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小时急袭
就在叶飞将军登机飞往北戴河的时候,台湾某军用机场,老态龙钟的蒋介石,也正由侍卫人员搀扶上机飞抵金门岛视察。座机内,蒋介石缄口不语,双眼紧闭,仰靠在软垫椅上;陪同的蒋经国吃着水果,侧身看着舷窗下的景致;空军司令周至柔正襟危坐,两只眼睛不时从蒋氏父子身上扫来扫去。
一下飞机,蒋介石拄着手杖,步履蹒跚来到前沿炮兵阵地。全体蒋军官兵肃立恭候,蒋介石挥一挥手,算是还礼。接着,便是那套“光复大陆”“与阵地共存亡即与国家共存亡”等陈词滥调。训话完毕,蒋介石煞有介事,要过高倍望远镜看起来,毕竟腿力不济,久站不住,侍从官连忙端过一张椅子,蒋介石一屁股坐了下去。待侍从官调节好望远镜的高低角度,蒋介石把双眼紧紧贴住镜筒,眺望着,眺望着。唉!一声长叹轻轻地吁出来,还能有几回这样近距离地眺望大陆呢?自己这双已微微颤抖的腿,还能踏上故土故地故乡吗?……蒋介石心里头好不凄楚。视察完毕,蒋介石下令金门蒋军继续向厦门一带发炮轰击,要周至柔增加飞机架次轰炸大陆东南沿海城市。似乎几发炮弹的出膛声震激了蒋介石的末梢神经,他竟下意识地丢掉手中拐杖,挺起胸趔趔趄趄跑了起来……
蒋军的狂轰滥炸,再一次激怒了福建前线军民。张翼翔将军向叶飞将军报告了前线情况。叶飞旋即报告了统帅部和毛泽东主席。毛泽东指示叶飞:随时准备炮击。叶飞拨通专线,向前线指挥部传达了这个指令。
北戴河叶飞将军住处,成了炮击临时指挥所。叶飞将军威严地站立着,等待庄严时刻的到来。是呀,等了、盼了这么多年,“报仇雪耻”的夙愿即将变为现实,要是能亲眼目睹炮击的场面该多好呀!炮击后,自己一定要赶上进军金门、踏上去金门岛的第一趟战船,要去祭奠9年前捐躯疆场的勇士们的忠魂。英烈们,让千万声炮响为你们致哀吧!
庄严的时刻到了——8月23日17时正,叶飞将军朝着早已接通的电话话筒,下达了炮击命令:“开始!”
几乎是同时,千里之外的厦门前线指挥部张翼翔将军向各炮群指挥员转达了炮击命令。
几乎是同时,前线各炮群指挥员发出了“一小时急袭”的命令。刹那间,几百门大炮发出震耳欲聋的呼啸,万发炮弹像倾盆大雨泼向金门岛上。顿时,金门陷入一片硝烟火海之中。猝不及防的蒋军,被密集的炮火炸得骨肉纷飞;前沿和纵深的表面工事顷刻化为乌有。
“打,狠狠打!”从前线指挥部,到各炮群指挥员,不断地发出命令。
炮火在延伸。炮弹在惩罚。窝了八、九年的气,伴随出膛的炮弹,呼啸而去,发泄着,发泄着。
金门蒋军司令部乱成一锅粥。司令官胡琏与美军总顾问蔡斯将军,刚欲走出地下指挥所那扇防弹门,猛然觉着地面在震动,炮弹在炸裂,赶紧缩回洞穴,向台湾呼救。
炮声震动了台湾。“国防部”紧急会议连夜召开。蒋介石亲自到会。他大发雷霆,骂空军司令“混蛋”,为什么不炸毁共军的炮阵地!骂美国政府袖手旁观,“屠牛士”导弹放着下蛋?骂叶飞狡猾,怎么偷偷集结了那么多炮群!机要员小姐悄然来到蒋介石跟前,递上一份刚刚收到的胡琏拍来的急电。蒋介石乜眼一看,光火地一撕两半,骂了声“饭桶!”
