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于丹聊天,犹如出席一场语言盛宴。她自然地在言谈中举重若轻地引用庄子、孔子的语录,用她情感充沛的语言进行阐释和讲述,让那些离我们遥远的古老智慧在现今世界重新绽放光彩。通过她的讲述,让古代的智者穿越时空,与现今的读者做了一场别具一格的沟通,今天的于丹也正在将她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解读传播到世界各地。
六年前,于丹因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论语》而一炮而红。每每在镜头前,她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全新品悟娓娓道来,因此而被一些媒体称为“学术超女”。
于丹近影(《人民画报》吴亮摄影)
于丹与台湾学生们在一起(《人民画报》拱照)
于丹在俄罗斯出席论坛(《人民画报》拱照)
不可否认的是,于丹的解读让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圣贤走近了普罗大众的生活,也让《论语》、《庄子》这些高深莫测的经典著作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她的著作《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在全世界以23种文字出版,这也让她成为了近年来唯一一个单部作品销量超过千万册的作者。
约访于丹并不容易,如今的她有着无数的光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影视传媒系主任、央视《东方时空》、《艺术人生》等50个电视栏目的策划……近几年,她一直在世界各地讲学,致力于普及、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不过,等到她一落座开始畅谈中国文化时,又让人觉得一切等待都值得。 落座之后,于丹首先讲起了自己与《人民画报》的一段往事……
影像,记录并解读历史
人民画报:听说你从小就对《人民画报》很有感情,还发生过一段小故事?
于丹:在我少年时代,《人民画报》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记得我九岁那年,在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有一天妈妈下班来探视我,过了探视时间不能进病房,便托护士递进来一个小纸盒,纸盒里装满了家常扎头发的小花发卡和一些女孩子的零碎小玩意儿,盒子上糊了一张维吾尔族小姑娘的画,是妈妈精心剪下来的《人民画报》的封面。这个盒子带给我深刻的印象,让我这个第一次离开家人的小小孩童,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感受到温暖。
那时,中国并没有太多的阅读出版物,我通过《人民画报》了解到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第一次看到内蒙古的那达慕大会,是在《人民画报》。第一次看到新疆歌舞,还是在《人民画报》。对我来说,《人民画报》就像是打开了一扇新鲜的窗户,让人看到了更多不一样的风景。
于丹在瑞典接受采访(《人民画报》拱照)
于丹与星云大师赏壶(《人民画报》拱照)
2011年10月,于丹应邀参加第三届新西兰读书文化节,并担任文化大使(《人民画影》-吴亮-报摄)
同时,我也从画报上看到英雄榜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那些大哥哥大姐姐去广阔天地大有所为。看见画报图片里的铁姑娘们,都梳着硬刷刷的大辫子,炼钢工人围着白毛巾。还有革命现代样板戏里,《林海雪原》里的杨子荣威虎山上潇洒英雄,《红灯记》里的李铁梅提篮小卖……一想起那个年代,脑海里就浮现出永恒的经典形象。这些印象都和《人民画报》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人民画报:你的身份很多,是传媒学院的副院长,也一直主攻传播领域。进入新世纪之后,各种传媒手段日新月异,然而回首当下社会时,脑海里往往是一片绚烂的流光溢彩,却缺少你提到的《人民画报》封面那样的经典形象。你如何看待影像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