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研究 >> 军史研究
欧阳淞:中流砥柱 坚强核心
2010-10-29 16:21:44
作者:欧阳淞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  欧阳淞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解放史上极其辉煌的篇章。中国共产党在这场取得伟大胜利的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成为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

  一、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65年前,中国人民能够以落后的经济、军事力量打败实力远比自己强大的侵略者,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团结御侮、共同奋斗的结果,也是中国人民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人民并肩战斗的结果。在这场全民族抗战中,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高超智慧和模范行动,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最先举起抗日旗帜,始终站在抗日战争最前线。1931年日本策动九一八事变并占领中国东北三省,中华民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民族灾难。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最先举起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旗帜,号召“工农武装起来”,“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民族的革命战争,争取中国的独立统一”。同时,直接领导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积极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1937年卢沟桥抗战开始后,又提出:“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在整个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军民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始终战斗在抗战最前线,战斗在最为艰险的地方,对促进民族觉醒、推动全国人民坚持抗战并赢得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提出正确的抗战路线和战略总方针,为抗战胜利指明了总的方向。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全国人民总动员,开放民主,改善民生,广泛发动群众、武装群众,依靠人民战争夺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同时,全面分析中日双方的基本特点,明确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指出中国的抗战是持久的,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持久的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日本虽横行一时,妄图独占中国,称霸世界,但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缺乏,经不起长期消耗,最怕持久战。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方针。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以正确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战略方针,为中国人民的抗战指明了总的方向,成为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一面旗帜。

  开辟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中国共产党把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领导敌后军民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为全民族持久抗战并夺取最后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及满洲省委支持东北爱国官兵和民众开展抗日武装斗争,并派出大批干部领导了东北抗日联军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全国性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华南人民抗日武装深入敌后,创建根据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在华北、华中、华南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使敌人真正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在战略防御和战略相持阶段,敌后军民克服严重困难,采取“敌进我进”方针,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平型关、百团大战等战役,威震全国,极大地振奋了军心民心。全国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对敌作战12.5万次,歼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人。敌后游击战争歼灭和牵制敌人大量兵力,不仅给正面战场以有力支持,而且使敌后战场逐步发展为抗战的主战场,在全国抗战中发挥了伟大的战略作用。

|<< << < 1 2 3 4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争论八:抗日战争究竟是八年还是十四年?
·下一篇:魏国英:论朱德在晋东南反“九路围攻”战役中的战略决策和指挥艺术
·陈艾: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肖裕声少将到猴场会议纪念馆指导工作(图)
·特稿: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肖裕声少将到猴场会议纪念馆指导工作(图)
·隆鸿昊:从太原会战看抗战初级国共军事合作
·八路军追饷记
·浅析八路军文化的基本特征
·影响深远的《滕杨方案》
·魏国英:论朱德在晋东南反“九路围攻”战役中的战略决策和指挥艺术
·争论八:抗日战争究竟是八年还是十四年?
·争论七:中国政府为何会放弃日本的战争赔偿?
·争论六:抗日战争中中日双方、国共两党伤亡数量是多少?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版权所有 2010 八路太行纪念馆
技术支持: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
山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邮箱:bljl-001@163.com
电话:0355-6437583(办公室)、传真:0355-6438666(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