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会战役计划下发后,我二方面军对于三个方面军作战行动的统一,感到极大的欢欣,随即投入战役准备。当时,二方面军领导人还向中央发了电报,表示:“静、会战役不独是适合当前的政治、军事需要之正确决定,且是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合,三个方面军在军事上能得到统一集中领导之正确决定……,党内统一团结自可随之解决。这是党与中国革命事业最可喜幸之条件。”为了执行静、会战役计划,二方面军即决定六军团进到宝鸡地区,牵敌西进,策应一、四方面军作战(当时四方面军的三十一军军长玉树声同志不巧这时生病,为了不间断指挥力量,朱德同志派我接替他)。但张国焘反对静、会战役计划,星夜跑到前方,以家长方式命令部队自通渭、渭源、漳县地区向西撤,北渡黄河,准备经青海、西宁大道翻祁连山进入甘肃西部。这时,朱德同志从后方赶到潭县之三十里铺,在西北局会议上,坚持北上,但并没能使张国焘转变,部队仍继续西撤,进至洮州,干部战士听说还要过草地,极为不满,如九军军长孙玉清同志这样的高级干部就愤愤地说:天天向太阳落去的地方面不少人甚至离队,消极抵抗。朱德同志又在洮州西北局会议上,详说四方面军不应西进,而应北进的理由。徐向前同志语重心长地说:鄂豫皖来的老同志也不愿向西走了……。他和陈昌浩、傅钟、李卓然等同志还有我都起来拥护朱总的意见。张国焘无可奈何,才同意部队回头。但因队伍拉来拉去,耽搁时间,以致胡宗南、毛炳文、王均等部均靠拢起来。鉴于敌情严重,二方面军单独留在甘南有被敌隔断,各个击破的危险。于是,经请示中央同意,于十月四日向北转移。这样,全军人员以极大的勇毅,艰苦奋战,终于夺路前进,渡过渭河,通过西兰大道,继一、四方面军于十月八日在会宁会师之后,于十月二十二日,在会宁东北的将台堡同一方面军也胜利地会师了。
至此,我们完成了伟大的长征任务。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全国三大基于红军在陕西宁的大会合。“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这就是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干百万人民创造的历史,红军创造的历史。
(节录自肖克《红二、六军团会师前后》一文,载《近代史研究》1980年第1期,标题是编者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