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潘志艳为组长的大学生村官背水小分队】
编者: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离不开水。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控制性要素,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之源在于水,生产之要在于水。从有历史记载以来,云南人民就在为水的问题揪心、为水的问题发愁。从1300到1990年的691年间,云南平均每3.3年出现一次干旱;自1949年到2000年,云南就发生过8次严重干旱。2009年发生春夏连旱、2010年百年一遇大旱、2011年局部地区干旱,2012年再次遭受特大干旱,给云南省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究其原因有四:一是云南高原地形特别是省内几条南北走向的山脉对气流的阻隔,导致空气中含水量极低,难以形成有效降雨;二是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情况增多,复杂的海洋环流和大气环流异常造成了云南持续干旱;三是云南省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每年85%左右的雨量集中在5月至10月的雨季,而11月到次年的4月是旱季,降水少且蒸发量大,很容易形成季节性干旱;四是复杂地质构造的影响。云南是典型的山区省份,将水资源从低海拔提引到高海拔地区的难度大,加上占全省国土面积28%的岩溶地区降雨径流大部分或全部下渗至地下,难以发挥对地表植被的涵养作用。越来越频繁的异常天气对于云南究竟意味着什么?当中国未来可能从“北旱南涝”变成了“南旱北涝”的时候,更令人揪心的便是云南曲靖会泽县马路乡因干旱这一魔鬼给每一个普通农民生存境遇带来的波动。于是乎,在那里,没有水、只有伤感的村民们告别故土,拉家带口、成群结队地从生活已久的山腰上走下来;于是乎,在旱情笼罩的村村寨寨,年轻人也只能无奈地选择离开家园,外出打工。在不少学者看来,从山里走出来,这或许也正是一种不错的“抗旱”选择。然而当因年轻人外出打工留下了老弱病残孕等弱势群体因干旱快要渴死的时候,又有谁真正知道干旱魔鬼的降临究竟意味着什么?又有谁能拯救这里的一切?艳女潘志艳,一个身高只有1.55米的80后女孩,她以自己的坚韧,以对乡亲们的真情实感和关爱,使出了全身的劲,背起了50多公斤的水,送到了村民的家里,她从山下到山上,背水抗旱、一心为民,她的人生价值也就从个人价值升华到了社会价值,她为自己青春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事迹将走向世界、感动中国!
【图为潘志艳】
潘志艳,女,现年28岁,中共党员,2007年7月毕业于云南省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9月来到曲靖市会泽县马路乡旁官地村担任村支书助理。2012年5月4日作为全国21.2万名大学生村官80名代表之一,参加人民大会举行的《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其背水抗旱先进事迹被云南新闻联播、CCTV7、CCTV10等专题播报,各权威报社和媒体大量宣传,非常感人!
镜头之一:梦想从女警察变成了女村官
旁官地村,国土面积不足1.2亩,1983年,在60户、有乡村人口231人的村子里迎来了他们的又一个新成员—潘志艳。志艳是家里的女儿,她的诞生,尽管是在重男轻女的年代,但还是给这个清贫的家庭带来了些快乐和希望。
那年,还在上小学四年级的潘志艳和同伴跑到很远的地方看了一场电影,从电影里看到一名女警察因为给老百姓一个安定的环境而出生入死、受尽磨难,最终抓捕了坏人获得胜利,受到了百姓的拥戴。从此,“警察”这个词在少年志艳的脑海里,有了不可磨灭的印象。“长大一定要当女警察!”这个梦想充斥着,弥漫着这个小小少年志艳的整个思想。尽管山区的教育相当落后,但当她的同伴纷纷辍学务农,父母为了供她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时候,她在流泪的同时,更加刻苦学习,最后成为了村里面的唯一的大学生。
尽管自己儿时的理想是当一名女警察,潘志艳大学的专业却是学前教育,因为上师范院校学费低还有补助,毕业可以教书,对女孩来说是一份稳定的工作,还可以减轻家庭的负担。短短的大学毕业后,2009年9月,带着梦想和困惑,潘志艳通过考试,来到云南省会泽县马路乡旁官地村,作为村总支书助理,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村官生涯。从此,人生的轨道进入另外一个世界。
镜头二:当干旱遇见了潘志艳, 一个“艳女”诞生于世。
冬去春来,时间飞逝。土生土长的潘志艳很小就熟悉当地山山水,记忆里也还清晰的记得很小的时候看着父母挑水回家,但她并不知道那就是干旱。年幼的她一直认为天空总是晴朗的,但她并没有觉察到头顶的晴空,正酝酿着一场场持续的灾难。
……2009年、2010年、2011年到2012年,马路乡多次遭遇了最严重的大旱,志艳也越来越长大懂事,她把干旱称为了“魔鬼”,她恨死了这个“魔鬼”,她立志要消灭这个“魔鬼”。
从小她就知道,村里的老百姓都是靠天吃饭,魔鬼一来,春耕迟迟不能进行,庄稼逐渐干枯,房前屋后原本应该开花的果树,也仅仅露出几颗新芽,像是试探春天的温度。全家老小就得饿肚子,孩子就得辍学,一切情况都很糟糕。
每当看到村民在田间地头仰天长叹,她就在心里默默地祈雨,然而雨水迟迟不来,却送来了魔鬼。当百年不遇的干旱这个魔鬼降临的时候,对潘志艳来说,或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在离理想越来越远的时候,现实又给出了一道更加残酷的考题,一时间,潘志艳觉得命运的玩笑开得很大,不知道如何接受和面对。
潘志艳是个听话懂事的女孩,她深深知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真理。到村后村两委安排她做饭、扫地、洗碗、端茶等,她都尽力做好。因为这样她也常常得到了村干部的肯定和表扬。然而当干旱这个魔鬼来临的时候;当看到一些老人带着小孩去江边背水吃,而且老人的年龄大多数是六七十岁,有些是七八十岁,看着他们背水的身影,怎能叫人不心疼的时候;潘志艳坐不住了,她开始反思,“现在是特旱大旱时期,我除了做饭扫地外,在马路乡的旱灾面前,我能帮得上什么忙?”
【图为通往村庄的唯一公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