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天,晴雨多变。前一天还是艳阳高照,后一天却阴雨霏霏。在清明节的前一天,碰巧雨过天晴,于是邀约一帮朋友,从梅城驱车四十多公里,来到了将军的故乡——梅州蕉岭县新铺镇尖坑村,去追寻英雄走过的足迹,去凭吊英雄的丰功伟绩。
在山清水秀、绿意遍野的尖坑村,有一座客家民居,它三幢合面两门楼,两门楼上分别书写着“儒林第”和“荆树居”。这个民居虽然在客家地区很普通,但在上个世纪初(1905年4月26日),在这个普通的客家民居里却诞生了一位为国“抛头颅,洒热血,乃至捐躯”的热血男儿谢晋元。
站在英雄的故居前,我感慨万千。梅州虽然地处粤东北山区,但自古以来读书风气甚浓。因而许多家族,形成了“长辈知书达理,晚辈好学上进”的好传统,谢氏家族也是如此。
我们缓步走进儒林第,故居上厅的墙壁上悬挂着长一米多,宽约半米的相框,里面摆放着谢氏叔侄五人的相片。这个普普通通的客家民居,这个“耕读传家”的家族,曾经诞生了五位黄埔生,他们分别是谢晋元、谢晋通、谢晋荣、谢汉勋、谢汉忠。他们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在国难当头,他们均走上烽火硝烟的战场,抵御日寇的侵略。
静静地伫立在英雄的故居里,我久久不愿离去。望着英雄出生和居住过的房间,我的思绪犹如穿越了时空隧道,飞得好远好远。我仿佛看到了在月明星稀万籁俱寂之时,英雄依然坐在书桌旁秉烛夜读,读屈原“望楚天山河破碎,长歌当哭后抱石自沉汨罗江”苏武“牧羊风刀雪剑十九载,归心不改”的忠诚;我仿佛看到了饭桌前的父亲,教导年幼的英雄学习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和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执著;我仿佛看到了刚从三圳公学(现为蕉岭晋元中学)读书回来的英雄,向堂弟们讲述岳飞“怒发冲冠仰天长啸,踏破贺兰山缺”的豪情和林则徐“虎门一炬销鸦片”的壮举……从小,在英雄的心中,就种下了“忠贞爱国,坚毅执著”的种子。
走出英雄的故居,我们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小路两边禾苗青青,微风徐徐吹来,顿感阵阵温暖。这条悠长的乡间小路,曾留下了多少英雄的足迹。1917年,13岁的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告别父母,从这个小路出发,步行40多公里到梅县省立第五中学(现梅州中学)求学;1923年,18岁的他,在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影响下,毅然离别父母,从这个小路出发,前往广州报考广东大学(现中山大学)预科。后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投身革命。在他的革命思想的影响下,两个堂弟和两个侄子也先后考入黄埔军校,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之中……
当“忠孝不能两全”时,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有人选择“为国尽忠”,有人选择“为亲尽孝”,而英雄选择的是“自己为国尽忠,妻子在家替自己尽孝”。1936年,当日寇加紧侵华步伐时,谢晋元毅然把怀有身孕的妻子凌维诚和三个孩子送回老家,离别家乡时他曾对妻子说:“为国杀敌是革命军人之素志也,职责所在,为国当不能顾家。我不是好儿子、好丈夫,但为国家存亡,奉养年老父母,抚育年幼子女之重担,要由你承当。”在英雄的心中,国事重于家事,但自己既爱国又爱家,当自己“为国尽忠”而不能“为亲尽孝”时,就选择了让妻子替自己承担“为亲尽孝”的职责。英雄质朴的语言,流淌出的是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中华热血男儿的本色。在丈夫的人格魅力的感召下,从小在大上海长大的富家小姐,一个受过新式教育的女士,毅然脱下旗袍、丝袜和高跟鞋,来到尖坑村这个远离都市,交通和通讯都不便的粤东北小山村,像其他客家妇女一样,白天赤足下地干活,晚上照料公婆儿女,用自己娇嫩的肩膀,艰难地撑起七口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