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方名药
中医常用经方28个
2020-08-21 09:48:05
来源:互联网
作者:互联网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19.【赤石脂禹余粮汤】

    赤石脂禹余粮汤 - 来源《伤寒论》
    赤石脂禹余粮汤 - 组成
    赤石脂30克(碎) 禹余粮30克(碎)
    赤石脂禹余粮汤 - 用法
    上二味,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
    赤石脂禹余粮汤 - 功用
    收敛固脱,涩肠止泻。
    赤石脂禹余粮汤 - 主治
    久泻、久痢,肠滑不能收摄者。
    赤石脂禹余粮汤 - 禁忌
    急性肠炎及痢疾初起不宜使用。
    这个小方子貌似用的人不多,但用于滑性腹泻非常有效。有的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或中风卧床的患者,稍微多食或吃了荤腥就大便失禁,家人非常苦恼,此方可以解除此烦恼。服用方法:药粉加水煮沸后煎10分钟去渍,服用时要搅混,单服清汁无效。

    20.【甘草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 - 异名:伊尹甘草泻心汤(《证治准绳?类方》卷二)。
    甘草泻心汤 - 组成: 甘草12克(炙) 黄芩9克 干姜9克 半夏9克(洗) 大枣12枚(擘) 黄连3克
    甘草泻心汤 - 用法
    上六味,以水2升,煮取1.2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
    甘草泻心汤 - 功用:益气和胃,消痞止呕。
    甘草泻心汤 - 主治:伤寒中风,医反下之,以致胃气虚弱,其人下利日数十行,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
    本方是治疗白塞氏综合征(也叫眼—口—生殖器综合征)的专方,其实早在1800年前张仲景就发现并记载了此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命名为“狐惑病”,治疗用甘草泻心汤。本方不仅限于治疗白塞氏病,还可治疗肠胃疾病、复发性口腔溃疡。李发枝先生用本方治疗艾滋病、手足口病亦有佳效。

    21.【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汤【出处】 《伤寒论》
    【组成】 当归(12克)桂枝(9克) 芍药(9克)细辛(3克) 通草(6克) 大枣(8枚) 炙甘草(6克)
    【功能】发表温中,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治】厥阴伤寒,血脉凝涩,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脉细欲绝;或肠鸣腹痛,下利不止;或阴颓疝气,睾丸掣痛,牵引少腹。。
    本方现研讨可用于血栓灵通性脉管炎、无脉症、雷诺病、小儿麻木、冻疮、妇女痛经、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属血虚寒凝者。古代常化裁使用于医治血栓灵通性脉管炎、小儿睾丸鞘膜积液、偏头痛、新生儿硬肿症等属于血虚,阳气缺乏,寒侵经脉所致者。
    【用药禁忌】 本方只适用于血虚寒凝之四肢逆冷,其它原因之肢厥不宜使用。
    本方是治疗冻疮、雷诺氏病的一张名方。“四肢厥寒、脉微欲绝”是本方的使用眼目,提示末梢血液循环不好,局部供血不足。“四肢厥寒”不仅限于手足寒冷,头面部的耳、眼、鼻、齿等远端器官寒冷性疾病都在本方治疗范围。寒甚,头痛、吐涎沫者加吴茱萸生姜。

    22.【真武汤】

    真武汤 - 出处:《伤寒论》。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真武汤 - 组成
    茯苓9克 芍药9克 白术6克 生姜(切)9克 附子5克(炮)
    真武汤 - 用法;上五味,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每次温服100毫升,日三服。
    真武汤 - 病机;脾肾阳虚,阳不化水,水气内停。
    真武汤 - 配伍功效特点;温阳化水。温阳利水。
    真武汤 - 辩证要点;小便不利,肢体沉重或浮肿,苔白不渴,脉沉。
    真武汤 - 主治
    脾肾阳衰,水气内停,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腹痛下利,或肢体浮肿,苔白不渴,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现用于肝、肾性水肿,心性水肿,耳源性眩晕,慢性结肠炎等属于牌肾阳虚者。
    真武者,水神也。本方用于阳虚水泛,可温化人体之寒水。既为寒,故以附子温之,既有水,则以茯苓白术利之,生姜散之,至于白芍,既可止痛,又能利水。水性喜动不静,可停留在全身各处。因其所停部位不同见症也各异。既有冲上所致的头痛眩晕,又有外渗肢体的水肿、漏入体腔的胸水腹水以及关节水肿,声带水肿。水性趋下,故也有表现为水样腹泻和带下量多清冷如水者,二者均无秽臭之气味。

