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3月23日《新京报》报道得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外发布最新的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即“国家级贫困县”)名单。从这份名单可以发现,调整后,有38个县被调出,又有38个新面孔入围。贫困县的总数没变,各省的名额没变。戴上“帽子”的不愿摘下,与此同时,很多地方为了戴上这顶“帽子”而努力。重重优惠让“贫困县”的争夺非常激烈。 对于这种“贫困县”成为一顶看起来有损形象、却为各地争抢不休的“金帽子”的现象,一时之间,舆论沸腾,指责之声不绝。当然毫不列外的这令笔者感到愤怒与不解。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我国部分地区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但在随着市场化经济改革的展开的同时,农村经济增长不再自动地导致贫困人口的减少。中国的经济增长拉大了地区间和农户间收入的绝对差距。在部分地区出现经济繁荣的同时,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处于“食不裹腹,衣不蔽体,住不避风寒”的境况。自然环境恶劣、干旱缺水、地理条件太差。楼房很少,大部分时间没有电,没有一条油路,很少有摩托车,更别提小汽车,穿着打补丁衣服的人随处可见,有一部分人吃不饱饭、需要靠救济。国家为了扶持经济水平相当落后这些地区,设立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标准。 国家级贫困县设立的目标是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特殊政策和措施,促进贫困人口集中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来稳定、减缓和消除贫困。它体现了与时俱进、与世接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自信、气度,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情怀、情意。然而奇怪的两种现象是:一边是,望穿秋水,嗷嗷待哺,确实困难的贫困县。一边是,继续享受扶贫政策,不思回报的还戴着“金帽子”的富裕县;笔者不以为然,想评论一句:把贫困县当“金帽子”究竟是所谓贫困县的骄傲还是所谓贫困县领导大人的面子?为了领导大人面上有光,出去炫耀自己争夺来的“金帽子”有多么聪明,而让众人发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叹,这值得吗? 肯定有人不高兴了,说:这怎么能仅仅说是领导大人的面子问题呢?贫困县“金帽”的获得,关系到地方经济发展的好坏。其目的无非是使当地经济的发展更加游刃有余,锦上添花。 从国家级贫困县的“线”的变迁看,它体现着一个时代的变化。1986年,我国制定了206元的绝对贫困标准;而到2000年,则制定了865元的低收入标准;到2007年底,调整为1067元;2008年,绝对贫困标准和低收入标准合一,统一采用1067元的标准;此后,考虑到价格变化因素,扶贫标准进一步上调至1196元。从贫困线的变化中,可以看到时代的进步、收入的增加乃至物价的上涨。但即使一再提高,我们的贫困标准与世行推荐的每天人均1.25美元的贫困线相比,依然差距较大。 且不论国家评定“贫困县”“线”的依据是贫困人口数量占乡村人口比例也好、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也罢,仅对于看到的各地“争戴贫困帽,戴上就不摘”的结果,笔者只知道国家的扶贫资金是有限的,“扶贫不扶富”的。此消彼长,此长彼消的扶贫资金对于一些富裕县而言,显得并不是那么急切和紧迫,但对于真正需要扶助的地区却是雪中送炭。富裕县戴贫困县金帽子,能使本来具有“自我反哺”能力的富县继续吮吸国家的“营养”,这一无偿的经济援助有可能在“天上掉馅饼”的心理下,变得低效甚至无效。层出不穷的扶贫资金被挪用或贪污的事例便是明证。 对于当前公众诟责的经济富裕,年财政收入不菲的富有之地,至今仍戴着“国家级贫困县”“帽子”的“贫困县多年不变”、“贫困县不肯脱帽”、“贫困县本是富裕县”等等怪象,笔者进行了深思认为,许多当政者把保护这顶“金帽子”作为自己的政绩,患上了“优惠依赖症”的原因在于国家扶贫政策的好处。 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背后,除了每年数额不菲的国家直接资金补贴、以工代赈资金、财政扶贫资金等专项扶贫资金及获得中央国家机关、大中型企业的定点帮扶和发达地区对贫困地区进行的对口帮扶外,国家级贫困县在很多时候成了获得其他多种国家优惠政策的“资格证”,这些与国家级贫困县相关的国家直接和间接补贴,在现有央地财税体制关系背景下,让很多县都不得不动心。对一县之长而言,能够赢得并保住这顶帽子是一个重大实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