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一路风尘仆仆,于9月上旬赶到太原,与115师先头部队343旅会合。343旅,这是一支井冈山部队,主要由长征路上的林彪红1军团和彭德怀红3军团组成。9月中旬,日军兵分几路向山西太原推进。其中一路由大同进攻雁门关,一路由蔚县、广灵西扑平型关。如果“两关”一失,太原就难保。蒋、阎20万部队奉命防守两关要隘。中共配合作战,120师驰援雁门关,115师日夜兼程,向平型关急进。林彪随343旅由太原、原平向灵丘急进。沿途所见,触目惊心。国民党退兵如潮水般涌过,一批又一批,用步枪挑着弹药和抢来的包裹、母鸡,垂头丧气,惊恐万状。国军看到115师向前线开去,感到奇怪。他们极力向八路军战士形容日军的可怕,双方展开了一段生动的对话。“你们为什么退下来?”“日本人有飞机坦克,炮弹比我们机关枪的子弹还多,不退下来咋办呢?”“当兵还怕死?”“别吹牛皮,上去试试。”“你们究竟打死了多少日本鬼子兵?”“我们还没见过鬼子兵的面哩。”“为什么不和敌人拼一拼?”“找不到长官,没人指挥,打不了哇!”为防止国民党退兵影响八路军抗日作战的士气,制止“恐日病”的发生和蔓延,林彪命令343旅改走小路,避开国民党部队,向灵丘方向前进。在西安多呆了几天的聂荣臻于9月上旬赶上115师的后续部队,即由徐海东率领的344旅。中旬,聂荣臻乘车到达原平,询问林彪位置。师司令部的参谋人员告诉政委:“林师长已到灵丘以南观察地形去了。”聂荣臻于是立即带领115师师部和344旅走山区小路,急如星火地向先头部队前进的方向赶去。23日,聂荣臻等抵达平型关东南的上寨镇,见到了林彪。林彪指着一道道山壑,说道:“可以在这里打一仗!”
平型关位于山西东北部古长城上,自古以来是晋、冀两省的重要隘口。关内关外,群山峥嵘,层峦叠嶂,沟深谷幽,阴森邃静。从平型关山口至灵丘县东河南镇是一条由东北向西南伸展的狭窄沟道。地势最险要的是沟道中段的乔沟,长约4千米,沟深百余米,沟底通道仅能通过一辆汽车,而南北两头沟岸却是比较平坦的山地。这正是一个打伏击的好地方。在选择作战地形上,林彪的眼力是别人所不及的。进攻平型关的日军,属于板垣第5师团21旅团。析垣是个中国通,全名叫板垣征四郎,1929年就来到中国,在关东军任大佐。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东北拼凑“满洲帝国”,板垣代表日本领衔与溥仪进行谈判。五年后,他升任中将师团长,威名显赫。板垣在华多年,熟知中国地理。他知道平型关历来守备松弛,是个薄弱环节,企图抢攻平型关,直插太原腹背。9月下旬,板垣师团攻占灵丘后,即沿沟道向平型关直扑而来。
为了打好115师出征后的第一仗,林彪、聂荣臻召开干部会,命令独立团和骑兵营插到灵丘与涞源之间,和灵丘与广灵之间,切断敌人交通线,阻止敌人增援;命令343旅的2个团为主攻,344旅1个团到平型关北面断敌退路,1个团作师部预备队。全部攻击部队埋伏于平型关东侧山地。当夜,115师主力赶往距平型关15千米的冉庄待命。24日,东面灵丘方向传来断断续续的枪声。前沿部队报告,敌人有可能翌日大举进攻。傍晚时分,林彪打电报给各旅首长,下达了出击命令:343旅本日晚0点出发,进入百崖台一线埋伏阵地;344旅随后开进。百崖台一线,距预计敌人要经过的汽车路仅1、2千米。当夜,大雨陡降,风声、雨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战士们既无雨衣,又无御寒衣物,单衣单裤,浑身透湿。指战员们冒着大雨,沿着崎岖的山道,艰难地前进。暴雨导致山洪暴发。陡然涨起的溪水疯狂地冲撞着沟谷峡底,发出轰轰的巨响。战士们只得把枪和子弹挂在脖子上,手拉手结成一道人墙,或者拽着骡马的尾巴从激流中淌过去。343旅抢在山洪暴发前过去了,徐海东带领的344被山洪阻挡,只过去了1个团,另1个团的部分战士急着过去,结果被越来越凶猛的洪水裹挟而去。“洪水太急,强渡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牺牲。让剩下的部队作为预备队,缓行待进吧。”林彪同意了聂荣臻的意见。天亮前,115师各部终于到达了乔沟各指定的阵地。
