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下午四点,抵达黄河岸边的山城佳县后,黄土高坡工商干部身份出身的陕北红色题材作家、歌曲《东方红》研究者、佳县东方红文化产业园顾问杨文忠先生早已等候在宾馆门口了。
因为早已饥肠辘辘,下车后大家立即分头去街上找饭吃。五时许,大巴车再次发动了,按照杨文忠指引的线路,我们穿过县城北街,朝城外的张家庄奔去。
李有源故居在佳芦镇张家庄村,从黄河大桥边走,有3.5公里的路程。村子倒是很方便的能找见,一路有路牌指引。快到村口的时候,远远地就能看到一座高大的牌坊。牌坊是新近落成的,上面醒目地镌刻着“张家庄”三个格外醒目的大字。
牌坊下,陕北红色专家杨文忠和东方红文化产业园管委会办公室主任李镜鹏已经在那里恭候我们了。沿着弯弯曲曲的乡村公路,我们坐上车又走了大约1.5公里,穿过路旁一片片枣树林,终于达到了《东方红》诞生地——张家庄。
我看见,村子里的窑洞都散落在黄土坡上,果实满枝头的枣树铺满了山野。杨文忠很热情的给我们带路,时左拐右扭,时上坡下山,但始终看不见《东方红》作者李有源故居的影子。
原来故居主人、李有源的孙子、东方红文化产业园办公室主任李镜鹏就在我身旁。他推开大院大门,考察队员们缓步走进院子。从主人的笑意里能感到,自家的农村小院,还没有上升到进门收钱的地步,这大概就是原生态的淳朴吧。
故居的外围是石砌的围墙,大门上红色醒目的木牌上写有:《东方红》的作者李有源故居。老门旧锁被打开,寂静的院落在沉默,似乎也在等待每一位风尘仆仆来此的游客。
行走在李有源故居内,石碾、石豆腐磨、树木等依然存在,就连当年的书籍、石粮仓、书桌、煤油灯、三弦、水瓮、老镢头也还保存着。2008年,这里被公布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这是一个有6孔窑洞的院落,正窑四室,侧窑两室。陕北农村的窑洞有四种,它是其中极普通的接石口土窑洞。李有源的居屋是正面右起第一孔,1903年的初春,他在此出生,直到1955年去世,都没有离开这乡味浓郁的窑洞。
一进窑洞,凉意铺面而来,十分惬意。里面挂有“人民歌手”李有源和《东方红》相关的一些相片,也摆放着木桌、油灯、三弦,门箱等纪念意义的实物。李有源已经离开这家60年了,只有旧物在默默的阐述着历史。
在简陋的窑洞陈列室里,李镜鹏用纯正的陕北佳县话给考察队员们做了全面介绍。他说,李有源家境贫穷,他的最高学历就是念了一个冬天的私塾,但其才气在村里是每人可比的。他讲故事、画画、弹三弦、拉板胡、编秧歌、唱民歌等个个出手,样样精彩,可惜当时没有什么“星光大道”。
1942年的冬天,李有源利用陕北小调《骑白马》的曲调,在窑洞里,即兴填写了新词——“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生存,他是人民大救星……”。《东方红》就在这朴实的土窑里,不经意间诞生了。《东方红》歌词写的很平补,但它竟影响了一个红色的时代,这是李有源最开始没有想到的。难怪后来马可都说:“劳动人民中间有数不尽的卓越的艺术天才。”
杨文忠对《东方红》歌曲诞生的过程颇有研究,他说第一个唱出《东方红》的人并不是李有源,而是他的侄子李增正。我看到,李增正的旧居也在此院中。李增正也是好歌手、好桑子,他也没有想到,正是因为他的传唱,使这首歌从窑洞传到了延安,唱到了北京,再又飘向大江南北,后又伴随着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播扬到渺渺深远的太空。
遥想当年,陕北人携着特有的口音,用高亢激昂的吼唱,在苍莽的黄土高坡上,抒发着自我浓烈的情感。山峦不寂寞,河流不孤单。他们的特质,赋予了黄土地独有的精神与文化。
高唱东方红,建设新佳县。李有源故居是寂寞的,与《东方红》的响亮有着很大的反差。今天,《东方红》和李有源都成了陕西佳县家喻户晓的红色品牌。作为伟大颂歌《东方红》的故乡, 为了进一步弘扬东方红文化,使东方红文化代代相传,佳县启动建设了东方红文化产业园。
结束对李有源故居的参观,我们随即乘车来到黄河之滨,考察正在紧张建设之中的东方红文化产业园。
东方红文化产业园建在佳县城北3.5公里处黄河边馍馍梁大湾拐山,占地面积约66万平方米,距李有源故居1.5公里,距李有源墓地1公里。站在观景台上眺望,滚滚黄河就在脚下,山西、陕北风光近在眼前。不久,这里将打造成为陕北佳县的红色旅游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