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称谓,这种称谓形象而含蓄,深邃而雅致。
总角之年是童年时代的代称。《诗•齐风•甫田》里写道:“总角兮”。角,小髻,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 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彦彦”,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豆蔻之年是十三、四岁女孩的代称。唐代文学家杜牧《赠别》诗中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之句。大意说柔弱美丽的十三岁多的少女,像是二月初起刚发芽的豆蔻梢头的嫩芽呢。故用豆蔻比喻处女。
及笄之年是十五岁女孩的代称。笄,古代盘头用的簪子。及笄:古时称女子年在十五为“及笄”,也称“笄年”。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仪礼•土昏礼》:“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礼记•内则》:“女子许嫁……十有五年而笄。”则又指出嫁的年龄。《聊斋志异•胭脂》:“东昌卞氏,业牛医者,有女,小字胭脂……以故及笄未字。”古代女子到了十五岁会把头发梳起,表示已到出嫁年龄。
破瓜之年是十六岁女子的代称。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字以纪年,谓十六岁。解释瓜字可以分割成两个八字,所以旧诗文称女子十六岁时为“破瓜之年”。出处唐•范虑《云溪友议•韦皋》:“独东川卢八座送一歌姬,未当破瓜之年亦以玉箫为好。”宋•陆游《无题》诗:“碧玉当年未破瓜,学成歌舞入侯家。”
弱冠之年是二十岁男孩的代称。弱,年少。古代男子二十岁须行冠礼,表示已进入成年。语出《礼记•曲礼上》有:“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在《元史•王利传》上载:“利自幼颖悟,弱冠,与魏初同学,遂齐名,诸名公交口称誉之。“又唐诗人杜甫的《进三大礼赋表》说:“臣生长陛下纯朴之俗,行四十载矣。与麋鹿同群而处,浪迹于陛下丰草长林,实自弱冠之年矣。”另《初刻拍案惊奇•卷七》:“法善弱冠时,曾游括苍白马,出石室内,遇三神人。”这些古文中的“弱冠”,都是指二十岁左右的男子。可是为什么把二十岁的男子称为“弱冠”呢?又唐《孔颖达•正义》:“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是说古代时二十岁的贵族男子,要举行加冠礼以示成年,但身体还未发育强壮,所以称弱,而弱是年少之意。因此,后来就用“弱冠”泛指男子二十岁的年纪。《礼记•冠义》:“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意思是男子到了二十岁,行过冠礼并为自己取个“字”(别名),自此即表示他已是个成年人了。
而立之年是三十岁人的代称。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指能够独当一面,坚守自己志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解释为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是人格自立、学识自立、事业自立的年龄。现在成为了一个人三十岁的代称,用于男性。
不惑之年是四十岁人的代称。《论语•为政篇》:“四十而不惑。”形容人到四十岁能明辨事理。指智慧成熟,因明白事理而不被迷惑。 40多岁的人已经形成完整的个人见解,懂得很多道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办事不再犹豫,行为果断、理智。
知命之年是五十岁人的代称。《论语•为政篇》:“五十而知天命。”谓懂得事物生灭变化都由天命决定的道理,指明白天地万物运 行的规律,包括生命本身。亦称艾服之年,《礼记•曲礼上》:“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 陈澔集说:“古者四十始命之仕,五十始命之服官政。”后因称五十而作官从政,预闻邦国之大事为“艾服”。
花甲之年是六十岁人的代称。这来源我国阴历天干、地支六十而一转的计算法。指老人六十岁。旧时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亦称一个甲子六十岁也可称“耳顺”、耳顺的意思听得进不同的意见或是清楚理解听到的话。今用耳顺或耳顺之年指人到了六十岁的年龄。“杖乡”(还乡之年)。宋•计有功《唐诗纪事》第六十六卷:“(赵牧)特大中、咸通中敩(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埒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
古稀之年是七十岁人的代称。出自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1200多年的杜甫慨叹人生苦短,能活到七十岁,自古以来十分稀少。又称悬车之年、悬车: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指七十岁。
杖国之年; 指男子80岁,意思是年过八十就可以允许撑着拐杖入朝。出自《礼记•工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朝杖之年、谓八十岁可拄杖出入朝廷。唐•韩偓 《乙丑岁九月在萧滩镇书四十字》诗:“若为将朽质,犹拟杖於朝”。后用作八十岁的代称。
耄耋之年是八九十岁老人的代称。《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诗•秦风•车邻》:“逝者其耋。”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 语出《汉•曹操•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期颐之年是百岁老人的代称。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一百岁叫“期ji(整数)”,应该养起来。“颐”就是养的意思。方氏悫曰:“人生以百年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
人瑞之年,人瑞,常指年纪100岁以上的人。由于德高望重常受敬重。指的是人间的祥瑞。有典故称:“天瑞有五色云,人瑞有郑仁表。”这是《旧唐书》里讲的一段故事。因郑仁表年事甚高,喻称“人瑞”。中国明请小说《老残游记》里头的一个百岁以上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