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长沙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传统美食,大概没人能想到会是腊八豆。20世纪70年代,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出土一陶罐,底部存有大豆和碎姜的黑色粘连块状物,经鉴定为腊八豆,让人讶异不已。由此可见,在长沙,腊八豆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制作和食用史,是最初的湘菜品种之一。《楚辞·招魂》有"大苦咸酸"的记载,据分析,此即为腊八豆的性味特征,可视为腊八豆的最早文献记录。
腊八豆是长沙传统菜肴。古时在立冬后腌制,赶在腊八节(即阴历腊月初八起开始食用,故曰腊八豆,其制作工艺早在清薛宝辰的《素食说略·卷一》中就有记载。传统腊八豆制作原料常见,工艺简易,但腌制出好味道并不简单。工序如下:第一步是制菌种。取本地大豆一斤左右,蒸熟发酵至其长出白色绒毛,择粗壮菌丝,用凉开水冲洗喷洒至蒸煮后的大豆上发酵,再取菌丝,如此反复,直至大豆长出的菌丝均匀饱满,再将两者一起晒干保存,是为菌种。第二步是做成品。先清洗大豆,浸泡半天后蒸煮至上大气后半小时,将用凉开水冲洗菌种得来的菌种水均匀喷洒在蒸煮好的大豆上发酵,待成熟发霉后加入适量食盐、白酒和碎生姜,拌匀入坛腌制,一周左右即可开坛食用。
豆制品历来是人们获取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之一。腊八豆以大豆为发酵基制成,将大豆中难于为人体所摄取的成分降解,便于消化吸取,蕴含较强的抗菌、抗癌、抗氧化活性,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且味道鲜美,让人回味无穷。长沙及其周边地区,自古以来即出产大豆、生姜,气候四季分明,夏热冬寒,多雨潮湿,有利于大豆发酵生长菌丝。腊八豆制作技艺简便易学,其制作技艺又包含诸多科学原理,体现了古人的生物技术水平,是长沙人民生活智慧的结晶。过去在长沙几乎家家会做,代代相传,流传甚广。
腊八豆味道异常鲜美,素食荤配,炸、炒、蒸、煮,各有滋味。庙宇寺观也多加制作,成为僧众喜爱的美食。据传腊八节正逢佛祖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腊八豆又与佛门结下了不解之缘。长沙开福寺古时有日本僧人法灯觉心来学佛法,学成后将腊八豆的制作方法带回国,广为传播,经改良称之为纳豆,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保健食品。
腊八豆制作简单,味道独特,性平味甘,温胃去湿,营养丰富,是地道的长沙风味。腊八豆入菜,既可为主料,又可为辅料。大蒜炒腊八豆、腊八豆炒鸡蛋、腊八豆炒仔鸡、腊八豆汤、腊八豆蒸排骨、腊八豆蒸腊鱼、腊八豆蒸腊肉等,均为湘菜名肴。腊八豆炒饭,更是独一无二的湘味炒饭经典。
一个腊八豆,在长沙的地域饮食文化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历经岁月风雨一直传承,正所谓,风味卓著两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