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专题>>红色博览>>《人民画报》(中国国家画报)>>正文
新国博:回首已是百年身——专访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组图)
2012-08-07 10:53:58
作者:《人民画报》李舒亚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博物馆,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殿堂。文物是今人与古人对话的载体和证物。”(《人民画报》徐讯摄)

1921年7月9日,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成立,以国子监为馆址。(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1918年,国立历史博物馆搬到了端门,1926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新国博实行免费参观,平均每天参观人数达两三万。观众可以通过网站或电话预约,也可以在现场实名制取票。(《人民画报》万全摄)

精美的佛像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欣赏。(《人民画报》万全摄)

1962年,辽代佛宫寺释迦塔木雕模型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2012年,辽代佛宫寺释迦塔木雕模型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50年过去,展陈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画报》万全摄)

国博基本陈列之一“复兴之路”展现了170多年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一代又一代前赴后继的努力。(《人民画报》万全摄)

国博西大厅是观众进出国博的重要集散场所。大厅顶部使用了中国古代建筑中“藻井”的设计,起到了很好的装饰、采光、照明和通风等作用。(《人民画报》万全摄)

2011年4月18日,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黄振春陪同乌克兰总理、地区党书记尼古拉·阿扎罗夫参观。新国博开馆以来,已吸引了外国政要贵宾100多人次前来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2012年5月31日开展的“非洲雕刻艺术精品展”,将透露出原始朴拙的生命和自然之美的非洲雕刻艺术呈现在观众面前。(《人民画报》万全摄)

1965年陕西咸阳杨家湾长陵出土的汉墓兵马俑,由骑兵、弩兵、步兵等组成整齐雄壮的军阵。这些彩绘陶俑是中国最早发现的大规模兵马俑群。(《人民画报》万全摄)

.国博还集纳了剧场、报告厅、会议厅、数码影院等,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交流活动。(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从1912年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成立算起,中国的国家级博物馆已有百年历史。从2011年新国博开馆算起,中国国家博物馆(下称国博)则刚刚与观众见面一年多。如今,在这既旧且新的国博担任馆长的是吕章申,他在这个职位上已经工作了7年。
   
    在吕章申办公室的照片展示柜里,有他与社会各界人士的几十张合影陈列,画面中的吕章申总是一袭素雅盘扣的唐装。他说偏爱唐装是因为“走向复兴的中华民族应该有自信展示自己的文明和形象”。
   
    吕章申2005年就任国博馆长,纵观他的履历,似乎之前的工作经历都是在为这个职务积累经验。他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师从建筑大师吴良镛,所以能在2005年新国博改扩建搁置时临危受命;他担任过文化部计划财务司司长,所以擅长与发改委、财政部这些管钱管项目的部门打交道;他既做过文化部人事司的司长,也在文化部从前的合资公司东方艺术大厦希尔顿酒店做过副总经理,所以知道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中国美术馆8年副馆长的工作经历和对于传统书法的研习,让他具有艺术的眼界……
   
    吕章申到国博赴任时,国博只有6.5万平方米的面积,老百姓更习惯叫这里历博(中国历史博物馆)和革博(中国革命博物馆)。为了和17万平方米的人民大会堂对称以形成庄重的美感,原来的博物馆只能用主楼围起的巨大院子“充门面”。而今,2011年开馆的新国博拥有近20万平方米的面积,已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博物馆;120万件藏品、丰富的展陈、免费参观的政策每天平均吸引了两三万观众;随着国际著名的博物馆与新国博交流日益深入,很多中国观众闻名已久但从未亲见的外国展品走进国博,让中国观众一窥真容。
   
    6月19日,在国博内他的办公室中,吕章申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博物馆就是我们的“祖庙”
   
    人民画报:今年是“国博百年”,中国的国家级博物馆走过了百年历史,而同时,新国博与大家见面只有一年多的时间,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既旧且新的国家博物馆?为什么百年前,推翻封建帝制不久中国就要建立博物馆?又为什么百年中,国家始终不间断地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去建设国家博物馆?
   