【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
林彪在前线侦察
1937年9月25日,林彪指挥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设伏,一举歼灭日军第5师团21旅团一部1000余人,打响了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胜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抗击日寇的信心。
其实,平型关大捷战场不在平型关,而是在灵丘县城西南30千米的蔡家峪、小寨、乔沟、百崖台、关沟一带。平型关位于雁门关之东,山西省繁峙县与灵丘县交界的平型岭下,古称瓶形寨,因为周围地形如瓶形而得名,明朝时改称平型岭关,后来才改叫平型关。在历史上很早就是兵家重地,明朝时为内长城的重要关口,筑有关城。平型关北有恒山,南有五台,海拔都在1500米以上。这两山之间只有一条不是很宽的谷地,平型关所在的平型岭是这条谷地中隆起的部分,地势非常险要。这条谷地是河北平原北部与山西之间最便捷的道路,一条东西向的古道从平型关穿城而过,东连紫荆关,西接雁门关,形成一条严固的防线,是北京西面的重要屏障。灵丘到太原的公路就从这条谷地经过。
按照周恩来与阎锡山的协议,国民党军负责正面战场作战,阻击日军的进攻;八路军负责配合正面战场,在敌后打游击,阻断日军的后勤供应。第二战区司令官阎锡山决定沿长城脚下的平型关、雁门关一线打击日军,阻止日军进逼太原。八路军总部接到阎锡山的电报后,立即命令115师于24日拂晓进人阵地,以3个团集结于冉庄,准备配合平型关友军侧击进犯的日军。另以师直属队之一部及独立团在灵丘以北活动。115师接到命令,立即连夜冒雨出发,进至离平型关只有15千米的冉庄待命。24日,林彪带旅团营干部察看了地形,最终选定的伏击地点,是在这条谷地中一段被当地人称为乔沟的地方。
乔沟位于内长城平型关以东,沟长约4千米,东北西南走向,地势险要,沟深10多米到几十米不等,沟底古道宽不过3、5米,仅能容一辆卡车单行。古道两侧是刀削似的危崖绝壁,再上面是比较平缓的沟岸。类似于“一线天”的地形,绝对是打伏击的理想地点。乔沟路北,山高坡陡,极难攀登;路南,山低坡缓,易于出击。这个伏击点地形非常有利。看到这样的地形,人们感慨地说,林彪的眼睛真厉害。
根据作战计划,115师大部分兵力隐蔽于东南山地,同时派一支部队穿过沟底通道,占领河南镇以北的一处高地,造成居高临下、两面夹击之势。林彪将师指挥所设在沟道东南的一个山头上,那里通过望远镜,可以鸟瞰战场全景。清晨,大雨初歇,群山一片寂静,几株孤零零的小树在秋风中冷得发抖。7时左右,沟道上传来隐隐约约的马达声。不一会儿,100多辆汽车隆隆地开进沟道。
115师的伏击部队布置在从平型关到东河南镇约7、8千米的东南山地上,一字长蛇阵。林彪确定了各部队的阵地:左面“蛇头”位置是685团,在辛庄至老爷庙一线;右面“蛇腰”位置是686团,在老爷庙至小寨村一线。“蛇尾”位置687团,在小寨村至蔡家峪、东河南镇一线,负责占领东河南镇以北高地,切断日军后路。688团为预备队,独立团和骑兵营分别向平型关东北和平型关东边开进,执行打援任务,配合主力作战。布置停当后,115师主力于25日零时,整装出发。此时天降大雨,部队冒雨行军,拂晓前全部秘密进入阵地。
