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阶段,基本肯定。从1943年至1945年中共七大,是基本肯定阶段。这段期间对于百团大战的评价,虽然从总结教训的角度也谈到了其中的一些消极方面的问题,但总体上还是比较客观、有分寸的,是持基本肯定态度的;
第三阶段,全面否定。从1959年庐山会议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前,是全面否定阶段。由于彭德怀受到错误批判,百团大战也成了其一条“罪状”而遭到各方面的口诛笔伐;
第四阶段,基本肯定。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现在,是从总体上给予基本肯定阶段。随着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恢复和对彭德怀的平反,在党史、军史界和当年参加作战的一些老同志,从总体上重新肯定了百团大战。同时,也指出百团大战尤其是第二阶段,八路军进行了与装备不相适应的攻坚战,过多地消耗了抗日军民的力量,给尔后抗战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但总体评价是基本肯定。
纵观对百团大战评价的几个阶段,我们能够从中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呢?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三点:
第一,必须坚持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来考察百团大战。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只有把百团大战与华北敌后抗战、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合起来考察,才能做出正确的评价。正如彭德怀所说的那样:“对于这次战役的估价,不能离开当时我们所处的环境和当时担负的任务。”
第二,必须在动态的变化过程中来认识百团大战。60余年来,对百团大战的评价经历了充分肯定、基本肯定、全面否定和重新基本肯定四个阶段,全面认识这样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就能对百团大战做出恰到好处和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评价。
第三,必须坚持用实事求是的精神来评价百团大战。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随着彭德怀在政治上的大起大落,他所发起和指挥的百团大战也随着被贬褒不一。这样,就从根本上违背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