炮声震惊了艾森豪威尔。他正在台湾进行“友好访问”,原计划一周时间,未曾想才飞抵“自由世界”3天,就遇上了这“不愉快的事件”。他推辞蒋介石的盛情挽留,急急忙忙飞返白宫。专机上,艾森豪威尔焦燥不安,苦苦思索,百思不得其解:毛泽东此举用意何在?如此强大的炮火,简直与二次大战盟军攻克柏林相差无几!看来毛泽东要解放金门、解放台湾了。金门、马祖弹丸之地,离台湾远,补给线长,无更大的战略价值,可以让给毛泽东,而且早就告诫蒋介石放弃它,可这头秃驴死也不从。台湾,万不可丢,一丢,整个东南亚防御体系就动摇、瓦解了。不过,毛泽东果真要进军台湾,那么,我们美国是决不等闲视之的,那怕台湾成为韩战第二,也要决一死战。为了对付共军进军台湾,艾森豪威尔急调第6舰队的一半,由地中海转赴台湾海峡,还派遣为数众多的特种兵部队来“加强台湾防务”。
北戴河会议室,参加会议的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以及党中央其他领导,得悉美军第6舰队一半东来,中东局势相对缓和,他们都会心地笑了起来。
统帅部,进军金门的部署在组织实施。遵照毛泽东指示,叶飞将军在首次炮击后,飞返厦门前线实施指挥。
此时的金门港口,已被我强大炮火封锁,蒋军的补给运输通道一切两断。金门守敌的给养、弹药储备不足1个月,眼看即将人断炊、弹耗尽,急得胡琏团团转,一天连发几次电报,要求台湾补给。蒋介石当然不能见死不救,命令用军舰抢运。谁知,蒋军军舰开过来,距离码头远远的就挨了我军一顿炮火,根本靠不上码头。蒋介石想,毛泽东最讲和平,避免引起国际争端,不至于敢冒犯美国,于是请求美国军舰护航。美军第7舰队司令史枢密将军双肩一耸,“OK”一声,派出几艘舰艇护航。满载补给品的蒋军舰船,在前后左右美舰护航下,鬼鬼祟祟、躲躲闪闪驶近金门岛来了。
“打,还是不打?”前线各炮群指挥员纷纷打电话请示叶飞。
此事非同小可。叶飞想到在北戴河,毛泽东主席专门讲过避开美军的问题。他马上电告统帅部。毛泽东下了一道命令:“打。只准打蒋舰,不准美舰。”
“如果美舰向我们开炮怎么办?”叶飞问。
“美舰开炮,我不准还炮。”毛主席严厉地要求前线指挥部随时报告情况。
敌舰在全速开进。叶飞将指挥所移到前沿,不折不扣地执行着最高统帅的命令。各炮群指挥员不折不扣地执行着叶飞将军的命令。整个炮阵地,一片沉寂。沉寂得让人窒息。
这当儿,一艘敌舰已驶进港口准备卸货。再不开炮就晚了。各炮群指挥员再次请求开炮。叶飞心里急得直冒火,下令吧,万一打到美舰,就是违抗毛主席的命令;不打吧,让金门蒋军得到补给,也是不执行毛主席的命令。左右为难!“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忽然,叶飞的脑海里跳出这么一句话,“打!瞄准蒋舰打。”叶飞心一横,下令开炮。
奇迹出现了。一顿密集的炮火,炮弹像长了眼睛一样,准确地砸向那艘蒋舰。只见甲板上腾起冲天火光和浓烟。“击中了!”“下沉了!”观察所纷纷向指挥部报告。
叶飞听报,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护航的美舰原以为共军不敢开炮,趾高气扬,甚至连后主炮的炮衣也未卸掉。骤然而至的炮弹劈下来,吓得站在甲板上的官兵抱头鼠窜,赶紧钻进舱里去。一艘挨近那卸货蒋舰的美舰,赶快掉头脱离,另外几艘也赶忙朝台湾方向开溜。这一开溜,空出一大片海域,其余几艘蒋舰失却护航,孤单地暴露无遗。我军炮火一阵紧似一阵。蒋舰指挥官见美舰跑得远远的,连个屁也不放,连忙向台湾告急,请求护航。
“朋友呢?”台湾问。
“妈拉巴子!什么鸟朋友,全是混蛋,早他妈跑掉了。”蒋舰指挥官羞恼成怒,骂骂咧咧。“返航!”他向舰队下达撤退命令,“把给养统统扔到海里,全他妈喂鲨鱼!”
金门港口码头上,冒着挨炮危险前来抢运给养的一群蒋军官兵,见蒋舰返航,大声呼叫,骂起来。几个被激怒的士兵,端起冲锋枪,“哒哒哒——”朝着远去的舰屁股一阵猛扫。
金门岛上一片混乱。
十、国防部文告
蒋介石被炮击金门击昏了头,击红了眼。在美国支持下,他恼羞成怒,命令飞机、舰炮、岸炮向大陆狂轰滥炸。
北京统帅部,毛泽东主席三次下达指示给叶飞,命我前线炮兵部队,于9月1日、9月8日、9月13日,连续进行了大规模炮击。同时,我前线各部队也作好了进军金门的一切准备。
双方炮击在升级。
9月30曰,形势陡变。美国国务卿杜勒斯飞赴台湾,公开威逼蒋介石,要他下令从金门、马祖撤军。为此,蒋介石与杜勒斯大吵了一场,表示没有接受杜勒斯谈话的“义务”,要“与金门、马祖共亡。”
杜勒斯公然急不可耐地跳将出来,公然干涉中国内政,包藏美国政府企图搞掉蒋介石,寻找新的代理人,制造“台湾独立”的险恶用心。党中央、毛主席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针对美国这一阴谋,以及利用美蒋之间的矛盾,党中央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暂不解放金门、马祖,拖住美国,并争取蒋介石,等待条件成熟时,将台、澎、金、马“一锅端”。
统帅部把中央的这一最新决策及时通报了叶飞将军。叶飞简直难以转过弯来,进军金门,又待来日了!他似乎很不情愿地放下电话。
既然不解放金门了,这旷日持久的炮击如何收场?全世界都在关注。毛泽东有高明的一着,他提出发表国防部文告,并亲自起草。
10月6日.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受权发表《告台、澎、金、马同胞书》,建议同台湾当局“举行谈判,和平解决中国内政问题。”并宣布“从当日起,暂以7天为期,停止炮击,但必须以没有美国人护航为条件。”文告一发表,世界进步舆论立即作出积极适应。
10月25曰,我国防部又发表第二个文告,宣布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逢双日不打金门的飞机场、码头、海滩和船只,使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等岛屿上的同胞得到充分供应。”文告进一步指出:“中国人的事只能由中国人自己解决”“美国人强迫制造两个中国的伎俩,全国人民是绝对不容许其实现的。”
这两个文告的发表,有利有理有节,赢得世界舆论的支持和爱国同胞的拥护。炮击前线广大指战员听到这两个文告后,疑虑冰释。炮击金门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壮举,随之出现了“戏剧性”的结局:我炮兵逢单日打炮,蒋军遇双日还炮;我军打多远、打什么、打几发,蒋军也照葫芦画瓢。
……
炮弹,仍在呼啸着,越过海空,落向金门。但只要细听,毕竟稀疏、单调,甚至枯燥乏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