25日当天,驻灵丘的日军第21旅团部接到前线部队天雨变冷,急需补给的报告,便命第21联队大行李队、小行李队以马拉大车70辆,满载衣服、粮食、弹药,由灵丘运往平型关前线。所谓大行李队是日军后勤部队中的独立单位,相当于兵站(日军旅团才有兵站,联队只有大行李队),编制约100人,主要是后勤人员。小行李队就是普通的辎重部队,编制约70人,负责运送21联队所需要的日常补给物资,如弹药、粮食等。因为9月底是换季时候,所以才派大行李队前去开设兵站,储备过冬物资。这是后来115师在此战中缴获了上万件大衣的原因。为了加强路上的护卫力量,日军加派了高桥义夫少尉率领的骑兵第12中队第3小队的60人作为掩护部队。另外,还有第5师团情报参谋桥本顺正中佐和数名随员乘坐小汽车同行。这一路日军约有辎重兵200人,战斗兵60人,以及朝鲜输卒(也就是夫役)200人,总共约460人。当时日军还没有开始大规模征用中国当地的民夫,所以后勤部队中主要都是朝鲜夫役。他们也和日军一样穿军服,自然是被八路军当作日军来打,不过日军在战后的损失报告中是从来不把朝鲜夫役计算在内的。
几乎同时,还有一路是由平型关返回灵丘的日军,那是新庄淳中佐率领的日军第6兵站汽车队,也正走在这条路上。汽车队总共81辆卡车,汽车队人员约400人,车上还有一些后送的伤员以及看护兵,人数不详,估计约有500人,合计总共约1000人。
早晨5时半左右,两支日军相向而行,都进入了伏击圈,但是由于乔沟足有4千米长,两支日军相互之间也不知道还有友军正迎面开来,所以始终没能会合在一起。
平型关大捷.伏击日寇
平型关大捷.等待敌军
平型关大捷.猛虎下山
位于伏击地域尾端蔡家峪附近指挥的687团副团长田守尧见日军辎重队已经全部通过了蔡家峪,认为时机已到,便下令攻击!这时日军辎重队已经进到小寨村以西大约2千米的地方,也就是到了乔沟的一半。突然遭到了八路军猛烈射击。此时的桥本参谋立刻表现出了一个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和日本陆军大学毕业生的优秀素质,第一时间跳出汽车,指挥部队就地抵抗。687团2营率先冲下沟道,与公路上的日军展开白刃格斗。日军随即迅速离开公路,利用在山坡边以及修公路边的坑洼处进行顽抗。但是地形狭窄,火力无法发挥,只好又向南侧山坡冲击。结果遭到687团3营迎头痛击,几次冲击都被3营击退。桥本指挥一小股日军占据了一处小山头,并架起机枪猛烈射击。687团副团长田守尧就是被桥本指挥的机枪击伤。八路军随即用手榴弹消灭了这个机枪火力点,接着又以白刃战彻底消灭了这股日军。桥本也在战斗中被击毙。战至13时左右,基本消灭了日军辎重队,但洼地里的最后一股日军直到黄昏才被消灭。至此,687团在686团的配合下,将日军辎重队全部歼灭,战后只有3名藏在角落里的伤员被日军救回。
但是位于蛇头位置的新庄淳中佐率领的汽车队就棘手多了。当东面伏击辎重队的战斗打响时,汽车队才刚刚从老爷庙驶入沟口,车队的尾部还在辛庄。新庄淳中佐听见枪声,立即命令停车。在这里伏击的是685团,虽然他们根本没想到另一边的687团会遇到另一路日军而提前开火,但看到日军车队停了下来,就知道不能再等了,所以也立即开火。新庄淳中佐在第一辆车上,自然成为八路军集中攻击的主要目标。几乎是在战斗刚开始的一瞬间,他就被击毙了。日军虽然失去了指挥,但仍在各自中队长的指挥下展开反击。
战斗一打响,685团1营立即向公路发起冲锋,与日军展开拼杀。这时副团长陈正湘发现一股日军正在向辛庄南侧的1363高地冲去。日军占领该高地,就可以控制老爷庙、关沟地域,直接威胁到115师指挥所,686团西侧阵地也在其火力射程之内。陈正湘立即命令2营副营长王丽水率领5连、6连和营机枪排与日军争夺1363高地。5连抢在日军前面登上了高地,与日军展开激战,在6连配合下终于控制住1363高地。
