打不动,美其名曰“整修”、“维护”,却让游客来了还吃闭门羹,这是最让人失望的,周一休息的做法应当进行改革和摒弃,特别是那些没有人气的景点更要改革。景点要切实走出门票经济的误区,扩大文化旅游的含量,通过各种形式打品牌,添趣味,吸引游客的参与,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象武夷山的小差别化连日门票、沙家浜的现场看戏和游客参与的绣球招亲都很受游客赞誉,不失为各个景点的范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