    吕章申:2012年7月9日是国博建馆100周年,这100年,国博的步伐和国家的复兴是紧密相连的。1912年7月9日,辛亥革命成功不到一年,当时的教育部长蔡元培就建议建立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鲁迅先生捐了第一批文物并建议把馆址选在国子监,6年之后搬到了端门。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两处馆址。
   
    1958年,国家决定建设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建在天安门广场东侧,作为向建国十周年献礼的十大建筑之一。这可了不得,了不得在哪?当年搞天安门广场规划的时候,周总理咨询过梁思成先生,梁先生建议根据《周礼·考工记》中“左祖右社”的营造原则建设。如此看来,象征新中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政治殿堂人民大会堂就相当于我们的“社稷”,而博物馆就是我们的“祖庙”。让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遥相呼应,新中国就确立了国家博物馆的崇高地位。
   
    蔡元培时成立的国家博物馆是新文化运动一个成果,是国人眼界拓宽,向西方学习的一个表现,主要是从美育的角度,使大中小学生都能受到博物馆教育,所以博物馆规模不大。到了新中国,历博和革博成为十大建筑,很是辉煌,可见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把博物馆看得何等重要。人民大会堂因为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功能性要求,必须要有17万平方米,博物馆需要和人民大会堂对称。但是当时经济困难,博物馆实际只有6.5万平方米面积,四周围起来,里面都是空院子。直到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博物馆,新国博开始改扩建。
   
    改革开放那么多年,我们国家博物馆也要和国际接轨,历博、革博都关注历史,而国际上知名博物馆更多关注艺术。艺术在历史长河中是亮点,比如我们判断一级文物,都是从三个方面:一是历史性,要年代久远;二是科学性,如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体现了高超的铸造和冶炼技术,金属的配方也非常科学;三是艺术性,造型非常艺术。在这种情况下,改为国家博物馆,就不只关注历史,而是历史和艺术并重的综合性博物馆,我觉得这是党和国家在博物馆认知上有一个里程碑式的飞跃。
   
    人民画报:新国博改扩建的计划一出台就很受大家关注,您见证了改扩建的全过程,同时既是建筑师,又是书法家,能否从建筑和艺术的角度谈一谈对新国博的看法。
   
    吕章申:建立新的国家博物馆,原有的6.5万平方米就不够了,国务院决定要改扩建。2004年招标完成之后,发改委对中标方案不满意,但是中标的德国GMP建筑事务所又不知道该怎么改,于是建设就搁置了。
   
    2005年9月份,文化部党组决定调我过来,是觉得我是清华大学学建筑的,也搞过几次建筑。文化部那时的合资企业东方艺术大厦希尔顿酒店是我牵头盖起来的,中国美术馆的画库也是我主持建的。
   
    我到国博发现方案确实不够理想,设计者都是用西方的眼光做新国博。比如理念上他们突出个人,我们突出集体协作;新馆建筑风格要和旧馆对比,不协调;屋顶用金属,不庄重;中央大厅设计成2.4万平方米,太浪费了,现在新馆西大厅其实只有原来设计的三分之一,因为我们需要的是展厅。
   
    最后改定的新方案中,中国传统文化在里面起主导作用,传统文化是什么?第一是大气,国博追求四个相称:与我们的大国地位相称,与我们五千年文明相称,与今天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相称,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相称。这四个相称就是我们的追求方向。我们的大气不是一天形成的,是有传承的。第二是朴素、简洁,用了我们的木石等传统材料。建起来以后,建筑专家吴良镛等高度评价,老百姓也高度评价。开馆一年多,接待了党和国家领导人150多人次,外国政要贵宾100多人次,都是高度评价。成功之处就是建筑特性和我们的传统文化结合,和我们中国人的审美结合,再加上西方建筑设计的现代元素。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国宝“重生”记——探秘国博文物科技保护中心(组图)
·下一篇:陕西:用文化思考旅游(组图)
·袁隆平:用杂交水稻 战胜饥饿(组图)
·让历史烛照未来——南京大屠杀75周年祭(组图)
·王定国 百岁女红军的红色传奇(组图)
·攻坚克难避空谈 实干兴邦树新风(组图)
·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组图)
·十八大宣告未来中国发展方向(图)
·承前启后绘蓝图继往开来谱华章——党的十八大开启中国改革新征程(组图)
·甘肃:唤醒沉睡资源建设文化大省(组图)
·陕西:用文化思考旅游(组图)
·西哈努克的中国情缘(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将军胸怀 书写天下——鉴赏赵勇田珍藏的中国人
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耿仲琳: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十八大提出要重视“智库建设”
努力推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探索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
红色文化与中国梦
黎荣华: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特稿: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黎荣华:永远的老兵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