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红旅频道>>作者专栏>>吴志民>>正文
观赏被誉为“滇中艺术极品!”“东方绝世稀有之美术!” 的古幢——参观昆明市博物馆(一)
来源:美篇
作者:吴志民
浏览次数:
2024-08-22 16:04:29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来到昆明,就听女儿说起:昆明市有一个传世之宝,市政府为此专门建造了一座博物馆,以供市民瞻仰。正在上初中的外孙女也十分感兴趣,于是我们特意改签了去大理的火车票,于8有13日上午参观了昆明市博物馆。

    位于昆明市拓东路南侧的昆明市博物馆内,有一座宽敞明亮的大厅,正中屹立着被誉为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珍品的宋代大理国经幢。因所在地为过去的地藏寺旧址,故名“地藏寺经幢”,俗称“古幢”。后来地藏寺倒塌,古幢长期埋没地下。1919年古幢从地藏寺废墟出土,即以其绝世的精美震惊中外,引起“中外人士奔走摩挲”,被誉为“东方绝世稀有之美术!”历史学家方国瑜教授评价古幢为“滇中艺术,此极品也!”

    在昆明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的高度重视下,经过3年的建设,于1997年9月29日建成开馆。

    前言

    素有"滇中艺术极品"之称的大理国地藏寺经幢佇立在这里,背靠金汁河,面朝昆明城,一望千年。

    在一代代昆明人的传说里,它是昆明城龙脉的守护者。在几百年香烟不绝的佛家禅林中,它是至刚至圣的无上法体。在无数追寻美的双眸前,它是独一无二的艺术杰作。

    大理国地藏寺经幢不仅仅是云南文物之冠,也是目前存世无数石刻经幢中雕造最为精美的一躯。它按佛家的理念,分为七层,由龙而天,层层上升,满雕诸佛菩萨、天王力士等三百尊,并分刻汉文、梵文的经咒和题记。这漫天神佛大者数尺,小不盈寸,繁而不乱,既合佛法仪轨,又生动传神,威仪万方。

    这是一千多年前大理国时期人们心目中的理想世界,诸天神龙,所有非人,乃至诸佛菩萨,均为人世消灾祈福,护佑苍生。

    诸般美好,止于至善。最不能言的石头,为我们传递了一千年的欢喜心,这就是艺术的力量。

    地藏寺经幢,幢体七级八面,由五段砂石组成,通高6.5米。基座是一个八方形的须弥座,再上是雕有天龙八部的鼓形幢基;每两条为一组,龙头相向,共戏一珠。第一层界石上刻有慈济大师段进全撰写的《敬造佛顶尊胜宝幢记》(即《造幢记》),记载了建幢的目的和经过。从记载可知,此幢是大理国布燮(宰官)袁豆光为已故昆明鄯阐候(最高军政长官)高明生超渡亡魂而建造的,歌颂了高明生的功德,也炫耀了袁豆光的政绩。第一层雕有身披甲胄、手持斧钺、脚踏鬼奴的四大天王像,在四大天王之间镌有古梵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第二层四角分雕四神及释迦座像;第三层雕佛像、菩萨和协侍。

    北龛雕三十六手观音一尊,观音宝冠华服,神态慈祥,三十六手各持不同法器环于身后。整座雕像仅仅刻在手掌大的石块上,实在令人惊叹不已;第四层雕大小不一的八尊坐佛;第五层雕灵鹫;第六层雕仿木结构的庑殿四座,每殿内供三世佛及佛弟子共五尊,极其精细,连庑殿檐下的古式斗拱都明晰地雕刻出来;第七层幢身为柱形,上雕小佛像;幢顶为莲瓣承托的圆球。全幢共雕佛教密部佛母、佛、菩萨及天龙八部像共300尊,大者1米有余,小者仅3厘米,神像造型确当,体态端庄;且刻工精细娴熟,采用圆刀技法,线条明快流畅,极富立体感。可谓匠技精绝,海内罕见。经幢是一座供养密教众神的曼荼罗,是研究云南古代佛教(密宗)艺术的宝贵实物资料。

