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毛泽东同志就曾告诫全党:要警惕资产阶段“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务必要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又多次强调,要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来抓,“在整个改革开放中都要反对腐败,警钟常鸣”。十几年来,晶牛集团坚决加强廉政建设,不徇私的人格力量,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徜徉于素有“红色企业”之称的河北晶牛集团,从干部员工的言谈和周围的环境中,你会切身感受到一种令人振奋的精神力量。“弘扬毛泽东思想,用足政策法规,探索现代企业制度”;“领导不廉;班子就贪,中层就腐,员工就散,企业则亡”;“不能拒绝的礼品必须上交,收受礼品,罚20倍的现金”;“公生明,廉生威”、“廉政也是生产力”……一句句活泼凝炼的语句,或标立于楼前门厅,或铭刻在员工心中,它浓缩了晶牛集团10年来的“廉政文化”建设。
在困境中塑魂
物有本来,事有终始。92年前,晶牛的前身邢台市玻璃厂,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受社会上“一切向钱看”等不正之风的影响,在部分干部员工中出现了黑白颠倒、香臭不分,笑贫不笑贪,不要白不要,不拿白不拿的灵魂扭曲现象。如果真的想洁身自好,则可能受到孤立、排斥和打击。在这种腐败文化的驱使下,各种违法乱纪现象频频发生,企业连年亏损,1991年底累计亏损1400万元,负债4600万元。成为邢台市的“亏损冠军”。不仅如此,员工先后有70多人被劳教、判刑、刑事拘留、枪毙,犯罪人数占全厂人数的3.5%,已成为邢台市民主法制建设的“重灾区”,省有关部门连续两次催促该厂—倒闭。
1992年,在这危难之际,以王长林为首的新的领导班子受命挑起了这付“重担”。面对人心散,摊子烂的困难局面,有人主张用“摆脱困境”的激励机制来挽救企业于水火,还有的建议从外面引进人才来救驾。而王长林则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企业能否走出困境,物质、人才因素固然重要,但首要的因素还在于人的精神,在于企业的“根基”和“人气”。现在许多企业只所以由原来的“有”,退化到现在的“无”,关键是缺少一种奋发向上、反腐倡廉的文化氛围。从中国几:千年各朝代的兴衰史』:看,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廉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治国;从中国革命的发展史上看,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依靠的是廉洁、是民心;从当前社会上出现的各种腐化现象看,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是封建主义“官本位”、“腐朽文化”的影响;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本质看,企业不仅要出产品、出效益,而且更要出人才、出信念。因此,治厂必先治本,治亏必先治人,治人必先塑魂。基于这个认识,晶牛领导班子运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智慧,于1992年创造性地提出了“弘扬毛泽东思想,用足政策法规,探索现代企业制度”的兴企大纲即“晶牛之魂”。
十几年来,该集团紧紧围绕塑造“晶牛之魂”,推出了“树立一面旗帜,寻求一个理念,确定一个方向,提倡一种作风,培育一方文化,营造一套机制,带出一支队伍,走出一条路子”的企业文化框架;提出了“忆亏思盈,廉政为民,放胆探索搞好国有企业”新路子,坚持把“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作为指导企业改革建设和发展的思想路线;确立了”以人民为本,铸社会文明”的企业宗旨;明确了干部要牢汜”为官公正、为政清’廉、为人正派”的三为之道,要练好“清、正、硬”三字功,勇闯“金钱、人情、美色”三关;并且制定了相信职工,依靠职工办企业的兴企之路等等,从而解决了为谁办企业,靠谁办企业、如何办企业的方向、道路问题这些行之有效的塑魂理念,凝聚了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