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后改为润芝),笔名子任,长沙府湘潭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毛泽东第一次来长沙时,是夏天,天气炎热。当时长沙有80万人口,毛泽东这个刚从山村走出来的懵懂少年,一见繁华的长沙街上熙来攘往的人群,不由兴奋得讲不出话来。
后来,毛泽东考入湘乡驻省中学,第一次看到于右任主编的《民立报》,发现该报有激动人心的内容。他还听人谈到孙中山和同盟会的纲领,深受启发和鼓舞,于是写了一篇文章贴在学校的墙上,第一次提出自己的政治见解:推翻清王朝,组织新政府,把孙中山从日本召回任新政府的总统,由康有为任国务总理,梁启超任外交部部长。
在一次激进的行动中,毛泽东成为全校第一批剪辫子的学生。他在湘乡驻省中学学了四个星期后,武汉的革命军向清政府发起了进攻,一个月内,革命军占领了17个省。一个革命党的宣传家来到学校向学生发表演说,承诺要开创一个新时代。毛泽东非常激动,在长沙加入了湖南革命军。他每月领到七块大洋军饷,两块用于伙食,其余大都用来买书和报纸。在军队,毛泽东没打过仗,只是在长官身边打杂。他也为士兵们写家信,给他们读报纸。他们敬佩毛泽东的博学多才。当孙中山和袁世凯达成妥协,革命的军事对峙阶段已经结束时,毛泽东觉得使命完成,便离开军队继续念书。
去哪所学校呢?毛泽东想来想去报考了警察学堂和肥皂制造学校,但在即将开学之际,他退了出来,又报考了政法学堂和商业中学,他在给父亲写信要学费时说,他将来要当律师或做大官,还没等到家里回信,毛泽东对这两所学校又失去了兴趣。他今天听这个的意见,明天听那个的劝告,什么都想学,又什么都没学下去。不久,毛泽东在广告中看到一所高级商业学校招生,考进去后,读到月底,又退学了。半年后,他以名列前茅的成绩考入省立第一中学,六个月后嫌课程不理想,校规也令人生厌便又离开了。
在反复的择校过程中,毛泽东常常去省立图书馆读书。最后,一所师范学校的广告吸引了他:免交学费,食宿便宜,毕业后会成为一名教师。家里人也支持他的选择。毛泽东终于结束了朝三暮四的择校日子。青年毛泽东在长沙造了两个人的反:一个是张敬尧,一个是赵恒惕。民国七年(1918),张敬尧任湖南省督军兼省长,那时毛泽东25岁。张敬尧督湘后,侵吞湖南人民的财富,实行残暴统治,张氏兄弟在湖南称霸一方,大发横财,在霍邱马店、龙潭寺一带买田几万亩,又在桑郢子大兴土木,修建极其华丽的督军府,贪婪成性,引起公愤。
1919年,毛泽东作为学界代表,以湖南长沙师范教员易培基为总代表,率领“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赴京请愿团”进京请愿,痛陈张敬尧在湖南的恶行,当时的北洋政府审计院长庄蕴宽被毛泽东的一腔正气所感动,从中幹旋,最终赵恒惕出兵湖南驱张,张敬尧望风而逃。毛泽东反的第二个人赵恒惕,他是湘军总司令兼湖南省省长。此时毛泽东已是一名共产党员,他反对赵恒惕的湘人治湘,领导工人进行罢工抗议。赵恒惕率军镇压,杀害了劳工领袖黄爱和庞人铨。毛泽东率工人抗争,电告全国,迫使赵恒惕承认工人有集会、结社、罢工的权利。1923年,赵恒惕与谭延闿争夺湖南省长职位,毛泽东支持谭延闿,赵恒惕当选后对毛泽东恨之入骨。谭延闿的部队退出湖南后,赵恒惕着手镇压工人运动,缉捕毛泽东。毛泽东得知消息后成功脱险。抗日战胜利后,赵恒惕重回湖南,被选为省议会议长,此时毛泽东已和蒋介石开始正面对战。1949年,赵恒惕随国民政府撤往台湾。
毛泽东去上海参加中共一大是从长沙去的;与杨开慧结婚生下第一个儿子是在长沙;带着弟妹读书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在长沙;1925年为躲避赵恒惕的第二次抓捕又回到长沙,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沁园春·长沙》。他组织秋收起义在长沙浏阳被抓,妻子杨开慧在长沙识字岭被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