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红旅频道>>作者专栏>>陈先义>>正文
陈先义:以饱满激情讴歌军人荣耀——评退役军人题材电影《荣耀》
来源:昆仑策研究院
作者:陈先义
浏览次数:
2025-05-06 09:33:04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新中国社会上曾经流行一句话,“当兵可能只是后悔三年,可不当兵要后悔一辈子”。旧中国也有一句口头禅,叫“好铁不碾钉,好男不当兵”。这两句新旧中国对当兵完全相反的判断,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在毛主席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军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大学校,是培养人才、百炼成钢的学校,是把一个老百姓的普通儿女硬是锻造成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的成为保卫祖国的英雄的学校。这彻底改变了旧中国旧军队的性质。

    翻开我们军队的历史,在我们辉煌的战史上,一向没有什么重金悬赏,更没有什么严刑峻法,更没有什么杀气腾腾的督战队。但是我军指战员一旦遇到祖国召唤的时候,就可以义不容辞地挺身而出,就可以迅速完成一个士兵到英雄豪杰的升华。这样的升华,就是以理想和信仰为基础的英雄主义精神。这样的升华,可以使董存瑞毫无惧色地单手托起已经点燃导火索的炸药包;这样的升华,可以让黄继光奋然一跃,扑向喷着火舌的美军机关枪;这样的升华,可以让邱少云在熊熊烈火烧身时稳如泰山;这样的升华,可以在今天这个时代每当洪流滚滚来袭时,用脊梁筑起抗洪的堤坝;这样的升华,可以在地震突然而来时,用被废墟划得血淋淋的手指去挖水泥板下奄奄一息的生命。这就是人民军队大学校培育的中国军人。

    刚刚上映的电影《荣耀》着力表现的就是这样一位有理想有信仰的退役军人。这部电影之所以感动天下,激起人民爱军队爱军人的那种澎湃的激情,正是因为它从一个侧面表现了经过人民军队淬炼的军人对人民那种炽热的情怀,那种对国家对人民的无限忠诚。

    电影《荣耀》的故事并不复杂,作品以退役军人杜超的创业困境为切入点,讲述了他与战友遗属李大伟父子之间的生死羁绊。杜超退伍后创立兵创基地,致力于香菇种植产业和乡村振兴,却因经营不善濒临倒闭。其在军营时的老队长李大伟在退伍返乡途中因见义勇为光荣牺牲,留下年迈母亲与年幼儿子李洛。杜超承诺照顾遗属,却遭遇李洛为救治奶奶辍学打工、被犯罪团伙拐骗的危机。面对抚恤金要挟与人性考验,杜超以军人血性捍卫荣誉,最终带领老兵团队突破困境,让“退役不褪色”的信念薪火相传。

    这部作品一开头就写了李大伟在公交车上遭遇劫匪的危急情况下,为保护群众挺身而出,与劫匪开始英勇搏斗,最后劫匪人多势众,致使车辆滚下悬崖,遭受到重大伤亡,李大伟也因此光荣献身。这个画面,一开始就展开了关于对一个退役军人那种英雄精神的由衷赞美。应该说,李大伟所表现的英雄精神,是中国5700万退役军人的精神化身。它代表的是所有退役军人所能表现的英雄壮举。但是故事的叙述并没有因此结束,而是重在表现杜超等李大伟的一批战友们如何在回乡继续创业的过程中,怎么实现乡村振兴,怎么施救李大伟被悍匪劫持的儿子,以及怎么与社会恶势力进行坚决斗争的曲折故事。这些故事集中到一点,就是着力表现人民子弟兵对人民的那种炽热的家国情怀,那种舍生忘死的不屈意志和牺牲精神。作为主演杜超的这个演员,他的着力表现给这部作品增添了不少亮点。

    作为一部被称为主旋律题材的电影,《荣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品在创作上的新突破。突破什么?突破的是被资本绑架的电影的特殊困境。毋庸置疑,现在的电影创作已经到了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尽管中央领导同志反复强调不能做市场的奴隶,不能被资本绑架,但是在实践中,依然资本在捆绑着创作,因此一些只图好看、只图娱乐、只为票房的对人无害也无益可谈的电影,依然是当下电影创作的主流。把挣得多少亿票房当作唯一目标,依然在困惑和阻碍着电影事业的发展。所以便形成了当下主旋律电影没人愿意写、写了没人愿意拍、拍了没人愿意看、更没人愿意投资的极其尴尬的境地。其实,很多情况是某些人给人为造成的这种局面。反而,那些内容极其污浊的、思想倾向极其肮脏的诸如《隐入尘烟》之类的坏作品便可以以高调宣传登堂入室,成为某些人的最爱。

