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融水县斗马芦笙节前后,忙了二个多月滚贝侗族乡三十年乡庆典的文字材料,汇编《风华侗乡》纪念集,周末偶得闲暇赏心乐事,为多年的发烧友,县教育局郁良权先生摄影图片纪实,斗胆秀笔兮。
2014年春节正月初六四荣乡,那是一个吉祥的日子!山欢水笑、喜鹊报喜的日子。让我难忘的日子。
新娘“回门”是苗族婚俗中最热闹、最为精彩的环节,也是最隆重的礼仪。可谓是苗族婚俗中经典中的经典!与其它民族一样,新娘嫁出门后必须按祖俗规定的时间时返回娘家与亲人欢聚。不同的是不讲究太多的繁锁缛节,与时俱进,崇尚时尚、潇洒、开放。
苗族婚俗,新娘凌晨出门,拂晓到夫家,且不在夫家过夜,当天要还要返回娘家,俗称“回门”。新郎家里婚联帖起,蓬壁生辉,迎来送往,亲戚友眷满堂。当天新郎家摆酒席,亲戚朋友均来祝贺,真的像过节一样。早餐后,新郎家尽力备办礼物,陪送新娘回门省亲。送亲队伍要挑选本族上长得英俊的小伙、花枝招展的姑娘,整个送亲队伍人数成单数(苗族视单数为吉利。下同),这时新娘一身亮色,银佩叮当,一群小孩簇拥她走在最前面,左手提一个袋子,装五尾酸鲤鱼,这是拿回娘家敬祖的。新娘后面是五至七个年轻伴娘,随后依次是几个年轻的芦笙手(不是去接亲的老芦笙师傅)、说亲长者、拿封包者、撒糖者、放炮者,挑礼品的人,最后是手提照相机的朋友们。礼品是糯米饭三至五担(每担五十余斤),杀好弄净的大猪半边(约七八十斤),猪肉(煮熟的)一二担(每担五十余斤),酒五十斤,酸鸭十多只,酸鲤鱼二三十尾,五色蛋两百多枚,香烟十余条,水果四五十斤,全部用竹筐装好,并在竹筐边粘上大红双喜字,筐面铺满喜字,插满五色花枝。
送亲队伍浩浩荡荡,新娘带着新郎和众多的相伴姊妹,一路欢歌嘻笑,欢喜若狂,所经过村寨,人们都来观看,并高喊:“放炮哟!”“撒糖哟!”一路上芦笙手吹着悦耳的芦笙曲,表达着新婚夫妇两人的心情:“我俩相爱才相连,勤俭持家奔富裕,今生今世不分离。”送新娘队伍到达娘家寨时,燃放鞭炮,满地的红喜,溢满了画面!那鞭炮声,传遍了整个山村.......
全寨男女老少和附近村寨亲朋好友纷纷到寨头迎接。接亲队伍在场上围绕球场走了三圉,喻示着圆满、幸福.......把新郎迎进了自己的家门,新娘的父母兄弟,都前来与新郎相认,显得十分随和,没有丝毫的陌生感。平整的寨边芦笙坪上,人们密密麻麻,欢声笑语。新娘族上兄弟把送亲队伍的礼担接进屋。撒糖、抢糖仪式开始了,只见送亲队伍中主司糖果的后生双手不停地掏包取糖果,大把大把地向空中抛撒;抢糖的男女老少趋之若鹜,蜂拥抢拾,婚礼热闹场面达到了高潮。
当天新娘家房族兄弟,亲戚朋友均陪伴送亲队伍就餐,并请寨上亲朋好友、父老乡亲和成群姑娘一同陪客,“呀呜”,“呀呜”,喊酒声一浪高过一浪,把送亲的后生们一个个灌得醉醺醺的。饭后,新娘家特别准备两桌酒菜,摆上祭品,讲亲的宴桌,在最中间,摆放了一只头朝向于东方的酸鸭,它代表吉祥物。在它的身后,“游来了”许多鱼......这喻意太好了。意为他们婚后的生活,幸福吉祥,连年有余...... 在两张摆满酒肉的桌子中间,又摆上了一张桌子。哦,原来中间的这一桌,是用来摆放里三层、外三层的彩钱咧。在彩钱的中央,摆放着一只大海碗。只见男方家族的长辈,开始唱苗家古歌,只见他一边唱,一边往中央的碗里添放着人民币,随着他的苗歌声,许多围观的亲朋好友们也往碗里放了数额不等的人民币.......
请送亲队伍的讲亲师傅与新娘家长辈、父母、兄弟以及舅爷等围坐在一起,开始听讲亲师傅讲亲。讲亲师傅介绍男方情况,唱婚事古歌,赞美婚事美满、家庭和睦。然后讲亲师傅给新娘的亲人和舅爷分发红包,封的钱可多可少,不一而定,钱最多的那个封包给女方的母亲,叫“奶母钱”,以表示感谢母亲对女儿养育之恩。在讲亲仪式上,讲亲师傅彬彬有礼地向岳母娘敬酒赠红包时,情深意切地说道:“天讲天高,母亲的恩情更高,水讲水长,母亲的恩情更长。郎家房大镶薄板,手长衣袖短,只给一份报恩薄礼,敬请笑纳。”岳母娘喝下敬酒,收下红包,点头致谢,讲亲仪式结束,送亲队伍返回。
呜呼!爱情是幸福的,也是长久的。婚姻是圆满的,也是美好的!一篮篮彩鸡蛋、一盒盒瓶装酒,一条条真龙烟,一张张大红喜字.......双方的家人你来我往,喝上了幸福的甜蜜的团圆的鸡肉甜酒!新郎与新娘喝上了交杯酒!酒是甜蜜的,肉是可口的,推杯把盏喻示着他们小两口的爱情甜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