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2日, 湖北省荆门市领导同志参加“纪念邓家泰将军百年诞辰活动”,并与邓家泰将军亲属合影留念。左起:荆门市委秘书长周友坤、邓京玲、邓冬元、荆门市委书记万勇、陶家芳、原荆门市委书记朱同炳、邓秋林、邓冬玲、荆门市副市长郑中华、荆门市掇刀区委书记吕义斌。
中红网湖北荆门2014年10月17日电(赵朋洋)2014年10月11日至13日,在邓家泰将军的家乡湖北省荆门市举行了“纪念邓家泰将军百年诞辰活动”。此次纪念活动经湖北省政府庆典办公室批准,由当地政府精心安排组织实施。活动内容:1.召开邓家泰将军纪念座谈会。2. 邓家泰将军家属向龙泉中学和麻城小学赠送新出版的《邓家泰将军》一书,并参观龙泉中学和麻城小学邓家泰将军事迹陈列室。3. 参观邓家泰将军旧居,祭奠名人陵园邓将军墓。4. 瞻仰湖北洪湖的湘鄂西革命纪念馆。整个纪念活动时间紧凑,庄重有序。参加纪念活动的有湖北省荆门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军分区、武装部的领导同志,邓家泰将军的子女和亲属,曾在邓家泰将军身边工作过的同志,以及亲朋好友、社会各界人士。
邓家泰(1914.10.12—2003.1),1931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军师、军政治部宣传员,军团司令部文书。参加了瓦庙集、龙家寨、板栗园、陈家河、忠堡等战斗及湘鄂川黔根据地反“围剿”斗争。 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八旅司令部通信股长,大青山骑兵支队作战科长,塞北军分区参谋长,绥蒙军区副参谋长,参加了五寨战斗和百团大战以及反扫荡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第三纵队副参谋长,第一野战军第三军参谋长,参加了汾孝、榆林、沙家店、宜瓦、洛川、洛白公路、荔北和扶眉、解放兰州等战役战斗。参与组建了八路军大青山骑兵支队。全国解放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副参谋长、参谋长、副司令员。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他文武兼备,刚正不阿,机智勇敢,多谋善断。是我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从军队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以后,又被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律委员会委员。并被聘为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他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 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荆门人民的骄傲——邓家泰将军
(荆门市委书记 万勇)
丹心昭日月,风范励后人。今年是荆门籍将军邓家泰诞辰100周年。在这特殊的日子,作为将军的家乡人,我们深深地怀念他。我们深切缅怀他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国家和军队建设建立的不朽功勋,追思和学习他对党、对国家矢志不渝的忠诚,为国家、为人民、为军队不懈奋斗的崇高品质和献身精神。
邓家泰将军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原装甲兵副司令员,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法律委员会委员。邓家泰是共和国将星方阵里的开国将军,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邓家泰将军是荆门人民的杰出代表。将军祖籍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麻城镇邓家冲,祖上是尚武之家,也是举人之家。他的父亲邓永楷追随孙中山,信仰三民主义,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义士。1914年10月12日(农历甲寅年8月23日),邓家泰诞生在一个叫斗笠营的辛亥革命军军营。生为军人之后,注定要比别人承受更多的磨砺和苦难。1917年,他的父亲身染沉疴,卧床不起,不久病逝。父亲去世后,邓家泰与母亲和几个姐妹回到了家乡邓家冲,靠几亩薄田为生。苦难的境遇,让邓家泰领受了人生的艰辛,也磨炼出坚强的性格。他从小就帮母亲挑起生活的重担。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他休学一年,在家种地,扶犁使耙,插秧锄禾,样样能干。在家种地期间,他积极参加乡里农运活动,在宣传发动群众的同时,也结识了许多进步人士。乡亲们发现这个后生是个可塑之才,纷纷解囊相助,支持他继续求学。在亲友们的帮助下,他又一次走进学堂,考入湖北省立龙泉中学(今第十四中学)读书。
龙泉中学是知识的殿堂,也是荆门革命的策源地、摇篮。邓家泰一入学,就感到这个学校是学生追求进步、向往革命的火炉,有一种蓬勃向上的氛围。特别是数学老师刘继汉(中共党员,曾任荆门县委书记、红七师政治部主任)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刘继汉老师时常对学生们讲帝国主义强加给我国的不平等条约,讲一些时事政治。邓家泰特别爱听,下课后常和同学一起议论,感到世道太不公,一定要改变它。刘继汉老师发现邓家泰思想比较上进,就有意培养他,时常给他讲有关红军的故事。
