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著名医学家皇甫谧,中医巨擘,创针灸学之体系;学富五车,集文史哲于一体。揭经络之秘笈,扬银针之神威。与万世师表孔子齐名,与世界文化巨星同辉。
皇甫谧(公元215—282年)幼名静,字士安,号玄宴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省灵台县)人,东汉名将皇甫嵩之曾孙也。其时天下大乱,“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出生丧母,家道衰落,遂过继于叔父。童年苦涩,亦曾岐路盘桓。谧年二十,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继母任氏,任氏嗔道:“《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怒弃所进瓜果而涕泣。谧痛哭而无言以对,遂拜乡人席坦受书,修身笃学,发愤进取。晋武帝闻之赐书一车,谧乃埋头苦读,勤力不怠。因家贫,只能“躬自稼穑,带经而农”,竟然博综典籍百家之言”。谧个性沉静寡欲,身居困境而怀高尚之志,唯以著述为务。朝廷屡征不就,甘守清贫,名饮杏林。城阳太守梁柳,谧从姑之子也,当之官,人劝谧饯之。谧曰:“柳为布衣时过吾,吾送迎不出门,食不过咸菜,贫者不以酒肉为礼。今作郡而饯之,是贵城阳太守而贱梁柳,岂中古人之道,是非吾心所安也。”谧自谓“居田里之中,亦可以乐尧舜之道”,仍耽玩典籍,废寝忘食,时人谓之“书淫”。
谧近览陕甘,远游川豫,体坚厚之实,居不薄之真,立乎损益之外,游乎形骸之表。正其心,静其神;专其业,毕其功。先生博览典籍,察纳百家,医文并茂,名噪朝野。继《黄帝内经》之医理,撰《针灸甲乙经》之名著,成就针灸学之鼻祖,中医界之翘楚。
《针灸甲乙经》书中收载之穴位由《内经》百余穴,增加至349穴,并创立针灸治疗处方,记载百余种病症之治疗。《针灸甲乙经》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针灸学理论体系之形成。
皇甫谧著作最早传至日本、朝鲜,继而传遍全球。嗟夫!一介平民学者,涉猎之广,著书之丰,却居魏晋之首。针灸之外,尚有《皇甫谧脉诀》、《寒食散方》、《寒食散方解》等医学著作,还有《帝王世纪》、《玄宴春秋》、《国都城记》、《高士传》、《逸士传》、《郡国志》等文史著作,其建树广釆百纳,博据考稽。尤为珍贵者,科学分析梦境,将物质第一、精神第二,存在决定意识等唯物主义观点予以准确表达。继有“一明一昧,得道之概;一弛一张,合礼之方;一浮一沉,兼得其真”等朴素辩证法之观点。故能现身说法,抨击服石之弊;移风易俗,力革厚葬陋习。昔日,笔者曾亲临灵台县朝那,拜谒皇甫谧故居,瞻仰先生墓地。县政府建亭立碑,朝拜者不绝于驿 。皇甫谧之医学建树令人仰视,其笃学精神与世同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