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华(1875-1905),原名显宿,字星台,新化县人,曾求学于岳麓书院。华兴会创始人之一、同盟会会员、清末革命烈士,辛亥革命时期杰出的鼓动家和宣传家。
陈天华、姚宏业的合墓位于岳麓山麓山寺左后方, 1906年 6月公葬于此。
1900年春,陈天华考入省城岳麓书院, 1901年转入求实书院,1903年后又入省城师范馆,同年获官费留学日本东京。时逢沙俄企图侵占东北三省,引发拒俄运动, 陈天华写血书寄至湖南各学堂,湖南巡抚赵尔巽亲临各学堂宣读,并刊登于官报,使湖南全省拒俄运动士气更加高涨。陈天华在日本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国民教育会,1904年初回到长沙,参与组织华兴会,与黄兴等密谋武装起义,事泄后流亡日本.1905年与孙中山等发起成立中国同盟会,起草会章,编辑机关报 《民报》。
1905年12月,日本政府公布 《取缔清国留学生规则》, 陈天华参加东京抗议斗争。12月8日,陈天华写下绝命书,投 海自尽,以死报国,时年31岁。次年其灵柩经黄兴、禹之谟倡议筹办运回长沙,公葬于岳麓山。
陈天华撰写的《猛回头》和《警世钟》两本书,风行于世, 成为当时宣传革命的号角和警钟,而他的以死报国更是警醒着时人和后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