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石激起千层浪,《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被定为延安整风教材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在《解放》周刊公开发表之后,在全党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得到很高评价,像毛泽东同志所预料的那样,刘少奇同志的这篇文章,在党政军各方面的人员中,受到热烈欢迎。中共中央机关和边区政府迅速组织学习。“共产党员修养”这一命题的提出和论述是这样的新颖,这样的切中时弊,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这方面的经验教训,也精辟地论述了每个共产党员应该加强自己的思想修养、理论修养和党性锻炼,以便有效地为党的事业奋斗,使延安的共产党员精神为之一震。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在延安受到热捧,成为根据地党员必读文献之一。1942年延安整风期间,《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又被中央规定为22个干部必读材料之一收入《整风文献》,成了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的思想武器。它不仅重新教育和训练了党内经过长期斗争保留下来的一批老干部,而且还教育和训练了抗战初期入党的大批新党员。后来很多经历延安整风的老同志都对这次学习教育活动记忆犹新,说它不仅教育了一代人,更是影响了几代人。
在整风前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有不少党员认为自己苦大仇深,热爱党,主观上要革命,就是有党性。当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不符合,犯了错误,便以自己的出发点是好的,心是好的来原谅自己,要求别人也以此来原谅他。这样,就使一些党员的思想觉悟长期停留在朴素的阶级感情水平上,不能尽快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由自发性上升到自觉性高度。学习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许多党员不再满足于有个良好的主观愿望,而是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延安整风中,《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与毛泽东的有关党建著作一起,被全党公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代表作,毛泽东称“他讲‘修养’,我讲‘整风’,意思是一样的”。 当时在延安的新老干部人手一册《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大家认真学习,常用它对照检查自己。经过延安整风的大学习、大讨论,全党在思想上理论上达到空前统一,为创造性地贯彻党的正确路线、夺取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出版创历史记录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于1939年在《解放》周刊发表后,许多读者纷纷来信要求出单行本。1939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应广大读者的要求,由延安新华书店首次出版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单行本,之后又连续再版三次。敌后各抗日根据地也先后转载和印刷了单行本。河南中原局印刷厂最早开机印刷《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并以最快的速度向中原地区各级党组织分发到党员干部手中,作为党课教材阅读,使之成为广大党员进行党性锻炼和修养的流行读本。
1949年8月,在全国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之时,刘少奇在筹建开国大典的百忙之中,又对《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作了修订和校正,从解放出版社在北平出版修订后的第一版,到1952年共发行70万册,与1951年10月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一次发行量相当。对教育党员干部在“进城后”怎样坚决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巩固胜利成果和帮助大批新学员成长,产生了积极作用。1962年经刘少奇同志再次校阅和补充,将原来的两部分调整为九节,在《红旗》杂志第十五、十六期合刊上重新发表。同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再版《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到年底,该书在全国发行近500万册。1980年3月,中共中央在《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中号召全党学习《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人民出版社重新出版。1981年出版的《刘少奇选集》和1991年出版的《刘少奇论党的建设》文集中均收入《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从新中国成立到2008年,人民出版社、新知上海三联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等先后27次再版或登载《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并将其翻译成英文、日文、捷文、荷文、西班牙文等多种译本,先后在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出版发行总量达到2089万册,它的影响力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西方学者称为“东方圣经”。 70多年来,《论共产党的修养》在国内外、党内外广泛传播,成为各个时期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科书。
三、在继往开来的新形势下,《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熠熠生辉
刘少奇为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党,为巩固和发展党的队伍付出了毕生精力。他对党的建设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有重要建树,特别是他的关于党员修养的理论,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毛泽东建党思想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而且也教育和影响了几代共产党人。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在改革开放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矛盾,中国共产党及其每一个党员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只有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永远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消极腐败现象对党的肌体的侵蚀,“在各种艰难困苦的境遇中,去锻炼自己,总结实践经验,加紧自己的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能力”,才能完成历史上的空前未有的改造世界的“大任”。
1、重读《论共产党的修养》,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需要
思想理论建设是指党在执政条件下,仍然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武装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用无产阶级思想战胜非无产阶级思想,保证党的思想路线的坚定性和正确性。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阐明党的建设必须把思想建设摆在首位,这是由共产党的性质所决定的。 从思想上建党,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是刘少奇所概括的“毛泽东建党路线” 的重要内容。共产党员修养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无产阶级思想意识的修养。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应从加强共产党员的思想意识修养做起。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说:“毛泽东同志经常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修养的极大重要性。他说:‘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现在列宁说过的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然而,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列宁说:“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所以刘少奇指出:“共产党员必须使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同思想意识的修养和锻炼,这两者密切地联系起来,决不应该使两者分割开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就是加强党的理论修养。
