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期间翁广居为运城解州关帝庙联:“圣德服中外,大节共山河不变; 英名振古今,精忠同日月常明”临汾尧庙联:“颂纪华封,多福多寿多男子;美观尧典,乃文乃武乃圣神”。太原明远楼:“秋色从西来,雁门紫塞 ;明月几时有 ,玉宇琼楼” 原山西副省长郑林题太原白鹤亭联:“一沟瓜蔓水,十里稻香风。”晋水在缺水的山西,显得尤为珍贵。古代山西由古唐国改名为晋,正是因水而名。晋祠即建于晋水之阳,因祭祀叔虞又名唐叔虞祠。宋代又于祠内西隅为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伟的圣母殿,殿前有联曰:“溉汾西千顷田,三分南七分北,浩浩同流,数十里淆之不浊;出瓮山一片石,冷于夏温于冬,渊渊有本,亿万年与世长清。”灵泉神庙佚名摘句联曰:“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山西关隘林立,古来兵家必争,关隘联亦多凝重萧索之气。如雁门关雄踞代县西北20公里处,为历代边关重地。现关城为明洪武年间建,万历年间复筑门楼。今存关门3座:小北门、西城门、东城门。小北门上横嵌“雁门关”石匾,并有著名古联一副:“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三边,汉时指幽、并、凉三州,后泛指边疆;九塞指古代的九个要塞,雁门即古“句注塞”。“曙色晴明,残星几点雁横塞;晨曦初朗,斜月孤伶门上关。”真如联文所曰:“莫愁前路无知己;西出阳关多故人”。 平定县城东北45公里处的娘子关原名苇泽关,坐落太行山中,为出入山西的著名关隘,相传唐太宗之妹平阳公主统领娘子军驻此设防,故名。明嘉靖二十二年(1542年)重修,有关门两座,宿将楼有联曰:“雄关百二谁为最,要路三千此并名。”“楼头古戍楼边寨,城外青山城下河。”平定旧关即故关,位于县城东47公里处,相传战国时建关,汉韩信加固,击败赵国后易名旧关,为晋冀要塞。有集宋名将韩琦诗句联为证:“古戍遗残堞,新耕入乱山。”随手撷来,深为山西名胜古迹楹联数量之丰、质量之高感到惊异和欣喜,颇有楹海拾珠之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