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中华传统>>正文
赵德润:苏东坡的跌宕人生与艺术高峰(组图)
2023-06-14 11:27:02
来源:封面中国
作者:封面中国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在中国,大文豪苏轼(1037-1101)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成为千古绝唱;他的书法在堪称高峰的宋代书法中首屈一指,其《黄州寒食诗帖》被称为中国“三大行书”之一。而苏轼任杭州知府时,疏浚西湖,取湖泥葑草堆筑而成的苏公堤, 后世成为西湖十景之首“苏堤春晓”,到杭城游览不可或缺。

    东坡先生一生跌宕起伏,命运多舛。仕途上的大起大落,虽然使北宋王朝失去一位政治家,却为中华民族成就了百代风流、千秋景仰的伟大文学家、艺术家。

元代 苏东坡 泥塑

    是处青山可埋骨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这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关押在京城开封监狱时,自觉大难临头,不久于人世,惶恐之间写给胞弟苏辙的诗《狱中寄子由》。后人对诗句中的“是处青山”多有猜测,可最终苏轼没有葬在老家四川眉山,也没葬在客死的常州,更没有葬在他曾被贬谪的黄州、惠州、儋州,而是葬在了河南郏县,给世人留下了千古之谜。

    “唐宋八大家”之中, 名动天下的苏氏父子就占了三席: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他精通六经、百家之说,曾得到当时的宰相韩琦和翰林院学士欧阳修的赏识。嘉佑元年(1056),苏洵带着21岁的苏轼和18岁的苏辙到京城应试。兄弟二人顺利通过举人考试、礼部考试和殿试,双双进士及第。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三苏”中他的文学和书画艺术成就最高。苏轼天生豪放不羁, 锋芒毕露,在政坛上几起几落,颇多磨难。曾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兵部尚书,也曾谪贬黄州、惠州、儋州。苏辙字子由,在仕途上与其兄共进退,官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苏辙也以文章名世,晚年在河南许昌隐居,自称颍滨遗老。

北宋 苏轼 归去来兮辞(局部放大) 纸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三苏坟”坐落在郏县茨笆乡苏坟村东南隅,距县城23公里。此地宋时属汝州郏城钧台乡上瑞里,苏轼、苏辙兄弟葬此后改称苏坟村。“三苏坟”处在许(昌)洛( 阳) 古道上的小峨眉山麓, 背靠嵩山,面对汝水。“三苏坟”东西的两座小山由北向南逶迤而下,宛若两道剑眉。据郏县县志记载,苏轼生前多次路过此地,见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形似类其乡”,“美似家乡峨眉山”,就有了终老于此的愿望。公元1101年,苏轼病逝于常州。临终前,他给弟弟苏辙写信说:“既死, 葬我于嵩山下, 子为我铭。” 第二年,苏辙和苏轼的次子苏过一起遵照遗嘱将其从常州移葬此地。苏轼去世前,苏辙便已隐居许昌,闭门谢客,专心著书。苏轼迁葬小峨眉后,苏过也迁到许昌定居,每年到父亲的坟上祭祀。苏轼、苏辙兄弟一生手足情深,患难与共。苏辙与夫人史氏相约, 死后愿和兄长同葬一处。公元1112年,苏辙在许昌去世,其子依嘱将他葬在苏轼身边,从此,这里被称为“二苏坟”。

    据县志记载, 元代至正十年( 公元1350年)冬,郏城县尹杨允到苏坟祭拜,认为“两公之学实出其父老泉先生教也,虽眉汝之墓相望数千里, 而其精灵之往来,必陟降左右。”意思是苏轼兄弟之学皆出自其父老泉先生,苏洵葬在老家四川眉山,与汝州两地相距数千里,为方便父子“团聚”,于是在苏轼、苏辙两座坟墓之间为苏洵建造了衣冠冢,并在附近的广庆寺里建起了三苏祠。这样,原来的“二苏坟”就成了“三苏坟”。

三苏墓道

    而常州、颍州距四川眉山数千里,无论走水路逆长江过三峡还是走陆路过秦岭行蜀道都十分艰难,所以二苏归葬故里的愿望很难实现。另据史料记载,苏轼、苏辙去世时,二苏的子孙大都散居在今郏县、汝南、许昌等地,离郏县小峨眉山较近,而四川眉山老家已没有直系亲属了。