    《荣耀》这样一部以宣扬英雄为根本目的的作品,从一开始确定题材,就注定给自己选了个难题,比如投资、演员、创作等等,都是被市场称为“不受待见”的题材。但是,我们这个伟大的社会主义时代,不能任凭市场说了算,我们自己的价值观不能自己都不愿去张扬,我们不能完全被资本引领,任凭创作无序发展,那样的话,电影艺术早晚有一天就会走向外路邪路,就会沦为人家西方的工具。

    这时候,一大批看透了问题本质的退役军人,硬是逆势而行,下决心拍出一部不受资本左右的退役军人题材的好作品。没有人投资,大家自己凑,甚至可以把自己的住房抵押上。没人写剧本,退役军人中的能者自己担纲。缺少什么明星大腕,所谓市场化明星一个不要,选择清一色的退役军人作为演员。于是,这是过去军人文艺队伍常说的一句话:《荣耀》是一部兵写兵、兵演兵、又是兵们花上血本为自己的生活打造的一部作品。

    具体作品如何?可以说,少了市场的铜臭味、没了那些明星们的矫揉造作,更多的是贴近地气的真实生活。正如有些群众所说,这是近些年来少有的歌颂普通底层退役军人的好作品。有不少观众泪洒剧场,认为中国电影应该走这样的路,让老百姓看着是写给平民的,千万不要动不动就瞄着什么狗屁“好莱坞”,瞄着西方口味,那样的话,即使赚再多的钱,也是把大众审美引向歪路邪路。更不要利用媒体,把赚了多少票房作为电影事业的方向,离开社会主义方向引导的创作,仅仅是赚钱机器而已,那不是塑造人类灵魂的意识形态宣传,人民尽管需要娱乐,但是不需要没有丝毫思想价值的娱乐。

    当然,电影《荣耀》怎么样?最终还是靠观众说了算。但是在这个资本已经唱主角的背景下,在市场已经掌握话语权的当下,《荣耀》一部主旋律电影,要与那些所谓市场片一争高下,是准备遇到多重困难的。因为一切以赚钱为标准的电影市场,那么你就很难有更多的宣传投入。没有这些,剧院就不会给你排黄金时间,相关部门就不给你宣传推介。即使勉强安排了,安排在晚上9点10点以后,安排在学生上课时间,安排在那些人们在梦中的时光,这样你就无法获得客观的票房。于是有人会说,群众不愿看,这样有关部门可以交代,你还无可奈何。对此,我看《荣耀》剧组应该有足够的精神准备,为人民大众的正路、主旋律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需要我们去不断呐喊求索。与资本的竞争,将是一个艰苦的鏖战。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陈先义:他在挑战人民群众容忍的底线(组图)
·下一篇:无
·陈先义:他在挑战人民群众容忍的底线(组图)
·陈先义:乌江岸边,长眠着隐蔽战线那位无敌英雄(组图)
·陈先义:必须坚决打击宣传投降、汉奸这股邪风
·陈先义:春风又绿江南岸(组图)
·陈先义:这个新动向给我们敲了一记警钟
·陈先义:两位给河南人争光的人大代表(组图)
·陈先义:两位给河南人争光的人大代表(组图)
·陈先义: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组图)
·陈先义:南国春来早(组图)
·红色头条-陈先义:南国春来早(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陈先义:以饱满激情讴歌军人荣耀——评退役
中红网-孙悦恒:简述圣明领导者的为政之道
中红网-张少秋:发挥青年优势 赋能产业升级
天眸:我们为信仰而来——“五一”相遇阳和
抗战烽火中的华侨英魂:追寻旅菲闽籍华侨杨
中红网-郭书文:唐山市四位银发勇士骑游360
罗兴湖:蔡和森、蔡畅后人齐聚武汉(组图)
特稿:蔡和森、蔡畅后人齐聚武汉(组图)
张鸿祥:永不褪色的奖旗——苏区时期叶剑英
特稿:永不褪色的奖旗——苏区时期叶剑英在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