1931年春,红三军第八师二十二团团长许光达率部攻占荆门,邓家泰参加红军。在红色的队伍里,他当战士,勇于冲锋陷阵,与敌军拼杀,英勇无畏;当干部,机智果敢,常常临危受命,凯旋复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忍饥挨饿,爬冰卧雪,转战各地,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抗日战争初期,他在风雪大青山地区坚持游击战长达5年之久,并参与创建八路军大青山骑兵支队,多次粉碎敌军的“扫荡”。解放战争时期,他奋战在黄土高原,历任纵队副参谋长、军参谋长,多谋善断,出奇制胜,打得国民党军丢盔弃甲,为解放大西北建立了功勋。全国解放后,他先后任装甲兵副参谋长、参谋长、副司令员,主管装甲兵作战和训练工作。为加强装甲兵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他不辞辛劳,勤勉工作,负责编写制定装甲兵训练计划、训练大纲和装甲兵战斗条例,经常深入部队和院校,科学指导训练和教学,为建设中国自己强大的装甲兵作出了贡献。“文化大革命”期间,邓家泰将军被下放到安徽生产建设兵团任副司令员,主管农业生产。他坚定信仰,忍辱负重,与兵团领导一起排除干扰,为稳定部队建立了新的功勋。晚年,他身在人大,心系百姓,关心国计民生,关心部队建设,热心公益事业,余热生辉,深受人们敬重和爱戴。邓家泰将军和陈士榘上将一样,都是共和国的开国将军,有着相似的身世和经历,是荆门这块热土上成长起来的优秀男儿,荆门人民特别引以为豪。
邓家泰将军非常热爱养育自己的故乡,爱故乡的山水,爱家乡的乡亲,经常为家乡的发展建言献策。在荆门各界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他的家人带头捐资创办了“邓家泰青少年教育促进会”,以奖学金的形式激励家乡青少年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他时刻关注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每一点进步、每一点变化而高兴,希望家乡越来越好。家乡人民也很厚爱他,他参加红军后,尽管乡亲们都知道他去了哪里,但都心照不宣,没有暴露他家的红军家属身份。他走后,家里留下老母和几个姐妹,势单力薄,面临生活的压力和各方黑恶势力的欺凌,乡亲们千方百计保护她们,为她们遮风挡雨,帮助度过难关。邓家泰将军去世后,荆门父老乡亲十分悲痛,荆门市委、市政府和群众为他在荆门修了墓、刻了碑,迎回他的骨灰,让他魂归故土,永远和乡亲们在一起。
我一直生活工作在荆楚大地,从小就听老人讲贺龙等红军将领如何创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和洪湖苏区,讲红军如何与敌军英勇拼杀的事迹,对老红军、老革命有着特别的感情。到荆门工作后,也常听到人们传颂陈士榘、邓家泰等一些开国将军的大德大爱和奇闻趣事。能在邓家泰将军故里工作,为将军家乡的建设发展出一份力,我感到格外荣幸。我们将以老将军为榜样,学习老将军的好思想、好品德、好作风,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扎实工作,加快荆门建设和发展,用造福人民的实际行动,告慰邓家泰将军。
永远的父亲 永远的怀念
(邓冬元、邓冬玲、邓东明、邓秋林、邓京玲)
父亲转瞬间离开我们已经10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时常浮现在我们眼前。其往事仿佛历历在目,父爱远去,留下的是永远的记忆,还有永远的怀念。
今年是我们慈爱的父亲诞辰100周年,作为他十分钟爱的几个子女,我们深深的怀念他。
父亲永远是一个战士,一个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父亲出生在武汉汉口的一个军营,生为辛亥革命军人之后,注定要与军人结缘,同时要经受更多的磨砺和考验。爷爷英年早逝,是奶奶含辛茹苦将他培养成人。他生在比较富有的家庭,也有比较优越的生活。但他在上中学时却投笔从戎参加了红军,去为穷人打天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父亲有战士的情怀,战士的品格。在长达7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经历了诸多风雨坎坷,无论是长征中的缺衣少食,昼夜行军打仗,艰苦的生活环境,还是文革中极左思潮的迫害,父亲始终以对党对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坚定的拥护党,拥护革命事业。
父亲永远保持着战士本色。在长期的革命斗争生涯中父亲养成了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日常生活中饮食标准从不奢侈,逢年过节吃一次烤鸭对他来讲就是很高的标准了。父亲去世后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很多衣物尤其是衬衣、睡衣、毛衣等都有补丁的痕迹,唯一的西服也只是出国及外事活动时穿一穿。实在难以想象,像他那样的高级干部穿着的衣物竟是如此朴素。粗茶淡饭,布衣草鞋是父亲的真实写照。在大院里上至军师级干部,下到清洁工,厨师等都平等相待,丝毫没有大官的架子,真正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平易近人。父亲虽然离我们而去,但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却能够享用一辈子。