    元代塑像仍有神

    如今的三苏陵园由“三苏坟”、“三苏祠”、“广庆寺”三部分组成。广庆寺寺小名气大,与苏轼有着不解之缘。苏轼一生坎坷,与佛寺来往密切。他一生多次过往此地, 每次都到广庆寺与僧人叙谈。到了晚年,东坡先生甚至给自己起了“行脚僧”和“苦行僧”的雅号。寺内的《重修山门碑记》记载,寺院原是宋仁宗皇帝颁旨修建的。苏东坡葬在郏县后,“ 寺因坟而大显” , 被称为苏坟寺。后来, 苏东坡的孙子苏符在朝廷做礼部侍郎,奏请高宗皇帝将寺名改为广惠寺。自此之后,广惠寺僧人守护苏坟,每逢苏氏兄弟的忌日或春秋大祭,都会举行祭奠仪式。寺院现存的建筑,大多保留了元代的风格。

    遍访天下寺庙,很少见到广庆寺这般“寺祠合一”。前面的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钟鼓楼、东西厢房等布局和普通寺院相仿,而与广庆寺合为一体的“三苏祠”则在寺院的尽头。如今“三苏祠”里仍保存着建于元代的“三苏”泥塑坐像:苏洵居中, 苏轼、苏辙分列左右。据介绍,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先生看后曾评价说,保存如此完好的元代泥塑像在全国亦属罕见,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出广庆寺向东北方向走300多米就是“三苏坟”了。坟院坐北面南,四周砌有围墙,大门前神道上的望柱、石兽和文吏均用整块青石雕刻而成。几株古柏据说植于建墓的同时。走过硬山式的门楼,正前方矗立着一座石牌坊,坊柱上刻的正是苏轼《狱中寄子由》的诗句:“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坊额阴刻“青山玉瘗”四字,是明代进士、浙江右布政使王尚綗所题。坊柱内侧两块现代碑刻:“ 仰望东坡” 是诗人臧克家所题,“ 诗魂”是书法家陈天然所题。

三苏坟

    建坊题字的王尚綗是郏县人,据史书上记载他也是一个为官清廉、正直敢言的大臣。他和苏轼两人相距几百年,但却有着相似的命运—苏轼一生多次被贬,王也曾因为得罪权臣被迫辞官,隐居在“三苏坟”西北的苍谷山著书立说十多年。看王尚綗专门选取苏轼在“乌台诗案”中写下的诗句作为坊柱的楹联,就可以理解他对东坡先生的同情和崇敬,以及自己郁郁不得志的境况了。

    “乌台诗案”祸连福

    苏东坡一生受挫颇多,“乌台诗案”是他多舛人生的重要拐点。“乌台”原指宋代开封御史衙门所在地。古都长安的御史台常有乌鸦飞落, 因为被称为“ 乌台”,后世遂以“乌台”代指御史衙门。苏东坡牵涉其中、发生在公元1079年的文字狱案,是由御史们发起的,因此称之为“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 的背景是新旧党争,党争起于变法。王安石为相期间推行的各种新法,不同程度地损害了豪绅地主的利益,实施过程中也有不少弊端。公元1071年,苏轼向神宗皇帝上书,否定变法,引起王安石不满。王安石起用一批新人组成新党, 排斥以韩琦、司马光、苏轼等人为主的旧党,并下令让御史们搜集材料;御史们借题发挥,罗织罪名,弹劾苏轼。“乌台诗案”就是在这种政治背景下发生的。

    嫉恨共生的政敌们推波助澜。为了将苏东坡置于死地,在他的诗文中寻章摘句,断章取义,搜集了一堆“莫须有”罪名向皇上告状。有的御史摘取苏东坡《湖州谢上表》中的话告他讽刺朝廷,有的御史摘取苏轼诗中多处文字告他莽撞无理、对皇上不忠,并列出苏轼该杀的理由。弹劾案正式提出后,神宗皇帝开始并未在意,只是同意让御史们再仔细查一查。案件交由御史台查办后,苏轼很快就被革去官职,从湖州押回京师审问。

