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展卷拜读张昌余先生公元2009年冬为“中国·成都首届森林文化旅游节”作《森林警世赋》。顿觉词新句雅,意深旨远, 让笔者为之震撼。他这篇赋极含丰富人文之内涵。全赋文风新颖,言辞警醒;铺张适度,张弛有致;典雅雍容,俪偶藻饰;引典精当,推陈出新;状物抒情,自然天成等美学特色,一反那种以宏大结构,华丽繁复,无以复加的铺陈和夸张手法,以一种精致整饬来达到学足以求其内,辞足以达其外的文学特点。
全赋又语言高雅,情感真挚,通篇对情和景、事与理的关系处理相当出色,崇尚绿色的心态由古到今,由远及近,由浅入深,小中见大。并告戒世人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为建设绿色生态家园作出贡献。“梳理浩浩荡荡之风云,为五洲倾洒绿雨;保持涓涓滴滴之水土,让四海翻涌碧波。共生共荣以成林,阻拦沙尘之害;相依相扶以列阵,抗击风暴之灾。”如‘吸碳吐氧,作“减排”之典范;调温消噪,是“降热”之先锋。’言之成理,崭新名词,昭然可见,充满时代气息。又如‘君不见:温室递增,海水与沙漠膨胀。君不闻:酸雨漫溢,冰川并雪原萎缩。’那些极通俗的词汇言之有理,在他笔下经过巧妙组合,自然成了美感十足的美文。再如‘无丰茂之森林,那得优越之生态?无恒久之植被,怎护幸运之生命?无葱茏之大地,孰能安逸之生存?无苍翠之原野,岂有快乐之生’。这里又加了四个排比句子,来加强语气达到铺张扬厉的目的。其中有两句是这样写的:残我者,亦自残也;毁我者,亦自毁也。切莫让生灵涂于炭,万勿使人类化为鳖。句句铿锵有力,无不展现着语言的魅力,提醒着世人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感当今环境之状况心惴惴而难安;想未来世界之景象,意惶惶而不宁”。“与其闹闹嚷嚷争议十日,未如真真切切种树一株。发表空空泛泛宣言千行,不及实实在在造林百亩”。 跃然纸上,洋洋千字,明晰了在保护森林文化与生态旅游可持续科学发展的人文理念。不作重彩铺陈,亦无精雕细琢,他运用叙事之笔,饱蘸深情之墨,抒发了刻骨铭心的怀念。虽看不到五色缤纷,却在平静的描述中荡漾着真挚的衷情。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面积最大、结构最复杂、初级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森林系统的生物量占陆地生态系统生物量的90%。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主体的森林具有涵养水源、改良土壤、防治荒漠化、改善大气质量和小气候等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联合国粮农组织前总干事指出:“森林即人类之前途,地球之平衡”。 半个世纪前,鲁迅先生说过一句非常深刻的话:“树林尽伐,水泽湮枯,将来的一滴水将和血液等价。”倘若我们的城市里的河流发黑发臭;排成长龙的汽车放出大量的废气;成片的绿地变成“石屎森林”那清脆的鸟叫消失的无影无踪,如果在这样下去,中国将继续平乏水资源,空气将变得愈来愈浑浊,上述的事情若不能遏制,人类将是破坏生态平衡之罪魁祸首!
1999年,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通过植树造解决两大心腹患。一是解决长江、黄河上游植被稀少,泥沙俱下,给我们国家带来的巨大水患。二是加大沙漠化和水旱灾害的根本措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取得了巨大成绩,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0.54亿公顷,蓄积量15.05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20世纪末,科学家又发出了更为严厉的警告:森林大量被毁已使人类生存的地球出现了比任何问题都要难以对付的生态危机。对这些警世之言,许多人至今仍不以为然。必须大力宣传避免战略失误。如果我们在肆无忌惮的破坏环境,大自然将给予我们严厉惩罚,那些特大洪水不知剥夺了多少人的生命。难道这不是最好的证明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