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文人,近年来对广西融水县水东王家大院走出去的历史人物,都有详细的撰写,则不在此述。去年随融水古镇文化研究会会长、及理事胡年祈、王国绵、吴倩、黄佳运等一行,古郡东宁府采风并赴王家祠堂拜谒,见墓志铭记载,王宠(1490—1555)字汝敬,号东墅,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考取举人功名。后来因其父母先后病逝,王宠在家守孝多年,直到嘉靖五年(1526)才正式踏上仕途,任宁国府宣城县教谕。任职期间,他不仅带头捐出俸银,用于修葺学宫和资助贫困学生,还挤出部分教育经费,用于赈济灾民。
此外,王国绵先生说:王宠他还参与纂修了明代嘉靖版的《宁国府志》,受到百姓交口称颂。后读王晓兵《宁国府志》随想一文,又感触一番,前些天遇见《王家族谱》的撰稿人,我中学时代的王有宗先生,又谈及此话题,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旧时远在他乡任职的融水京官王宠,曾极力关注这部府志,今融水人值得为这修志者记上一笔。这部旧志流传至今,王宠当有一臂之力。为后世的文史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文献依据。
嘉庆《宁国府志》成书于嘉庆二十年(1815),现仅存嘉靖、万历、康熙、乾隆、嘉庆五种宁国府志中资料保存最为翔实的一部善本。参与总纂工作的有当时的著名学者洪亮吉和凌廷堪等。
史料载,《宁国府志》(明)嘉靖15年(1536) 黎晨修 ,又有上海古籍书店, 1962年 影印本;《宁国府志》(明)万历(1573-1620))陈俊修,刻本;宁国府志》 (清) 乾隆18年宋斅修 18年(1753) 刻本三十四卷;《宁国府志》 (清) 康熙年鲁铨、钟英修,又有泾县翟氏, 民国8年(1919) 影印本。江苏古籍出版,上海书店,巴蜀书社, 黄山书社1990年、 2007年影印本等。
嘉庆版《宁国府志》是宁国府最后一部统志,也是宣城历代旧志中之集大成者。原书三十六卷,另设卷首、卷末,总计约180万字。清嘉庆二十年(1815),由旌德刘廷爵刊刻。这次点校依据的底本是民国八年(1919)泾县翟凤翔聚资重印本。
一部府志历经280年,经5次修订版,各种善本、刻本、影印本、重印本,洋洋洒洒不下十余。所谓盛世修志,这在修志史上也是不多的。嘉庆《宁国府志》是宁国府最后一部统志,这以后,清军和太平军在东南一带展开了整整十年的拉锯战争,史称“咸同兵燹”。伴随着战争又爆发了瘟疫,皖南一带受灾尤其严重。此后,宁国府再没能修成一部像样的府志(1922年曾编写了一本《安徽第九监察区纪略》,仅万余字),一直到1998新编《宣城地区志》的出版,修志工作中断了180年之久。
该书是一部由名家纂修的内容翔实、极有价值的旧志佳构,是古代宣城两千年的资料大全。内容涵盖了宁国府一府六县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是古宣城三千年来社会大观的综录,可谓包罗万象,信息密集,史料丰富,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对合撰《宁国府志》的清朝洪亮吉、凌廷堪他们两人经历之坎坷、知识之渊博、态度之严谨颇有感慨,犹加钦佩。二位总篡都是历练磨难、生平坎坷的人物。
洪亮吉(1746-1809),字稚存、君直,号北江。常州府阳湖县人。6岁丧父,贫困就外家读,聪颖倍常儿。以词章考据闻名,尤其擅长舆地。45岁那年即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才中进士,名列一甲第二名,按当时年龄来说,应算做“大器晚成”,授了一个虚职翰林院编修。嘉庆元年(1796),因直言忤上,曾被下狱定死罪,亲友们到狱中探视他,无不感伤痛哭。洪谈笑自若,反而安慰亲友们,口占一绝,末两句是:“丈夫自信头颅好,须为朝廷吃一刀”。远戍伊犁,嘉庆五年(1800)特旨赦回,因号更生居士,放浪山水间。一生漂泊不定,可谓不得志,终年64岁。
洪氏博览群书,游历甚广。长于经史、训诂、地理之学,工诗及骈文。联语才力纵横,以工雅著称。诗与黄景仁并称“洪黄”,经学与孙星衍齐名,人称“孙洪黄”。著述甚多,有《六书转注录》、《补三国疆域志》、《东晋疆域志》、《十六国疆域志》、《晓读书斋杂录》、《伊犁日记》等,后总汇为《洪北江全集》。
凌廷堪(1752-1808),字次仲,号仲子先生,徽州歙县人。他6岁丧父,少赋异禀,读书十目一行,年幼家贫,弱冠之年母亲变卖首饰,聘请私塾教他读书。少时在商店当学徒,仍坚持自学。因出身贫寒,无力购书,他任官职之前所看之书皆为手抄,此等精神令人佩服之极。《手抄诸经跋》诸篇皆有记述其困学之勤,感人至深!其于经史皆造诣宏深,雅善属文,兼为长短句,尤工诗及骈散文。仰慕其同乡江永、戴震学术,贯通群经,尤深于礼,于是究心于经史。乾隆五十四年(1790)应江南乡试中举,40岁那年与洪亮吉同年中进士,例授知县,自请改为教职,入选宁国府学教授。之后因其母丧到徽州,曾一度主讲敬亭、紫阳二书院。晚年下肢瘫痪,仍毕力著述十余年,终年57岁。
凌廷堪著书甚多,有《校礼堂文集》三十六卷,诗集十四卷,《梅边吹笛谱》二卷,《充渠新书》二卷,《元遗山年谱》二卷,《燕乐考原》六卷,《礼经释例》十三卷,均《清史列传》及《魏书音义》并行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