    苏轼被关入开封御史台监狱4个多月。其间,他的儿子苏迈每天送饭。父子二人约好,平时只送菜和肉,一旦有坏消息即送鱼来,好让他心理上有个准备。有一天,苏迈外出筹钱,让妻兄送饭,妻兄不知原来的约定,送去了几条鱼。苏轼见后大惊,以为大限将至,就在这种情形下写了《狱中寄子由》诗。神宗皇帝读到这首“诀别诗”,首句就打动了他: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死到临头”还在歌颂皇恩浩荡,自责愚暗。而苏辙为了营救兄长, 不仅四处奔走,还上表神宗皇帝,愿革除自己一切官职,为兄长赎罪。恰在这时,一向赏识苏轼的仁宗太后在病中对神宗皇帝说:“苏轼兄弟同中进士时,仁宗皇帝曾说,他为子孙选中了两个宰相。现在听说苏轼因为写诗而获罪,全是小人陷害他。你可不要冤枉无辜,天神会动怒的!”苏轼性命攸关时刻,王安石也给神宗上书说“ 安有圣世而杀才子乎?”神宗皇帝原本赏识苏轼才华,遂从轻发落,把苏轼贬到黄州(今湖北黄冈)做了一个相当于如今军分区副司令的团练副使。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乌台诗案”之后,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在文学和书画艺术创作上却进入了高峰期。苏轼曾有一句诗总结自己的创作生涯:“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三个地方都是苏轼的贬谪地。初步奠定苏东坡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是他在黄州所写的。被称为“三大行书”代表作的《黄州寒食诗帖》也是苏轼在黄州的作品。“乌台诗案”是苏轼政治上走下坡路的拐点,也是他文学、书法艺术走向辉煌的起点。

千古风流集一身

    沿着青砖铺就的甬道穿过享堂和祭坛,只见古柏森森的墓园里,三座墓冢由东北向西南呈一字形排列,苏洵墓居中,苏轼墓居右,左侧是苏辙墓。每座墓冢的大小形状基本相同,高约两米,冢前均设有石案、石供、石碑。石案正面浮雕有莲花、马、鹿等装饰图案。三通墓碑上分别刻有“宋老泉苏先生墓”、“宋东坡子瞻苏先生墓”、“宋颍滨子由苏先生墓”的字样。

    对苏墓的真实性, 历史上也曾有过疑问。然而,1972年, 苏坟村村民在耕作时发现了苏辙次子苏适与其妻子的合葬墓,墓志铭证实了苏轼、苏辙墓确在此地。在墓园南面100多米处的一个墓冢旁,文物部门经过考古发掘,在这里出土了墓志两块,还有尸骨和苏适的印章等随葬品。如今这两块珍贵的墓志铭就保存在河南省博物院。苏适的墓志铭上写着“(苏适)葬于少保(苏辙封号)墓东南隅”,所指方位与实际相符。既然苏辙墓是真茔,就证实了苏轼墓的真实性,因为苏辙葬郏,完全是其兄先葬于此的缘故。苏辙在他的《栾城文集》里,就曾明明白白地说过:兄长苏轼遗言让我葬他,我和夫人约定将来也要和他葬在一起。

    “三苏坟”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景仰,墓园中留有许多珍贵的诗文碑刻。由当代著名书法家书写,内容以苏东坡诗、词、文为主要内容的大型碑林—东坡碑林位于三苏祠右侧。碑廊下启功、欧阳中石、沈鹏、张海、李铎等书法大家的作品碑刻300多通。引人注目的是,一百位书法名家以风格迥异的书体将东坡先生的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书写一百篇,形成了百家高歌“大江东去”的宏伟场面,可谓气势磅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站在诗碑前抚今追昔, 不得不佩服多才多艺的“全能大家”东坡先生。他不仅在诗歌、词赋、散文等文学领域出类拔萃, 而且在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成就斐然。其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其诗清新豪健,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绽放古城文化魅力 是我们的使命担当——“宋荣琴《正定歌谣》作品暨歌谣文化研讨会”在正定承园成功举办(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绽放古城文化魅力 是我们的使命担当——“宋荣琴《正定歌谣》作品暨歌谣文化研讨
·读懂《道德经》是中国人何其有幸之事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和魂?
·隆重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30周年系列活动第七场:毛泽东思想与中华传统文化研讨会在
·隆重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30周年系列活动第七场:毛泽东思想与中华传统文化研讨会在
·江山、常魁星、陈胜、李向华:隆重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30周年系列活动第七场:毛泽
·特稿:隆重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30周年系列活动第七场:毛泽东思想与中华传统文化研
·红色头条:隆重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30周年系列活动第七场:毛泽东思想与中华传统文
·特稿:繆篆並非始自於漢代(组图)
·南怀瑾先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切不可自毁!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赵德润:苏东坡的跌宕人生与艺术高峰(组图)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赋》(1)中医鼻祖岐伯赋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赋》(5)针灸始祖皇甫谧赋
红色头条-习近平: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激发创
红色头条:【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毛泽东“三个法
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组图)
北京市前外交官冯志军今日新作:赞孙华父子、中红网
致敬石祥同志文学创作六十年
红色头条-李殿仁:致敬石祥同志文学创作六十年
马东春退休十年来一直守护52名无名英烈(组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想念伟人
歌颂祖国 唱响云南 助力乡村振兴——红色文化艺术节启
特稿:感恩党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