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6日上午,我们来到位于云南省大理古城的《统领兵马大元帅府》。
清咸丰六年(1856年),由杜文秀领导的以回族为主体的滇西各族人民反清起义军攻下大理,9月17日建立政权,9月25日在南校场筑坛,起义军各首领推举杜文秀为总统兵马大元帅。改提督府为元帅府,建有前殿、后殿两大院,设午门,筑天子台,立丹墀,并建有偏殿、南北花厅。设置有议事厅、军机处(白虎堂)、起居室、书房、侍卫室、储藏室等房舍,使其成为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落。杜文秀还撰写了楹联悬挂于大殿:"天生英雄扭转中原世界;地出豪杰戳破胡乾坤。"帅府四周筑有高墙,设城垛,皆砖石砌就,建筑格式仿皇城,故俗称"紫禁城"。
一、军门旧事
前言
大理市博物馆位于大理古城复兴路111号,馆址为清云南提督府旧址,俗称军门。清康熙三年(1664年)云提督驻扎大理,建云南提督府。清朝二百五十年间,载于册的五十四任云南提督在此办公,或驰骋疆场,或纵横捭|作为重要的地方军政大员对云南边疆的发展和巩固,国家统一和安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清咸丰六年(1856年)杜文秀领导的起义军攻占大府城后,将云南提督府改建为总统兵马大元帅府,同治十年(1872年)起义失败后恢复为云南提督府。民国时期后作为陆军步兵旅司令部、楚大师管区司令部等军事机关194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第七支队司部、政治部驻扎于此,指挥大理和平解放,后交由十四管理使用。1985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移交地方,建为大理市博物馆。1993年作为文秀帅府”被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作为“南提督府旧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理市物馆馆址历史悠久,发展脉络清晰,特以此展览梳理呈现馆历史沿革,阐释大理古城内重要历史文化遗存的内涵和价值。
绿营之制
清朝(1644~1911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顺治元年(1644年)在以八旗军为主力夺取政权统一中国之后,为弥补八旗兵力的不足,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招降明军、招募汉兵的措施增强全国军事力量。军队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单位建制,故称绿营兵。绿营以步兵为主,逐渐成为清军正规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和巩固的重要历史时期,绿营兵在云南的全面驻扎实现了清王朝对云南较全面、深入的控制,有力地促进了祖国西南边疆的稳固。
乾隆末期,云南绿营兵开始衰退,尤其是在咸丰同治年间被逐步瓦解,最终消亡。
清代沿袭明代镇戍制度,以绿营镇戍天下要害之地。
在中央,绿营兵由兵部管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决策、调遣。
在各直省,以总督为绿营最高长官,不设总督之省以巡抚为最高长官。
提督是直接管辖各省绿营的最高武官。
绿营兵在云南通过存城防守与汛塘分防,实现对云南从城镇到乡村、从内地到边疆、从平坝到山区的广泛控制,使清王朝对云南的统治较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全面、深入。
康熙三年(1664年),云南提督驻地由永昌(今保山)调移至滇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一大理,与驻镇云南省城昆明的云贵总督、云南巡抚相呼应,形成控制云南的两大核心。
云南提督的设置标志着清初云南绿营兵制基本形成。
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定吴三桂叛乱后,湖广提督桑格出任云南提督。
三藩之乱后重新任命云南总督、巡抚、提督,相应配备所统辖的绿营官兵,形成了云南提督的完整建制。
提督一职,“从一品,掌巩护疆陲,典领甲卒,节制镇、协、营、汛,课第殿最,以听于总督。”
一一《清史稿·职官志田·武职·提督等官条》“云南提督下设中、左、右三营,辖马战兵九百名、步战兵二千一百名、守兵九百名。”
--雍正《云南通志》卷十六上
云南提督别称军门、提台,衙署位于大理古城五华楼之南,明为分守金沧道署。清代二百五十年间,载于史册的五十四任云南提督在此办公,肩负着维持清政府在云南统治的重任,居中驭外,是实施“改土归流”的主要军事力量,对云南边疆的发展和巩固,国家的统一和安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康熙三年(1664年),建为云南提督府。康熙三十年(1691年),提督诺穆图重修。
咸丰六年(1856年),杜文秀起义时期改建为帅府.
同治十一年(1872年),起义失败后云南巡抚岑毓英将其恢复为提督府。
光绪元年(1875年),提督杨玉科、中军李景昌请款修葺。
光绪三年(1877年),提督胡中和请款增修。光绪七年(1881年),提督黄武贤继修。
--《新纂云南通志》卷四十四·地理考二十四
同治七年(1868年)杜文秀趁省城空虚举兵东征意欲夺取昆明,占领全滇,但因战术不当,包围昆明两年久攻不下。太平天国失败后起义形势急转直下,起义军退守大理,东征失利。同治十一年(1872年)云南提督杨玉科攻破大理城,杜文秀服毒,声势浩大的云南各族人民反清起义最终失败。
冯子材(1818 ~1903年),字南干,号萃亭,广东廉州府钦州沙尾村 (今属广西钦州沙尾村)人。咸丰元年(1851年)参加天地会起义军,后投清军,历任千总、副将、总兵、广西提督、贵州提督。光绪十一年(1885 年)临危受命出任前敌统帅,取得镇南关和谅山大捷,大壮军威。光绪十二年(1886 年)授云南提督,以疾未到任。
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冯子材奉调驻守镇江沉着应战。光绪二十二年 冯子材像 (1896年)任云南提督。
蒋宗汉 (1838~1903年),字炳堂,云南鹤庆人。咸丰六年(1856年),历任鹤庆把总、千总、守备、副将。同治九年(1870 年)升任参将。同治十一年(1872年)赏加总兵衔,两次获赏巴图鲁名号。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署贵州提督,旋调署云南提督。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改任贵州提督。任职期间关心桑梓,修书院、兴水利、办交通。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光绪下旨准许建专祠纪念,谥壮勤。
结语
历史建筑、历史遗存是一个城市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形成城市特色的基础条件,也是城市文化和地方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理市博物馆馆址集云南绿营兵最高军事指挥署云南提督府衙、杜文秀起义指挥中心、民国军事机关和领导大理和平解放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第七支队革命旧址于一体,是清代边疆制度、清代衙署规制和衙署建筑等级制度的综合产物,是大理和平解放的实物见证,也是大理古城内现存规模较大,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群落。清初迄今,这一历经岁月沧桑、刀光剑影的军事府署原貌虽有不少改变,但作为军事重地,云南提督府旧址的核心建筑得以较好的留存下来,成为国内难得一见,保存较为完善的提督府历史建筑遗存。
为加强地方历史的研究,厘清历史文化发展脉络、丰富历史建筑的文化内涵,谨以此展览作为努力讲好大理故事,让文物活起来的尝试和实践。希望能够提供更加全面的视角,正确看待历史,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献上绵薄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