公路南端争夺1363高地,公路北端与日军争夺的重点是乔沟的制高点老爷庙。老爷庙傍山面沟,距乔沟出口处约40米,西侧是一片干河滩,之前就停了10几辆日军卡车,这是日军91中队在几天前留下来的。686团没有在战前占领老爷庙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个日军停车场。考虑到日军必然配有看守人员,如果事先占领就肯定会暴露目标,所以没有提前占领这个关键的制高点。战斗开始不久,林彪命令686团团长李天佑派1个营抢占老爷庙。李天佑赶紧命令3营冲下公路,攻占老爷庙,2营随后跟进。这时日军已经占领老爷庙。不过日军不懂山地作战的特点,除以一小股兵力抢占了老爷庙外,大部分部队都还挤在公路上。3营冲过了公路,直奔老爷庙。老爷庙的日军以密集火力进行拦阻射击,公路上的日军也从后面涌上来。3营腹背受敌,处境顿时危急起来。这时2营从侧面冲过来,挡住了公路上的日军。由于日军山上和山下火力夹击,山坡又陡,3营伤亡很大,营长邓克明牺牲。好在这时1营3连绕到老爷庙岭北边一个高地,突然开火,打掉了日军在老爷庙的机枪。3营乘机发起猛攻,这才一举拿下了老爷庙高地。3营占领了老爷庙高地后,战场形势立即改变,八路军从公路两侧高地居高临下,完全压制住了山沟里的日军,日军指挥官这才醒悟过来,赶紧指挥部队反击老爷庙,但多次冲锋,都被686团击退。
15时,687团从东侧、685团从西侧,686团从老爷庙高地同时发起攻击,将辛庄至老爷庙一线的日军汽车队残部歼灭,老爷庙方向战斗基本结束。
由于汽车队没有全部进入伏击圈,所以在伏击圈外的日军曾经和被围的日军合力冲开了一个突破口,包括汽车队第2中队中队长矢岛俊彦大尉和第3中队中队长中西次第八少佐在内约有200人得以逃脱。这主要是没有想到会有两路日军同时相向进入伏击圈,整个伏击区域又有4千米长,路途远,八路军无法通信联络,导致西路日军汽车队还没完全进入伏击圈,就只能仓促开火,从而让这路日军的一部分得以逃脱。
正当115师主力在老爷庙至小寨村一线与日军汽车队、辎重队激战时,中午11时左右,在平型关的日军第21联队闻讯派出第3大队前来增援。在1363高地阻敌增援的685团2营5连,拼死阻击,全连最后只剩下30多人,才将日军击退,保障了主力顺利围歼被围日军。战后该连被授予“平型关大战突击连”,是平型关战斗中唯一被授予英雄称号的连队。
阻援部队与援敌激战时,也正是老爷庙高地争夺最激烈的时候。此时,林彪的手里已经没有预备队了,他派师情报科长苏静前往平型关联络,要求晋绥军按原定计划向日军发起攻击。如果这时据守平型关口的晋军第33军向关沟出击,那就切断了日军第21联队第3大队的后路,可以和八路军前后夹击,很有可能消灭这股日军。但晋绥军方面的回答是“没有接到上级的命令”。 林彪听到苏静的报告后一句话都没说。晋绥军方面毫无策应,只有靠自己了。林彪在686团控制住老爷庙高地,我军再次将日军赶回公路加以聚歼的形势下,逐渐把685团、687团的部队调往关沟、辛庄方向,向东跑池方向发展进攻。面对八路军逐渐增大兵力向关沟突击,并以一部攻击辛庄,形成了迂回包抄后路之势的情况下,增援的日军21联队第3大队只好撤回;不然的话,别说救人,就连自己也给送掉了。入夜,林彪下令部队打扫战场撤出阵地。战后,林彪在《平型关战斗的总结》中相当不满地写道:“友军在战斗中的配合实在太差。他们自己制定的出击计划,他们自己却未能遵守。你打,他旁观。”
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战斗中缴获了大量物资。因为从灵丘前往平型关的日军辎重队就是运送补给物资的,除了大量粮食弹药外,还有上万件军大衣。115师官兵每人都得到了一件,八路军缺衣少穿的境况大大改善。
115师的伤亡也在1000人左右,伤亡率几乎是一比一。要知道,平型关大捷是在八路军占有兵力、地形、突然性等多种优势条件下取得的。当时参战部队还都是刚刚从红军改编过来的,官兵基本上都是经过长征的百战老兵。而日军却主要是辎重兵、汽车兵之类的后勤部队,居然还能打成这样的伤亡比,可见日军战斗力的强悍。毛泽东根据平型关战斗的经验,在29日提出:“八路军的根本方针是争取群众,组织群众的游击队。在这个总方针下,实行有条件的集中作战”;不久又概括为“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和运动战”,从而完善了中共中央对领导抗日战争的作战指导思想。