    23.【黄连阿胶汤】

    黄连阿胶汤 - 基本信息来源于《伤寒论》
    原主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心中烦,不得卧”(303条)
    黄连阿胶汤 - 组成;黄连四两黄芩二两芍药二两阿胶三两鸡子黄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纳胶烊尽,小冷,纳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黄连阿胶汤 - 原理
    心脏像一个发动机一刻不停工作,泵出去的新鲜血液到达肢体末梢后再通过静脉流回心脏。中医认为:心藏神,这个神是藏在心脏里面的正中心的地方,所以我们心脏中心永远有一滴血停在那个地方。所以新的血进去取代旧的血,就好像钟摆的道理一样,就是撞击,经过撞击以后新的血进来把旧的血替出去。所以心中永远有一滴血,是藏心神的地方。如果这滴血跑掉了,心神就“无处藏身”,这时就睡不着觉了。
    举例
    黄连阿胶汤 - 黄芩、黄连功效
    对于这种虚症的失眠,中医经方里面很有名的“黄连阿胶汤”可以治疗。里面有黄连、黄芩、白芍、阿胶。为什么要用黄芩、黄连?因为苦味入心脏,能够补心。所以用黄连、黄芩加强心脏。就好像心脏的火不够了,加点木柴上去—黄芩、黄连,这样火就会大一点。因为桂枝跟白芍是不同的药性,《神农本草经》和《黄帝内经》里都讲到“辛甘发散为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所以桂枝是辛、甘发散,辛味和甘味的药,白芍是“酸苦涌泄”,酸苦的药是收敛。所以桂枝是增加身体的动脉循环,白芍是增加静脉循环,所以我们黄连阿胶汤里面,不用桂枝我们用白芍,身体的静脉回到心脏的速度加快,就会使大量血会流进到心脏。
    血进到心脏以后,再用阿胶去补你欠亏的血,产生更多的血。怎么设定补回的血不要补到手指上,也不要补到肝脏,也不要补到脾脏,而是要这个血——那一滴血要回到心脏的正中心的地方?这时就需要有个药引子导引它,就好像在你迷路时为你找个带路的人一样。这个导引在中药里面没有,那只能从食物中找。找遍了食物,只有一种东西是永远悬浮在中空的,悬浮在中间的,是什么?就是鸡子黄——鸡蛋黄,鸡蛋黄永远是悬浮在空间。所以“黄连阿胶汤”在煮的时候,黄芩、黄连、白芍三味药去煮,煮完以后,要在趁热的时候把阿胶放进去,阿胶是溶化在里面的。等到温的时候再把蛋黄丢下去……需要注意,一是不要蛋白,只要蛋黄。二是要在温热的时候把蛋黄丢下去。所以,一定要蛋黄,只用蛋黄。蛋黄就是告诉这个药,你去的时候,一定要停在心脏的正心悬浮、漂浮在里面。
    本方是少阴热化证的主方。凡人体下部出血见精神亢奋者即可用本方。出血及精神兴奋多于慢性感染疾病和慢性消耗性疾病。此出血当为炎性与血管性出血;此心烦不得卧,则当为精神神经系统的虚性兴奋。人体下部出血,包括大小便出血,妇人下血。此血多鲜红而粘稠,伴有血块。若色暗黑或血色淡红而清稀以及人体上部出血,都应该考虑其他方证。

    24.【黄芩汤】

    黄芩汤处方:
    黄芩(去黑心)1两,黄连(去须)3分,大黄(锉,炒)3分,芒消(研)3分,甘草(炙,锉)3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3分,枳壳(去瓤,麸炒)半两,土瓜根半两,赤茯芩(去黑皮)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后烦热,大便不利,心腹胀满。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半盏,去滓,食前温服。
    本方是治利祖方。治疗赤白痢疾有良效,人们每遇到赤白痢疾便认为是重病,必送医院,花费大量钱财。岂不知我们的祖先早已准备好了如此小方,让我们坐享其成,一般三剂可愈。本方还主治腹痛而出血症状,先兆流产、经期提前(量多色红质稠)等表现为腹痛而出血,均可考虑用本方治疗。

    25.【附子粳米汤】

    附子粳米汤处方; 附子1枚(炮),半夏半升,甘草1两,大枣10枚,粳米半升。
    功能主治; 胜寒气,和内外。主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
    用法用量; 以水8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1升,日3次。
    各家论述
    1.《金匮要略心典》:下焦浊阴之气,不特肆于阴部,而且逆于阳位,中土虚而堤防撤矣。故以附子辅阳驱阴,半夏降逆止呕,而尤赖粳米、甘、枣培令土厚,而使敛阴气矣。
    2.《古方选注》:治以附子之温,半夏之辛,佐以粳米之甘,使以甘草、大枣缓而行之,上可去寒止呕,下可温经定痛
    本方治疗寒性腹痛。证见四肢发冷,恶寒,脉细,舌苔白,腹中冷痛剧烈,有时伴有腹中雷鸣、呕吐等。本方所治与大建中汤有类似之处,区别在于大建中汤证有“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能近”的特殊反应。需要指出的是,本方中有半夏和附子,属于“十八反”,药店抓不到,要单配。

