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世纪以来,在“一分为二”思维观念的影响下,世界上两大矛盾主体--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长期处于对峙斗争状态。近十多年来,风风火火席卷全球影响人类发展趋势的社会主义阵营随着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的解体而纷纷改旗易帜。坚守阵地、仍扛红旗的所剩瘳瘳无几,共产主义从理论到运动均由高峰滑入谷底的严峻现实令我们深思。建国后几十年来党内的斗争和沉重的斗争代价促使我们不断去反思。20多年国企改革沉浮磨难,几多艰辛,几多困惑,一批又一批企业家改革者在困惑中落马消亡,国企至今仍未摆脱效益下滑、下岗增多、活力不强的困境。这种现实也迫使我们冷静思考。
千百年的社会发展历史告诉我们,要在实践中求得突破,必须在理论上实现创新,而认识和解决上述这些问题,必须在哲学的思维体系上有一个重大的突破,从非此即彼、非是即非的“一分为二”的思维方式中解脱出来。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就会产生一个独特的见解。
一、发现“一分为三”及发展方向,确立认定方法
经过我们二十年的观察思考和十二年的实践,通过换向思维反复论证,我们发现,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已很难解释诸如宇宙、自然、社会和人类等等的很多事物。人类要想认识世界、观察事物、分清是非,仅仅局限于“一分为二”的观点,已难解其实,难辨其向,难定其性。
首先我们发现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并非都是“一分为二”的,即非天即地、非好即坏、非男即女、非社会主义即资本主义,非计划经济即市场经济,而是“一分为三”的。从世界的空间来看,大到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小到微米、纳米均由三维定位;从世界的时间划分来看,不管历史多么久远,未来多么漫长,均由过去、现在与将来三者界定;从世界上物质存在的条件来看,不管是动物、植物还是大山、河流,无不是在地球重力、大气压力、磁场作用力下存在,而从物质存在的形态来看均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从物质结构上看则分为电子(正电)、中子(不带电)和质子(负电)。从人类生存的世界看可分为南半球、北半球和赤道;从数学上的数字来看正负数之间有零,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从物质的物理性能上分有绝缘体、半导体和导体,金属和非金属之间有微晶玻璃,它具有金属的性能而又属非金属的成份;人类本身不管怎么划分,从生理科学上分无非是男人、女人和两性人;从社会属性上讲无非分为好人、坏人和平民。另外研究经济要分宏观、中观和微观;研究政治要分敌、我、友;研究军事无非是战争、战役和战斗;我们办企业则是要研究产、供、销。从文化来源与发展趋势看,中国最早的道家文化曾做过预言,其核心为:世间万物之本为道,道分阴阳,阴阳合一而出新,新即为三,即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人类文明社会在“一分为一”的观念中生活了几千年,在“一分为二”的观念中生活了几百年,现在“一分为三”的时代应该到来了。毛泽东虽然生存在“一分为二”的理论世界里,未能对“一分为三”做出深入研究,但留给后人的最为精华的成果均是一分为三的:如三个活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 )、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党的领导 、武装斗争)、整风三个内涵(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三个世界(超级大国、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类社会的三大实践(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及“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等等;如果从基因工程的角度来分析研究共产主义理论的DNA,那么一分为三应该是她的遗传主体,共产主义来源于三大基础——即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德国的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