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中华民族的士气,增强了全国人民团结抗战的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声威,对华北战局和全国抗战形势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蒋介石先后两次致电祝贺嘉勉。
【雁门关断路】
贺炳炎 炸汽车 雁门关 炸汽车 廖汉生
1937年10月,八路军120师师长贺龙亲自把第716团团长贺炳炎、政治委员廖汉生召到师部,对他们说:“忻口会战正在进行,敌人从大同经雁门关不断往忻口运输弹药、给养,这是日军最主要的一条运输线。但是,他们很嚣张,自以为那一带已经成为他们的后方,没有中国军队,因此警戒疏忽。你们到那里去,就是要充分利用日军这个弱点,发动群众,给鬼子来个突然打击,把这条运输线切断。”
贺炳炎接到师长指示,带领716团直插敌后,准备首战雁门关,对日寇嚣张气焰予以打击。贺炳炎不畏艰险,率部急行军3天,按时到达雁门关西南7、8千米的秦庄和王庄。17日,当贺炳炎得知日军从大同集结了300多辆汽车,满载武器弹药准备运往忻口时,果断作出决定:伏击!黄昏,贺炳炎、廖汉生发现公路并不在雁门关下,遂主动去黑石头沟、吴家窑一带公路西侧设伏,同时派少数兵力占领雁门关。仔细观察地形后,贺炳炎把部队埋伏在一个南低北高的山沟里,沟底尽是山洪冲下的乱石,日军汽车行驶的公路由南向北而上。
18日,第716团主力在贺炳炎、廖汉生的指挥下,设伏于雁门关以南黑石头沟公路两侧高地。上午10时许,日军运输汽车50余辆,满载兵员、弹药,由北向南驶入伏击区。战士们跃跃欲试。贺炳炎放下望远镜说:“这是敌人的先头部队,切勿打草惊蛇!”没多久,敌人长蛇般的车队拖着滚滚烟尘渐渐进入伏击圈。贺炳炎命令部队做好准备。箭在弦上,蓄势待发!等到百十辆敌车全部进入包围圈,贺炳炎左手往下一挥,大吼一声:“打!”顿时,全团的子弹像山洪一样向日军倾泻,敌人的弹药车被击中,火光冲天,爆炸声响彻云霄。就在鬼子准备组织反击的时候,冲锋号吹响了,贺炳炎独臂挥舞大刀,率领战士们俯冲而来,如饿虎扑羊般一下冲散了鬼子的反击队。战斗中,贺炳炎挥舞着大刀,取鬼子人头有如探囊取物。一刀过去,一个鬼子立马胸前开花;又一刀,另一个鬼子的手臂飞上了天。什么武士刀!在贺炳炎的大刀面前,完全形同废铁。看到八路军如此凌厉的攻势,日本兵吓破了胆,纷纷后退,“武士道”精神全然抛在了脑后。激战中,日军又由阳明堡方向向北驶来。第716团即分兵一部阻击该敌。激战至夜间,日军援兵又至,第716团遂撤出战斗。此战,共毙伤日军300余人,击毁汽车20余辆。20日夜,第716团一部复占雁门关,另一部破坏了广武至太和岭间的公路及桥梁。21日晨,第716团再次设伏于黑石头沟地区。日军由南向北的汽车200余辆,和由北向南的汽车数十辆相向而来。当其先头车辆驶入伏击区时,第716团居高临下,以突然而猛烈的火力展开攻击。日军在8架飞机支援下进行反扑。第716团毙伤日军一部后撤出战斗。该团两次伏击战共毙伤日军500余人,击毁汽车30余辆,日军把“大日本不可战胜”的神话吹破了皮。
雁门关伏击战,是继平型关大捷后八路军打的又一个较大的胜仗。八路军120师切断了日军由大同到忻口的交通补给线,115师打击了蔚县至代县的日军交通补给线,使日寇进攻忻口的弹药、油料供应濒于断绝,攻势顿挫。忻口会战前敌总指挥卫立煌在战役结束后对周恩来说:“八路军把敌人几条后路都截断了,对我们忻口正面作战的军队帮了大忙。” 毛泽东在和英国记者贝兰特的谈话中,以八路军115师平型关、120师在雁门关配合忻口战役的作战为例,说:“八路军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他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高度评价:“游击战争还有其战役的配合作用。例如,太原北部忻口战役时,雁门关南北的游击战争破坏同蒲铁路、平型关汽车路、阳方口汽车路,所起的战役配合作用,是很大的”。