    26.【瓜蒌薤白半夏汤】

    处方来源汉?《金匮要略》。
    剂型汤剂
    药物组成 瓜蒌实、薤白、半夏、白酒。
    功效通阳散结,祛痰宽胸。
    主治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助间神经痛、心律不齐、胆囊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哮喘等。
    制备方法
    用法用量 日1剂水煎分2-3次服。
    用药禁忌 孕妇慎用。
    临床应用 1.乳腺增生病:用本方加减:瓜蒌50g,半夏10g,浙贝母10g,生牡蛎15g,白芥子10g,乳香10g,没药10g,15g,乌药10g,伴纤维瘤者重用牡蛎、丹参;伴肝郁气滞者加柴胡、枳壳;伴肝部化火者加龙胆草;月经不调,经血量少者加、;乳房痛甚加木香。以上药物煎汤,每日1剂,早晚空腹服,2周为1疗程。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中,年龄34-48岁之间,平均41岁;病程最长6年,最短4个月;增生团块最大的达3.5×3.5cm,可触及增生团块最多的6处。所有病例均经2个以上市级医院确诊。疗效标准:以肿块全部消失,疼痛全部消失为痊愈;以肿块明显缩小,疼痛减轻为好转;以肿块疼痛和治疗前一样或者有发展为无效。结果:痊愈13例,占百分之34.2;好转17例,占百分之44.8;无效8例,占百分之二十一;总有效率为百分之七十九。轻者1个疗程见效,重者3个疗程见效。
    2.非化脓性助软骨炎:用本方:瓜蒌20g,薤白20g,半夏15g,气滞血瘀重者加、乳香各10g,兼痰浊留滞加桔梗15g,制南星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0日为1疗程。治疗非化脓性肋软骨炎23例,其中男性19例,女4例;年龄18-59岁。结果:痊愈(症状体征消失)共20例;显效(症状消失,助软骨肿胀基本消失)共2例;好转(肋软骨肿胀基本消失,但仍感胸部不适)共1例;总有效率为百分之百。经半年随访全部病例均未复发。本方用于治疗“真心痛”,“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类似于现代的冠心病。此病起于剑突一带当中,其痛彻背,疼痛难忍。本方比瓜蒌薤白白酒汤多了一味半夏,治疗胸痛的程度更剧,可见半夏有止痛作用。一般认为:半夏小量(15g)止呕,中量(30g)催眠,大量(40g)止痛。

    27.【旋复花代赭石汤】

    旋复代赭石汤 旋复花(三两)代赭石(一两) 人参(二两) 生姜(五两切) 半夏(半升洗) 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按心下痞硬.中虚而有留邪也.噫气不除.
    胃逆而兼蓄饮也.主旋复导饮下行.代赭镇心降逆.而邪之留滞者.复生姜半夏以开之.气之逆乱者.用人参甘草大枣以和之.虚回邪散.则痞可解而噫亦止矣.
    本方治疗单纯嗳气、呃逆、打嗝不断有神效。除此之外,因旋覆花可治“唾如胶漆”,代赭石可“镇逆气、降痰涎、止呕吐、通燥结”,故本方还可以治疗胶黏性咳嗽,痰粘如胶,极难咳出,兼有便秘者。

    28.【甘草附子汤】

    《伤寒论》:甘草附子汤;别名;四物附子汤(《备急千金要方》卷七)。
    处方;甘草6克(炙)附子12克(炮,去皮,破)白术6克桂枝12克(去皮)
    功能主治
    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治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
    用法用量
    上四味,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初服得微汗则解。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林佳明: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治疗老年抽筋效果佳
·下一篇:李时珍的经典药方
·全民健康 中国方案——仁和微校:小补丁堪大用
·立足传承 创新发展——开拓生命科学新境界
·怀念国医大师余瀛鳌,关爱河北中医育后人(图)
·怀念国医大师余瀛鳌,关爱河北中医育后人(图)
·华佗故里惊现奇人,武功推拿享誉京城!——金砖国际,武林气功推拿大师,铁锤门创始人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刘俊道(组图)
·从神农尝百草,《黄帝内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说说国人健康史
·来自岐黄故里的呼声——甘肃.庆阳岐黄文化论坛侧记
·食养是良医!四个关键词每天进行时
·小麦胚芽领路人于永兰:食疗养生,让中国人的健康更简单(组图)
振兴中医云平台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振兴中医云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振兴中医云平台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振兴中医云平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