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闲扯,“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篇不我欺”。一个迂腐的书呆子庸庸碌碌感叹没什么特殊才能,惟独喜欢前人留下来的诗文(因为它们)不会欺骗我。腐儒:迂腐的儒生。即通常所说的书呆子,只知读书,不通世故。遗篇:前人遗留下来的诗文。不我欺:乃“不欺我”的倒装。
融水历史沿革:北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改融州为融水郡。笔者所见到的关于融州(治所在今融水县)松文剑之诗篇有两首,都是南宋之作。
陆游《融州寄松纹剑》诗:“十年学剑勇成癖,腾身一上三千尺。术成欲试酒半酣,直蹑丹梯削青壁。”“青壁一削平无踪,浩歌却过连花峰。世人仰视那得测?但怪雪刃飞秋空。”“老胡畏诛奉约束,假息渔阳连上谷。愿闻下诏遣材官,耻作腐儒常碌碌。”
陆游早年就立有报国壮志,他在《融州寄松纹剑》一诗中曾说“耻作腐儒常碌碌”。陆游,写他那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如今却以“腐儒”自称、自居,这就耐人寻味了。“独喜遗篇不我欺”,进一步透露了对现实的不满,“遗篇不我欺”言外之意是现实“欺我”兮。其暗含的意思就是报国无门,才不见赏,欲不作“腐儒”而不得,似乎有悖于他早年的一腔壮志凌云。此文单表融州松文剑,故不扯远了。
罗椅《谢南剑黄使君赠松纹剑》诗:“使君袖里玉渊虬,曽截蛮江江上流。海立山揺三尺外,风盲雨怪一时休。民元不许佩牛犊,客政何妨弹蒯缑。遮莫尘清便回使,青山犹赦郅支头。”按,融州位于“蛮江江上流”。以上诗都没有写松文剑的款式特点、制造工艺、产地什么的。但由此亦可知,松文剑是古代名剑,成为人们馈赠的厚礼。
松纹剑是汉族传统名剑。起源于铜器早期时代的中国,始祖是干将、莫邪和欧冶子等。所谓花纹刃,是指刀身铸锻成天然花纹。深入钢铁等金属之中的各种纹理图形,如《吴越春秋》及《越绝书》记载的龟文、缦理、流水、芙蓉、深渊、高山、大川、流波、冰释等纹样,汉代人叫它松纹剑及蟠钢剑。这种花纹刃,锋刃极为坚韧犀利,锋口具有暗藏锯齿的作用,而且因钢及生熟铁的不同组合,具有刚柔相济的特点,他种刀剑一与其劈碰,鲜有不断损的。
南北宋之际的曾敏行,于其《独醒杂志》卷四中记述:“融州守陆济子楫遗黄钢剑,且云惟融人能作之。盖子楫未详黄钢之说矣。予尝居湘,时见徭人岁来谒象庙,各佩一刀,乃所谓黄钢者,惟诸蛮能作之。其俗:举子,姻族来劳视者各持铁投其家水中,逮子长授室,大具牛酒,会其所尝往来者,出铁百炼,尽其铁以取精钢,具一刀,不使有铢两之羡。故其初偶得铁多者,刀成,铦利绝世,一挥能断牛腰。其次,亦非汉人所能作,终身宝佩之。汉人愿得者,非杀之不能取也。往往旁郡多作赝者。予尝访之老冶,谓之到钢,言精炼之所到也。今人才以生熟二铁杂和为钢,何炼之有?融剑殆是耶。”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六记融剑:“梧州生铁最良,藤州有黄岗铁最易。融州人以梧铁淋铜以黄岗铁,夹盘煅之,遂成松文。”
曾敏行文中的陆济,熈宁间任灌阳县令,熈宁六年(1075)八月作《全州厅壁后题名》(其文见存)。后任融州知州、广西提点刑狱等。由此推知,北宋时已有黄钢剑“惟融人能作之”的说法,融剑之名传扬时间长远。曾敏行以黄钢刀来否定黄钢剑“惟融人能作之”,没有影响到融剑的名望。南宋末的罗椅(1204-?)得到太守黄使君赠松文剑,仍感激而作诗记。
大凡读过《水浒传》的都知道:入云龙,公孙胜,松文剑,出雷电。天罡星星名天闲星绰号入云龙职业道士使用兵器松文古定剑。对公孙胜持松文剑作法术呼风唤雨而留下深刻印象,惊叹松文剑之神奇。宋代松文剑曾作为尚方宝剑。李纲《以旧赐战袍等赠韩少师二首(并序)》,序中说李纲自己“随行有旧赐紧丝战袍、镂装松文剑……”;诗句有“尚方宝剑频膺赐”(《梁溪集》巻二十八)。也就是说,镂装松文剑是尚方宝剑。作为尚方宝剑的松文剑可能是融剑,但尚待方家考证。《水浒传》中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的入云龙公孙胜,其装束便是“腰系杂色彩丝绦,背上松纹古铜剑”。作法之际,则“披发仗剑,捏诀念咒”说的应该是松文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