    经幢石质为砂石,幢体分为基座、幢身和宝顶三个部分,总高6.7米,七级八面,由5段砂石榫卯连接,“传旧时幢上曾覆以阁,佛像雕刻悉施彩色”。经幢通体雕刻佛、菩萨、天龙八部及侍众等佛教造像共300尊。

    经幢基座之上界石顺时针依次刻有汉文铭文4篇,分别是《敬造佛顶尊胜宝幢记》《佛说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大日尊发愿》《发四弘誓愿》,共179列,1679字。经幢一层天王之间、四棱间顺时针方向自上而下旋转阴刻梵文《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及咒2000余言。

    经幢构思巧妙,布局严谨,造型生动,姿态各异,精美绝伦,是国内现存经幢中雕刻最为精美、造像最为丰富的一座,被史学巨擘方国瑜誉为“滇中艺术,此极品也",自古至今倍受人们推崇。

    又名大理国经幢。

    经幢呈塔形,高6.6米,通体白矿石制成,。。。。。。所有雕刻均刀痕道劲,造型精巧,被中外人士誉为滇中艺术之极品,也是研究大理国时期云南佛教艺术和地方历史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三日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幢在昆明金汁河畔原地藏寺旧址内。地藏寺始建于南宋,明宣德年间重修,清咸丰七年(1857年)寺毁,经幢被瓦砾和荒草湮没。1919年为有识之士发现,1923年昆明市政公所将地藏寺修治为古幢公园,幢立草地,护以铁栏,供游人观赏。古幢公园一度进驻了一些工厂。1987年昆明市人民政府第二十四次常务会议决定:“在古幢公园内建设昆明市博物馆”,搬迁公园原址内的工厂,加强对古幢的保护。1997年9月29日市博物馆一期设施正式落成并对外开放,而地藏寺经幢作为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纳入展厅开放,从而结束了经幢历经千年沧桑,保护不利的窘境。

    经幢的诞生离不开一部曾风靡全国的佛经典籍--《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此经系唐初输入的佛教密宗经典。记述的是佛为善住天子解除七返恶道之苦,而为其极力赞颂称扬此陀罗尼的威力神效,并且教授持诵此陀罗尼之法的故事。

    此经最大的特色就是可以兴修福业、涤除罪障、拔济众生于恶道,并且有免除恶道之苦(包括地狱、畜生、饿鬼与阿修罗)的神奇威力,并兼济生灵与亡者。

    另此经有“尘沾影覆”的功效,经文上说,如果有人能书写此陀罗尼,将它安置在高幢上,或高山,或楼上,或塔中,人若于上述处所见到此陀罗尼,或者与之相近;甚至只要其影映身,或者风吹陀罗尼幢上的灰尘落在身上,则此人所有的罪业皆可消除,而为诸佛所授记,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即“无上正等正觉")。

    造幢之年月,幢体与史料都无载。历代文献中最早对经幢有记载的,为明天启年间刘文征所著《滇志》,当时经幢被称作“梵字塔”“在府东地藏寺,相传梵僧封邪魅者,周遭皆梵字,上覆一阁。昔人拆其顶,有黑气直指而出,因封之如故”。

     "地藏寺”所在的位置,就是现今昆明市博物馆所在地,最早的记载见于《景泰云南图经志》,明万历李元阳的《云南通志》亦有记载:“地藏寺,宋末蜀僧永照、云悟建。”地藏寺于咸丰七年(1857年)毁于兵燹,加上当年昆明发生了特大的水灾,全城一片泽国。为防止各河道淤塞,每年的旱季都要疏挖河道淤泥,久而久之,地藏寺的废墟上,堆积如山的淤泥就把这座庞然大物掩埋了,昆明人也就逐渐淡忘了古幢的存在。一直到1919年金汁河河道清理淤泥的过程,经幢才又得以重见天日。

