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哲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并且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对立统一实际上也就是明确事物的“一分为三”,对立的为两方,统一后的为第三方;邓小平理论的核心“三个有利于”,即检验任何事物的标准也是“一分为三”的;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说明社会重大事物的主体是“一分为三”的;当前全中国最大的任务——“改革、稳定、发展”也是一分为三、缺一不可的。
此外, 我们根据分析论证,还发现事物的发展方向往往不在两极而在中项,这个中项的发展方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说任何一对矛盾斗争最后都有三种结局的第二种结局相统一的。既并非一方克服一方,也非二者同时消失而被新的一对矛盾所代替,而是二者合二为一,共生共荣。如: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斗争今天仍很难说清孰是孰非,当今社会主义国家已普遍接受了资本主义的市场游戏规则及价值观,资本主义国家也在更多的接受社会主义的政治平等、共同富裕和相当范围内的计划手段;当今全党全国最根本的任务是改革、稳定和发展,改革、稳定只强调两个方面,不是方向,只有发展才是方向;还比如医学上的中医和西医的对立,西医认为中医是治标不治本的半迷信行为,而中医则认为西医只会拉拉片片,不能解决人的气、血、经、脉、胳的通畅与作用,然而双方经过多年的斗争后最终达成共识,认为中西医结合才是即治标又治本的最佳治疗方案;从几何上看,一点是找不到方向的,可以做出若干个圆,两点也不能找到一个唯一的、二者兼有的圆心,唯有不同属一线上的三点可找到共同的、也是唯一的圆心和方向,这个圆心也就是任意两点的中向的统一。中国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
实为正道,是主流方向,任何偏激的、极端的都不能长久。
第三,我们接受了“一分为三”的观点,也知道了事物兼有的发展方向大多在中项,那么怎样才能准确、客观、科学地界定一个事物呢?为此,我们经过反复论证,终于找到了三位定性法,我们认为是客观科学的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一是观察任何事物都要选择一个不管在外观形态上,还是在本质定性上都能适合多角度观察的最佳空间区位,只有找对区位才能了解这个事物的整体基本形态和其综合性质。对任何事物的定性认识也要多方位、多角度:如同样是一杯水,化学家会说它是氢二氧一的化合物,物理学家会说它是若干分子运动的集合;而老百姓看它则只是一杯能解渴的饮料……。二是要选择多角度认识事物本质特性的最佳时间区位,同一种事物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看法和界定。如南宋的抗金名将岳飞,当时他是以国家的罪臣,当朝的叛逆者而被处死在杭州风波亭,而数年以后当朝易主岳飞又成为“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至今仍被人们在传颂;再比如89年的“六四事件”,当时被界定为“六四”反革命暴乱,几年后定为“六四动乱”,又过几年后又定为“六四风波”,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还会有新的说法。一个人、一个身居高官的大人物,今天他是国家的要员,明天有可能沦为阶下囚;今天是监狱中的一个犯人,明天可能会平反昭雪成为追求真理的勇士。历史区间定性原则告诉我们:认识、界定历史上的事物要对事物有一定的时间距离。这可能就是古人所说的“当代做治、隔代修史”的真正内涵吧。三是以辨证的、动态的嫁接的方式来预测和引导事物的发展方向。观察和分析一个事物不仅应选择多角度观察、保持一定历史距离,而且还要采用马克思主义的辨证法进行动态预测、有效嫁接来预测和引导事物的发展。如大家都熟悉的文化大革命,其动机目的是反腐防变,保持执政党的廉洁,保护工农当家做主的人民江山,是要跳出千百年来历朝历代“其兴也勃焉,其亡也怱焉”的怪圈,但是由于受“一分为二”观点的影响,实施了对立、过激措施而使国家陷入动荡之中。
二、依据“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