刘少奇一贯认为,中国共产党“有一极大的弱点,这个弱点,就是党在思想上的准备、理论上的修养是不够的,是比较幼稚的”这一缺陷,使我们党在革命运动的指导上发生了错误,这是“在过去历史上我们最吃亏的地方”。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尽快提高理论水平,把握马列主义的原理和方法。如果党员不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不用马列主义指导自己的行动,“就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在革命斗争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就有迷失方向、背离无产阶级革命立场的危险”。
没有先进理论武装的党,不可能是先进的党;没有先进理论武装的共产党员,不可能发挥先锋战士的作用。马列主义的理论修养,是共产党员修养的最重要内容。党要保持先进性,就必须不断加强理论建设,加强党员的理论修养。当今世界纷繁复杂,来自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自然界的挑战接连不断,我们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执政环境,对我们党应对复杂局面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论思考能够使人们迅速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作为党员干部,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担当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就必须增强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尽快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现阶段加强思想理论修养,就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只有在加强理论学习和创新的过程中,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地处理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而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2、重读《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增强党性、端正党风的需要
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它给我们党的肌体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也带来了一些阵痛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使一部分党员党性观念淡薄、理想信念动摇、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膨胀;在一部分党员干部中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等歪风邪气盛行;以权谋私、贪污腐化等现象滋长。因此,增强党性、端正党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已成为党的自身建设的当务之急。
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他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行动指南,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严明的组织纪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实事求是的态度;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每个共产党员都应按照党性要求,加强自身修养,使自己成为中国共产党党性的生动体现者。刘少奇认为“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者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就是无产者本质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因此,每个党员都必须用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优良特性来改造自己。使自己具备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及其一切优良品质和美德。这一改造过程就是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也就是把党的性质、目标、宗旨、作风、纪律和道德内化为自身素质的过程。只有按照党性要求,不断锤炼自己,才能够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出共产党员的本色。一代伟人刘少奇在生命垂危之时对亲人说:“我死了以后,把我的骨灰撒在大海里,象恩格斯一样,大海连着五大洋,我要看着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在文化大革命受到残酷迫害的时候,刘少奇给亲人们的临终遗言是:“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这就是一名光明磊落的共产党人的执着追求和高风亮节。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把自己看作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他坚守信念,把自己光辉的一生和执着的爱献给了中国人民。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等许许多多共产党员以其高尚的言行体现了纯洁的党性,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特性。在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郑重地向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出了“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要求。中纪委十七届三次会议上,胡锦涛再次强调“要把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把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党性修养,是推动科学发展、肩负执政使命的需要。
党风是党和广大党员在实际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态度与风格。党风从根本上是取决于党的性质及其世界观,但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陈云曾指出: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刘少奇认为,端正党风建设的关键是提高党员的素质,因为党是由党员组成的,党员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党的性质和战斗力。只有党员的素质、党员的党性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搞好党风建设。在现阶段,社会风气存在着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的一面,为了促进社会风气进步,必须建设好党风,因为党风是社会风向标,党风直接影响社会风气,并对社会风气起着导向作用。倘若党风不正,党员各行其是,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只有端正党风,才能转变社会风气。
执政党的党风实质上就是“权风”,它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江泽民同志在建党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作为共产党员,要有好的思想作风:实事求是,光明磊落,不弄虚作假,坚决反对官僚主义、教条主义;要有好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开拓进取,追求实效,不搞花架子和形式主义;要有好的生活作风:求真务实,言行一致,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只有充分认识加强作风修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才能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努力改造主观世界,把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以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人格力量影响群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