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大复,信阳人,弘治进士,明代文人,曾官至提学副使。他与李梦阳主张文仿秦汉,诗宗盛唐,善攻古文辞,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并称“何李”。其诗取法汉唐,部分诗作颇有现实内容。著有《大复集》等38卷。《度蜈蚣关》着重描写蜈蚣关之险峻和过关之艰难。“绝壁人愁下”的岧峣惊险。“缘岩防转石,傍岸畏颓沙”更险。沿着山麓岩脚走,怕石头滚动;傍着路坎边行,又怕颓沙崩塌。一个“防”,一个“畏”,用得绝妙,典型丹霞地貌时隐时伏,纵横交错,白云空远,危崖耸立,云飞山动,令人惊心动魄。不是亲历其境者,怎可能写出如此生动、深刻的诗句?“蜈蚣关”其名虽不雅,危崖夹堑,境奇道险,行人视为畏途。但神秘莫测,勾人向往。诗人在描绘过关艰险的同时,用浓笔重彩畅述了“山行多雅兴”,“林叶垂朱实,溪藤落紫花”,“果熟收梨枣,蔬香煮蕨薇”“ 林鸟倦还”。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大自然的美妙,风景秀丽,山色空朦。成了一道亮丽的特色文化旅游风景线,是大自然恩赐对人类的爱和奉献。可以追溯古夜郎的神秘与神韵,纵观数千年演变。“山行多雅兴”,“开樽对佳客”雅兴出雅韵,雅兴出佳句,此所谓雅人深致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