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文化建设的呼声日高,先是广东省发起建设文化强省的号召,然后中央又发出相关决定,似乎雄心万丈,有将文化做穿的气度和胸怀,着实让海内外社科学者渴望和期待。强化文化建设,就文化意义上来说,最重要的当是凸显中华自身的特色,以特色带动规模性实力,才能造就真正文化强国的内涵。这样,找准中国文化的特色成了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儒道释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明星
何谓中华特色之所在?一个明确的笼统答案应该是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提起传统文化,众人应该很自然的把目光集中在孔孟的儒学、老子的道家、外来的佛教。
这些的确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但无论哪一个方面怕都失之偏颇,纵然孔夫子也难涵盖一切。为什么,这些文化虽然经过数千年的磨砺,形态早已成型成熟,但在某种程度上也脱离了其原始的渊薮——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国人群种,甚至和原本的基础——普通人群已经拉开了一定的距离。
试想,提起孔孟和老子,大家会不由得形成一种敬意和认同,然而仔细想来却很难说得上了解太多,充其量也只能在浅层次上演绎“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也就是说,出了所谓的专家学者,一般人对这些文化敬而远之。一远三千里,这些当然也无法承载全方位文化代表的重任,只能算是传统文化域界中的明星成分。
宗族文化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心
儒道释被out了,那还有谁敢来抢中国传统文化的君王之位?最突出的往往也是最普通最大众的,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的重心和核心,应该是有各个历史时期的民众共同演绎的宗族文化及其内涵的祠堂文化。
就代表性而言,宗族文化千百年来一直紧贴最大范围的民众。无论上君王权贵,还是奴婢乞丐,基于天然的血缘关系都附属于自身得各个宗族内,以不同的角色谱写着宗族文化的序曲。可以说,除了少数真正醉心佛学的世外之人,所有的人都和宗族文化休戚相关,都是宗族文化的主体所在,都是宗族文化所能涉及代表的个体和范围。
就时段而言,宗族文化几乎与中华文明相始终。众所周知,宗族在原始社会的部落中经历了数千年的孕育,在殷商时代发展成熟,周代更臻完善,而后三千余年一直与中国有文字的历史相并存。作为社会群体,我国历史上还没有一个能和宗族相抗衡;同样,作为文化形态,更没有一个能在时间上与之试比高。
就内容而言,宗族文化几乎涵盖一切。无论是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文化主流的儒道释,还是其他文化形态,不是来源孕育于宗族文化,就是只有与宗族文化和谐融汇后才能得带宗族内外的认同和张扬。比如孔子的儒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周礼的一种坚守、复原和完善,而周礼其实就是宗族文化在分封制形态下的集中体现,说白了就是宗族文化的早期形态。
就接受度而言,宗族文化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极难撼动。历经数千年的积淀,宗族文化早已根深蒂固地在中华儿女那里扎下根基,尤其是祖先崇拜在国人心里更是毫不动摇,离乡的游子携带家乡的掊土已成为世俗的传统,狐死首丘落叶归根也成为人性深处近似动物本能的习惯性中级表现。
总之,无论从哪个维度来看,宗族文化实际上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心所在,其他文化形态难与之相比,总是孔圣人领衔的儒家文化也很难说能望宗族文化之项背。
祠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体现
自原始社会至今,中国宗族文化积淀极其深厚,然而由于早期文字的缺失和纸质文件在保存方面的限制,宗族文化的载体流传至今的寥寥可数。目前,能有幸保存下来的只有中世纪或近世的祠堂和族谱的规模和数量相对校对,尤其是由王公贵族的家庙扩展而来的家族祠堂历经风雨,矗立各地,无言地诉说着家族文化的源流和厚重,可谓如今祖宗文化的最明显的载体,也应该称得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体现。尤其对于曾经被称为“文化沙漠”的岭南而言,彻底摘掉这个不光荣的帽子强化文化内涵的主要系统途径应该是发掘祠堂文化,进而打开宗族文化的大门,探求岭南传统文化的魅力。即,祠堂文化实际上是广东“文化强省”的至重关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