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叶公为了开发叶县东、西二陂灌溉农田,曾在自己办公室的墙壁上画了满墙施工水系图。一天,一位来访客人把墙壁上的水系图,当成了群龙起舞图,就毫不隐讳地说,人言叶公好龙,我看叶公并非真的好龙。叶公问:“此话怎讲?”客人回答说:“风从虎,云从龙。图中之龙不画云,故从得知。”叶公笑笑说:“我只想引龙出水,不求腾云驾雾。”客人问道:“何谓引龙出水?”叶公说:“凿渠引龙,龙就出水了。”客人又问道:“群龙真可以引出水吗?”叶公说:“少引则宜,多引则惧。”客人又问其中原因,叶公接着说:“引一龙而需工千额,需粮万斛,所以不可不慎重。”可见叶公所好之“龙”,是水利之龙;所怕之“龙”,是怕引水工程过分加重老百姓的负担。然而,由于以讹传讹的原因,到了战国时代,韩相申不害(约前385~前337)编造了一则《叶公好龙》的寓言,收在《申子》(已佚)一书。这则寓言经汉初刘向转录,得以广泛流传,遂使叶公蒙受不白之冤。为此,清人王士祺感叹道“地下子高应一笑,世间谁解好真龙。”在尊孔贬叶中,汉儒刘向就因此杜撰出《叶公好龙》的故事:“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拖尾于堂。叶公见之,奔而走之,失其魂魄,五色无主。于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从此,叶公背上黑锅,这则寓言的形成,并广为流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