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研究 >> 军史研究
争论四:百团大战为何有争议?
2010-10-29 16:02:25
作者:潘泽庆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国际形势的变化,日本的全面施压,使国内―部分人发生了恐慌,对抗战前途更加悲观。特别是在国民党统治区,妥协投降的空气日益严重,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暗流不断涌动。在这期间,蒋介石的代表与日方代表在香港、澳门进行了多次秘密接触和会谈。有的国民党军队甚至打着“曲线救国”的幌子投靠日军。此外,日伪顽还在华北地区到处散布八路军“是搞乱的军队”,八路军“专打友军、不打日军”,八路军“游而不击、只吃饭不打仗”等众多谣言来迷惑群众。

  一直身处华北敌后的八路军正、副总司令朱德、彭德怀及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对全国抗战局势、尤其是华北抗战局势的发展深感不安。他们决心在华北敌后发动一次较大规模的交通破袭战,打断日军的“柱子”,捣碎日军的“链子”,毁掉日军的“锁子”,从而打破其“囚笼政策”。1940年4月下旬朱德离开八路军总部后,彭德怀与左权继续就开展交通破袭战问题进行研究,并先后同第129师师长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参谋长李达,第385旅旅长陈锡联、第386旅旅长陈赓,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等人进行过多次讨论。最后众人一致同意在华北敌后进行一次交通破袭战,并把作战的主要目标放在正太路上,同时对平汉、同蒲、白晋、平绥等华北各主要铁路及其他主要的公路线也展开破袭,以配合正太线的作战行动;除第115师和山东纵队不参战外,第120师、第129师及归其指挥的决死队,另外还有晋察冀军区部队都将参加此次战役。随后,八路军总部即开始起草战役的预备命令。

  1940年7月22日,由朱德、彭德怀、左权联名签署的破击正太铁路的《战役预备命令》由八路军总部正式下发到晋察冀军区、第120师及第129师,同时上报中共中央及中央军委。该命令首先简要分析了当时国内的抗战形势及对华北敌情的判断,阐述了破击正太铁路的理由,继而明确指出,此次战役“以彻底破坏正太线若干要隘,消灭部分敌人,收复若干重要名胜关隘据点,较长期截断该线交通,并乘胜扩大拔除该线南北地区若干据点,开展该路沿线两侧工作,基本是截断该线交通为目的”。该命令还要求对其他各重要铁道线,特别是平汉、同蒲线,应同时组织有计划之总破袭,以配合“正太铁道战役之成功”。从该项命令可以看出,八路军总部当时称此次战役为“正太铁道战役”。

  7月23日,八路军总部又下发了由朱德、彭德怀、左权联名签署的关于进行正太战役中侦察重点与注意事项的指示,电文中将此次战役称为“正太战役”。8月8日,八路军总部正式发出《战役行动命令》,命令“限8月20日开始战斗”。在同日发出的关于破坏战术之一般指示及8月18日发出的为达成正太战役应连续破路的指示中,八路军总部都称此次战役为“正太战役”。“百团大战”这一名词在当时还没有出现。
  二、“百团大战”命名的由来及参战的兵力

  1940年8月20日晚20时,百团大战正式打响。那么,战前“正太战役”的称谓是何时被改称为“百团大战”的呢?其原因又是什么呢?八路军总部当初设想的战役规模有多大?八路军后来究竟有多少个团参加了此次作战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当时的文献资料。八路军总部在1940年7月22日下发的《战役预备命令》中,要求直接参加正太线作战的总兵力不应少于22个团,其中晋察冀军区为10个团,第129师为8个团,第120师为4至6个团,另外还有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大部及工兵一部;在8月8日下发的《战役行动命令》中,除没有对第120师规定出具体参战兵力(团)外,仍要求晋察冀军区以主力约10个团、第129师以主力约8个团及总部炮兵团参战。综合这两份文献可以看出,八路军总部当初设想的战役规模不会超过25个团。但当战役打响并且取得了一些胜利后,各根据地有不少武装力量乘日伪仓惶撤退之际,自动参加了战斗,自发地奋起追歼日伪军,这就使得战役规模迅速扩大。这也是彭德怀和左权未曾想到的。

|<< << < 1 2 3 4 5 6 7 8 9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争论三:如何理解共产党的敌后战场?
·下一篇:争论五:“皖南事变”留下哪些谜团?
·陈艾: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肖裕声少将到猴场会议纪念馆指导工作(图)
·特稿: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肖裕声少将到猴场会议纪念馆指导工作(图)
·隆鸿昊:从太原会战看抗战初级国共军事合作
·八路军追饷记
·浅析八路军文化的基本特征
·影响深远的《滕杨方案》
·魏国英:论朱德在晋东南反“九路围攻”战役中的战略决策和指挥艺术
·欧阳淞:中流砥柱 坚强核心
·争论八:抗日战争究竟是八年还是十四年?
·争论七:中国政府为何会放弃日本的战争赔偿?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版权所有 2010 八路太行纪念馆
技术支持: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
山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邮箱:bljl-001@163.com
电话:0355-6437583(办公室)、传真:0355-6438666(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