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们深挖内涵,加大文化传播力度,将《新中国文艺从这里走来》等一批主题鲜明的专题展览推向全国各地,用艺术视角阐释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让鲁艺声音走向全国。”刘妮说,现在,很多文物陆续“回家”,特别是冼星海音乐指挥棒、《黄河大合唱》经典作品重回诞生地,很大意义上丰富了鲁艺宝库的记忆、强化了鲁艺精神高地的辨识度。
当前,延安创建全国唯一的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创建工作机制逐步健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水平显著提升,革命文物推动区域发展的作用也逐步显现。
“这次所捐赠文物的文化价值、研究价值、史料价值,以及红色精神的传承价值极高。”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局长兰爱平说,老一辈革命艺术家在战争年代,以笔为枪,用他们擅长的艺术方式、艺术语言,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传承。
的确,这些珍贵的文物和史料是研究革命历史文化的第一手资料,是传承弘扬延安精神的重要载体。
“挖掘好、传承好、弘扬好延安珍贵的文化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也是鲁艺传承人的使命和担当。我们要弘扬延安精神,传承鲁艺薪火,为推动新时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延安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杨宏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