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研究 >> 军史研究
抗日战争与历史学家
2010-10-29 14:18:20
作者:方光华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紧跟胡适的傅斯年,早在“九·一八”事变后就说:“考证历史是救不了国的”,他组织学者编写《东北史纲》,从民族、历史、语言等方面阐述东北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批驳日本所谓“满蒙在历史上非支那领土”的谬论。由他撰写的《东北史纲》第一卷很快出版,并由李济译成英文.送交“国联调查团”作为参考,成为“李顿国联调查团”调查“九·一八”事变时中国方面最确凿的历史证据。
  陈垣在“九·一八”事变前,他“专重考证,服赝嘉定钱氏”,而事变后,“颇趋重实用,推尊昆山顾氏”,及至日寇占据北京,“北方土气萎靡.乃讲全谢山之学以振之”.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通鉴胡注表微》,以胡三省注《资治通鉴》的方式去表达“自己身受亡国惨痛的心情”、斥责“卖国投降的败类”,去伸张“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
  1937年,抗战全国爆发,在日本的郭沫若忧心如焚,他毅然“别妇抛雏”,潜奔祖国,投人抗日洪流,就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1940年,第三厅被撤销,郭沫若任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他撰写了《屈原研究》,创作《屈原》,文和剧都真实地反映了战国时代与屈原的生平,表达了人民对统治者贪婪残暴,醉生梦死的愤怒反抗,通过屈原的爱国情怀,激发起人们不蹈历史覆辙的抗争心理和与邪恶势力斗争的不屈精神。
  对于抗战时期中国史学思潮的转变,有学者作了如此评价:“抗战时期史学思潮的转变,与其说是学术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毋宁说是民族危机刺激下的产物。我们从中可以察觉到潜在的某种二律背反的悖论:高扬‘经世致用’精神较之沉耽于‘为学问而学问’的纯学术研究工作,在社会学意义上是一大历史进步;但就学术本身而言.又不能不说是一种可悲的话,那么,当代史学工作者在今天是否能少一点‘功利的冲动’.而多一点‘人文的冲动’呢?”。我个人认为,这一评价不太合符客观事实。在民族危机刺激下,史学界确实出现了一些过于现实化的倾向,例如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借吴蜀联合抿魏,来类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把孙权描写成几乎是全部黑暗的人物,又“借武则天来斥责统治,着重写其特务的残暴。但我们要看到,抗战加深了人们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考,更加焕发出历史学家文化反思的魅力。
  例如胡适更明确地认识到,中国文化最缺乏的是个人独立的自由意志,而他在这一时期的史学研究,更多的是把史学方法当作一种文化诉求。胡适更加认识到.“自治的社会,共和的国家.只是要个人有自由选择之权,要个人对于自己所行所为都负责任。若不如此,决不能造出自己独立的人格。社会国家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如同酒里少了酒曲,面包少了酵,人身上少了脑筋.那种社会国家决没有改良的希望。”而要培育国民的独立人格,就必须学会理智的思考。1935年他在《今日思想界的一大弊病》一文中,就陶希圣《为什么否认现在的中国》一文引用了不少像“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自由”之类的名词进行批驳,认为像这样翻来覆去用一些抽象名词并不能解决任何实质问题,如同古代“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模范文本.叫人摸不着头脑。他甚至感到中国传统文化比较缺少西方的理性精神,需要我们加以深刻反省。1934年,他曾就如何保持民族信心而连续发表三篇文章《论信心与反省》,认为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作较高的估价,“中国几千年之久的固有文化,是不能迷恋的,是不能引我们向上的,那里浮沉着的几个圣贤豪杰,其中当然有值得我们崇敬的人,但那几十颗星儿,终究照不亮那满天的黑暗。”他认为中国最需要学习西方着重知识、注重实效的实证精神,改变传统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 << < 1 2 3 4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抗日战争史研究与中国社会进步——访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会长何理教授
·下一篇:太行抗战文化发展原因初探
·陈艾: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肖裕声少将到猴场会议纪念馆指导工作(图)
·特稿: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肖裕声少将到猴场会议纪念馆指导工作(图)
·隆鸿昊:从太原会战看抗战初级国共军事合作
·八路军追饷记
·浅析八路军文化的基本特征
·影响深远的《滕杨方案》
·魏国英:论朱德在晋东南反“九路围攻”战役中的战略决策和指挥艺术
·欧阳淞:中流砥柱 坚强核心
·争论八:抗日战争究竟是八年还是十四年?
·争论七:中国政府为何会放弃日本的战争赔偿?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版权所有 2010 八路太行纪念馆
技术支持: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
山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邮箱:bljl-001@163.com
电话:0355-6437583(办公室)、传真:0355-6438666(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