    在唐代,全国各大寺院都先后建起尊胜经幢,官僚、僧侣、社邑信众等纷纷发愿刻造,并由当时负有名望的文学家撰写赞、颂,书法名家为之书丹,刻石巧匠为之镌刻。诸如李白、独孤及、白居易、柳宗元等文学家都曾为尊胜经幢撰文,李商隐亦专门写有《佛顶赞》;书法方面则 另有徐浩、柳公权、胡季良、奚奖、牛僧孺、王奂之、于僧翰等名家。      

    就云南来说,汉晋年间已有郡县之学。唐代则是一批接着一批官贵子弟到成都学习儒家文化,少数优秀者还有机会到唐都长安就学。。。。。。。崇儒重道以行教化,是儒学重要的政治功能,也可见中原文化对云南的浸润。

    除此之外,经幢所刻尊胜咒与唐代汉传密僧善无畏所作咒相近,经幢上的《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正是汉传佛教所有《般若心经》译本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唐玄奘版本,也可以得知大理国与中原的文化交流之广泛。

    唐代由于《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的流传和风行,佛教徒开始建立石经幢,其风甚为炽盛。经幢,一般均为石刻六角柱体或八角柱体、四角形、圆柱形、鼓形则为少见。经幢一般分为三个部分一一基座、幢身和幢顶,除单层外,也常见多层幢。白居易在《如信大师功德幢记》就提及一座“六隅七层,上覆下承”的繁复经幢。

    经幢的高度从几十厘米到十几米不等。比如河北赵县的北宋陀罗尼经幢就高达18米。建置上可成对出现,亦可单独出现。

    经幢最常见的材质为石质,但也有铁经幢(湖南常德乾明寺的北宋经幢)和陶经幢(北京房山北郑村辽塔地宫和云南大理五台山遗址均有出土)。

    关于经幢这一形制的来源,学术界莫衷一是。佛经记载中看,经幢最初源于古印度纪念因陀罗(帝释天)所立的木柱,上覆华盖;从形制上来大概与北凉石塔、南北朝石柱、北朝迄唐代建上所流行的八角柱等有关;从意涵上来看,则又有丝织的幡、丝织的幢等源流;还有学者认为经幢不必有单一的源头,是中国本土的碑刻和古印度石艺术结合起来的产物;另外有学者认为“柱上刻佛像,柱旁刻佛名"的北京房山雷音洞千佛柱可能北凉石柱向唐代经幢过渡的产物。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走进“黄埔军校的摇篮”、“中国革命的熔炉”——云南陆军讲武堂(组图)
·下一篇:无
·走进“黄埔军校的摇篮”、“中国革命的熔炉”——云南陆军讲武堂(组图)
·炮击金门始末(之六)
·荣光尚在,薪火相传——看望慰问抗美援朝老战士(组图)
·炮击金门始末(之五)
·炮击金门始末(之四)
·炮击金门始末(之三)
·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参观大理总统兵马大元帅府(组图)
·“真没想到在如此边远的地区还有如此美丽的教堂!”——参观大理古城天主教堂
·“一眼万年”——访大理石空博物馆(组图)
·礼赞长征精神,弘扬长征文化——北京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男声举行《长征组歌》单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观赏被誉为“滇中艺术极品!”“东方绝世稀
中红网-李学光:王世江和他的“毛泽东纪念馆
在防修反修的实践中,毛主席真的没有设置“
胡懋仁:社会生产力越发展,就越需要壮大公
你是——致黄黎民
《易经》是研究变化规律之书(组图)
朱胜东、吴小草:漳州市首本!东山战斗烈士
特稿:漳州市首本!东山战斗烈士陵园获烈士
特稿:福建东山:第一网鱼获送军营(组图)
新疆乌鲁木齐青少年走进老兵故事馆,听参战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