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华阳镇,我们沿着县道“太(白)-洋(县)线”翻山越岭,到宝鸡市太白县黄柏塬乡皂角湾村看“红军标语纪念馆”。路边的标识被树枝树叶遮挡了一些,不太容易看到。

路边的标识牌《红军标语遗址》上写明:1935年,红二十五军在军长程子华的带领下,转战于此,打土豪、分田地,并在土豪许云开家祠堂墙壁上书写“春荒到财东富豪家里去分粮食吃!”的大幅标语,至今仍保存完好,成为珍贵的革命文化遗址。

1935年3月15日,红二十五军从华阳北上,翻越石板沟,进入今太白县的二郎坝、皂角湾等地。当地豪绅许云开及保长朱万德早已闻风逃入山林。红军进村即打开地主豪绅粮仓,把他们的粮食和衣物分给正在度春荒的穷苦村民们。村民们热情地为红军烧水、做饭,接伤病号住在自己家中,见部队多露宿于村街屋檐下和场院中,一些群众抱来柴禾为指战员生火取暖。
在路边的标识牌旁有小道通往一座民宅,即村中土豪许云开家的祠堂,门楣挂牌“红军标语纪念馆”。



这座祠堂里的墙壁上只有一幅写满墙壁的大字红军标语——“春荒到财东富豪家里去分粮食吃!”。真是实实在在的话!群众看了、听了一定记得住!

在这座祠堂里还陈列着《红军在太白活动的路线》图,图中显示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和红七十四师先后在太白县境内活动,其中,红二十五军三过黄柏塬皂角湾——1935年3月15日进村,16日离开;几天后,当进抵城固小河口时,发现已有敌重兵堵截,又获悉红四方面军已从陕南回师川北,因此全军又逆湑水河北返,经黄柏塬皂角湾、二郎坝翻石板沟,返回了华阳;7月,全军从沣峪口出发西进,于7月22日由周至县的辛口子兵分两路,一路由青岗砭、厚畛子、佛坪老县城顺石板沟到达皂角湾,另一路沿当年红四方面军西征路线经都督门,过核桃坪、黄柏塬、二郎坝,两路部队在皂角湾会合。
图中显示红七十四师在太白县境内坚持游击战争的活动范围相当大。

在这座祠堂里陈列的还有徐海东的生平简介、吴焕先的生平简介和程子华的生平简介。与路边的标识牌《红军标语遗址》上只写了军长程子华不同,展示的排序是副军长徐海东、军政委吴焕先、军长程子华。


我们向村民打听红二十五军军领导当年的房东向安根家,可惜没有结果。当年,军领导在向安根家住宿,给了向家四、五十个铜板,见向安根衣着单薄,又给了一件衣服。村民还告诉我们,当年有3名红军伤病员因伤病不能继续随队西征,留在了村里,他们后人的姓名都清清楚楚。
和皂角湾村紧靠着的就是二郎坝(如今是社区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都经过二郎坝。有资料说,当年多名红军伤病员留在了此地。确实,当年红二十五军第二二五团一营二连战士李定慈等多名红军伤病员留在了二郎坝,并在这里成家,李定慈直至1985年去世。

太白山以南的黄柏塬、二郎坝成为红二十五军开辟的根据地中的第三块之北部区域。
我们再继续沿“太-洋线”县道行驶,盘旋无数、上下坡反复,翻越了洋县和太白县间的分水岭(海拔达到1800米左右),到达小盆地中的太白县城。

经过太白县城,就到了汉中市留坝县江口镇。
1935年7月27日,红二十五军从华阳翻越山岭到达留坝县的江口镇河西村,击溃当地反动民团冯雨三部,并在此休整数天,中共鄂豫陕省委和军领导提出“迎接党中央”“迎接主力红军”的战斗口号,并对部队进行了整编。
快到江口镇河西村时,在国道G316旁,有“红二十五军纪念碑”。碑文记载:1935年7月25日,红二十五军到达江口镇整编,击溃了江口反动民团冯雨三部,激战中红军5人牺牲。红军在江口镇打土豪、分财产、建政权,扩大了鄂豫陕根据地。30日,红军离开江口北上,留中共党员任均益协助地方党组织工作,并策反冯部起义。1936年2月,袁昌禄、李培民、朱友文、李正华等起义失密被捕,红七十四师陈先瑞率部解救未果,击冯团、杀叛徒,几英烈被害。1946年8月16日,王震率359旅到江口,打恶霸、赈济穷人。
纪念碑的后方通往山坳,那可能是红二十五军与反动民团作战的红石崖战场。


我们走进江口镇河西村,就看见白墙上醒目的红军大标语,院墙里就是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罗家大院)。

由政府出资,罗家大院正在翻建,原来的三合院布局已经改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