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器物修复室,工作人员正在修复一件受损的青铜文物。(《人民画报》万全摄)
在文物保护实验室内,工作人员利用仪器对文物进行分析检测。(《人民画报》万全摄)
1953年出土的辽代带饰由于被锈蚀覆盖(左),一直被当做参考品闲置于库房,2001年先经过x光探伤(中),然后进行保护处理后,露出了精美的错金银图案(右)。(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供图)
唐代鎏金铜天王像出土时整个塑像被青铜锈蚀完全覆盖(左),经过保护处理后,恢复了它流光溢彩的本来面目(右)。(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提供)
从残破不全到完好如初,文物修复令文物“重生”。(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供图)
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历史和古老文明的厚重气息扑面而来。但当观者陶醉于一件件精美的文物时却很少会想到,几乎每件文物从被发掘到走入博物馆,都要经历一次极其复杂和系统的“美容”,才能最大程度地将“真容”呈现给观者。国博百年之际,本刊记者走进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探秘文物修复、科技保护的神秘过程。 为文物“治病” 和国博位于天安门东侧的“显眼”位置相比,它的文物科技保护中心有些难找。当记者站在丰台区南苑乡石榴庄一栋普通的五层楼房前,一时很难把其与充满神秘的文物修复联系在一起。但大门口一辆车身上写着“国际珍品货运”的货车却提醒着我们,这里应该就是我们的目的地了。 在国家博物馆设置了环境监测工作室,对文物展示环境的温湿度变化进行监测。保护中心通过技术分析,对可能出现的文物损害倾向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性保护。 据国博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主任潘路介绍,现在的中心大楼建于2006年,在国家博物馆新馆改扩建工程建设期间,这里曾作为文物的周转库房。国博新馆建成后,这里是国博文物保护、修复和科研的办公实验场所。 文物科技保护中心的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文物修整室,历经60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国内一流、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物保护、修复、科研、国际学术交流和文物保护教学中心,在金属文物保护研究、修复复制、环境监测与监控、文献复制等方面具有领头羊的影响作用。目前中心设置了4个独立科室:文物保护实验室、器物修复室、书画修复室和文献复制室。 由于年代的久远或存放条件的改变,文物都经受着不同程度的破坏或损害:金属文物锈蚀、陶瓷文物破碎、木器干裂、丝织品腐朽……这些损害不仅改变了文物的原貌,甚至危及文物的生命。而文物保护就是让文物的生命继续延续。 “由于出土文物状况不稳定,我们中心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给文物‘治病’,防止文物进一步被腐蚀损坏。”潘路介绍说。来到保护中心“治病”的文物很多,不仅有国博馆藏文物,还有地方博物馆及其他文物机构待修复的文物。它们在这里都得到了专业的“照料”。 在器物修复室,电钻声、药水味、随处可见的各种工具,一批来自地方博物馆的青铜器正在接受“美容”。这批青铜器文物有的锈迹斑斑,已经看不清上面的花纹,有的则残缺破碎,已经无从去想象其本来的形状。工作人员要尽力去除器物表面的锈迹,尽可能去复原其原有形态。 文物保护实验室里,工作人员正在对一批文物进行展出前的保护性处理。这批文物是原中国友谊博物馆的藏品,都是各国领导人送给中国的国礼。为了迎接2012年8月份的展览,保护中心对其进行清洗和保护,确保其以最佳状态迎接参观。 在书画修复室,年轻的文保工作者在老一辈指导下,认真的对书画文物进行修复和装裱。 对文物的修复工作,中国古已有之。虽然目前社会上对于装裱、文献复制等已经可以采用机器“批量”操作,但在保护中心,工作人员采用的大多还是传统的修复方法。虽然没有机器操作快,但效果更好,对文物的损害更小,更有利于文物的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