父亲永远是一个工作狂。父亲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时,学习非常刻苦认真,几乎家里的事大概安排一下就不管了。当时爸爸的学习成绩很好,考试总是名列前茅,我们后来无意中看到过他的成绩册,全是高分,评语也很好。
父亲的工作一直是那么忙,尤其是到装甲兵工作以后,那时我们也都上学了,多少都知道一些事了。爸爸无论平时和周末,无论上班还是在家,他总是忙忙碌碌,别说和我们玩了,就是和我们说话的机会都很少。每天他起的很早,睡的很晚,我们总看到他在家趴在桌子上看文件,写东西,或者找单位的人谈工作。繁重的工作导致他患上失眠症,以致每晚不服用安眠药即不能入睡。那时他还经常出差,跟他出过差的叔叔们以后常跟我们说,你爸爸对工作可真是兢兢业业,到哪里办事去了就办,今天能办的绝不拖到明天,办完事绝不停留、转转,今天能走了绝不拖到明天,大家都感到比较累。有时在家里闲下来,他总是在屋里走来走去,坐立不安,唉声叹气,有时甚至急的吃不下睡不着,妈妈说他这是忙惯了,闲下来还不习惯了,就像要生病一样。长期担任各级司令部领导工作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作风,直到后来到全国人大工作参加会议等活动从来没有迟到过。在我们的印象里,父亲从不知道什么叫享受,只有不停的工作,工作。
父亲是一座永远的大山,他对我们的爱是那样厚重、深沉,还有细腻。冬元小时候有一次患“肺炎”险些送了命。当时就是发高烧、哭闹、不吃也不喝,那时的药品很紧张,尤其是消炎药更珍贵,爸爸当时在前方得知这一消息后,从缴获敌人的战利品中找到了一点儿“磺胺”的消炎药捎回来。解放后,冬元在兰州上幼儿园,父亲到兰州出差时,只要有时间,总不忘到幼儿园去看望冬元,还陪她一起照相。他爱我们,有时心比母亲还细,记得冬玲在安徽当兵时,父亲下部队顺路去看她。除给冬玲买了个“熊猫牌”小半导体,还买了一件带尼龙花边的夏布白衬衫。冬玲回家讲给妈妈听,妈妈说你爸想的比我还细心周到哩。
父亲是一位慈父,也是一位严师。从小就要求我们不能随便坐公家派给他的车,不能搞特殊化。我们家几个孩子上学不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都是自己走,路远就挤公共汽车。
他要求我们平时也要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作风。我们5个子女先后入伍,在各个地方当兵,每当我们回到家里,父亲总要详细的询问我们的工作学习情况。特别关注我们能不能遵守纪律、尊重领导、团结工农家庭出身的同志,对这些方面他总是十分注意,严格要求,不允许我们有一丝一毫地“越位”。1977年底,父亲奉命调北京军委装甲兵任副司令员。军委派出飞机接他到北京报到。秋林当时正好在家休假,就想乘机体验一下坐飞机的滋味,考虑到向父亲提出肯定不能答应,即在送机时趁他不注意,悄悄溜上飞机,但父亲上机后发现了秋林,就给秋林做工作。慈爱而又严肃地说,这架飞机是执行任务的公务飞机,与公务无关人员不能乘坐,我知道你没坐过飞机,以后家里条件好了,有机会了会安排你坐飞机的。这件很细微的小事深刻体现了父亲大公无私以及对子女严格要求的良好作风。
父母亲是一对永远恩爱的夫妻。父母亲在炮火中相识,在硝烟里相爱结婚。战争年代的夫妻,戎马倥偬,聚少离多。他们心心相映,封封书信化作硝烟的玫瑰,句句叮嘱谱写爱的恋曲。
父母是一对革命的老伴侣,共同度过近50个春秋,平时很少见到他们亲昵的样子,但只要他们中一人生病或感到困难时,另一人那种又急又(心急如焚)愁的样子,才让你明白什么是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特别是在母亲先于他病逝时,父亲那种悲痛欲绝的状态,谁见了都会心痛,半个世纪的风雨相随,凝聚的情谊是多么珍贵。
为了支持爸爸繁忙的工作,妈妈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倾心尽力照顾爸爸的生活和我们5个孩子。为了让爸爸吃上可口的饭菜,妈妈总是安排炊事员按照南方人的口味去做。早些年由于生活条件紧张,加上市场供应不那么丰富,家里做了凡是有肉、鱼的荤菜,妈妈都要摆放在爸爸跟前,还经常嘱咐我们少吃,让爸爸多吃些补补身体。那时我们不懂事,想吃就老看着爸爸,爸爸发现后就主动夹给我们吃。剩饭剩菜妈妈从不让随便倒掉,常常留下自己吃,却让爸爸和我们吃新鲜的。爸爸午休时 ,妈妈总是轻轻把门关好,告诉我们不要吵闹,到外面玩儿去。
妈妈晚年身患多种疾病,因糖尿病并发症双眼视力严重受损。爸爸很关心妈妈的身体,在参加人大会议时也不忘打听,托人购买治病效果好的药。每当过马路时爸爸总是搀扶着妈妈,怕她走路不安全。当我们看到这一幕时,心里总是感慨万分!这是两位共同经历了半个世纪,经受了战争生死考验的亲密伴侣! 如今两位老人已先后离开了我们,回忆往事,思念在记忆中萦绕。
在纪念父亲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借用父亲一位老战友写给他的一首诗激励我们人生的日子永远跟党走:
当年老战士,今有几人存。 新生千百万,浩荡慰忠魂。
“纪念邓家泰将军百年诞辰活动”会场主席台。
荆门市委书记万勇(右2)、荆门市委秘书长周友坤(右1)向少先队员颁发证书。
邓家泰将军的子女和嘉宾在“纪念邓家泰将军百年诞辰活动”会场。
邓家泰将军长女邓东元(右1)、次子邓秋林(右2)赠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