在雁门关中出了名的贺炳炎,单手挥刀,杀得敌人心胆俱裂,令日军谈虎色变,称其部队为“一把手”部队。贺炳炎就是“独臂刀王”。“独臂刀王”名震天下!随后,贺炳炎任120师第3支队司令员,率队到大清河北岸巩固和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几个月的时间,就把部队从原来的304人扩充为3个团和3个独立营,近5000人,打退了日军多次“扫荡”。
【阳明堡炸机】
阳明堡炸飞机
陈锡联作报告
阳明堡炸飞机
1937年10月,侵华日军在平型关遭重创后,改变作战部署,突破晋北防线,沿同蒲路直扑太原。忻口会战中,八路军129师陈锡联769团在山西代县阳明堡夜袭日军飞机场。阳明堡里一把火,日寇飞机一扫光。陈锡联,1915年生于湖北省红安山区贫苦农民家庭。14岁参加红四方面军。红小鬼的他作战英勇,冲锋在前,很快崭露头角。17岁任团部政治指导员,18岁升任政治教导员、团政委。红军改编后,22岁的红军师长陈锡联被改任为129师358旅769团团长。作为先遣团,他奉命插入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在师长刘伯承的领导下,陈锡联率769团抵达代县以南的苏龙口村一带。那是滹沱河东岸一个不小的村庄,顺河南下便是忻口。
在这里,陈锡联听见的是从南边传来的隆隆炮声,夹杂着公路上日军的汽车声,和涂着太阳旗标记的日军飞机的轰鸣声。飞机接二连三地从769团战士们头上掠过,有的担负空运人员、物资的任务,有的负责对忻口前线狂轰滥炸。769团战士气得跺脚大骂:“别光在天上逞凶,有种的下来和老子较量较量!”在成为769团团长之前,陈锡联是红四军第10师的师长。经验丰富、机智过人的他,结合日机出没时间和高度,判断日军飞机场可能就在苏龙口村附近。他找当地老乡一问,果然隔河5千米外的阳明堡镇有个机场。陈锡联决定打它一家伙,便率几个营长,顺着一条山沟,前往阳明堡附近的一个山头进行现地侦察。
不远处的阳明堡机场清晰可见,一群灰白色的飞机排列在空地上,在阳光映照下,射出刺眼的光芒。天空中,几架日军飞机时而盘旋瞭望,时而呼啸掠过头顶。经现地侦察了解得知,机场平时停有飞机24架,白天轮番去轰炸太原、忻口,晚上都回到这里。日军的一个联队大部驻在阳明堡街里,机场里只有一小股警卫部队。看来,敌人正忙于夺取太原,根本想不到八路军会绕到背后来揍它。这正是歼敌的好时机。陈锡联把任务交给了第3营。他们制定了袭击阳明堡机场的详细方案。确定任务后,各连分别召开了党支部大会、军人大会,进行战斗动员。干部、战士一律轻装,放下棉衣、背包,绑紧刺刀、手榴弹和枪支。当地群众扎起几十副担架,也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10月19日晚7点多钟,部队从苏龙口村出发。3营的战士们钻过铁丝网进入机场,立即分成两组行动。营长赵崇德率10连走在前头,插入机场西北角,袭击日军守卫部队和岗楼,拖住他们,并监视代县方向日军可能来的增援。11连直奔机场中央,专打飞机。当10连前进到距飞机约 30 米时,突然被日军哨兵发觉。10连、11连同时发起攻击信号,一部歼击日军警卫分队,一部迅速扑向机群。战士们纷纷端着步枪、机枪、冲锋枪对着飞机一顿乱扫。眼看扫射效果不怎么样。几个战士拿起手榴弹对着飞机扔去,轻重机枪子弹、手榴弹一齐倾泻,一团团火光照亮了夜空。伴随着剧烈的爆炸声,滚滚浓烟弥漫了整个机场。在机群中间,双方依托飞机,进行了3次肉搏。第3营营长赵崇德,在指挥战斗中,冷不防被一颗子弹打倒,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为营长报仇”的口号激励下,有个战士把所带手榴弹绑在自己身上,扑进敌群,与飞机同归于尽。那是这架飞机的气缸被手榴弹命中了,一股浓密的黑烟卷着红火冲了数十米高。火舌舐着机身,顷刻间,整个飞机都被熊熊烈火烧着了。这一下,战士们找到窍门了,连着第二架、第三架……所有20几架飞机都烧起来了,机场成了一片火海。
经过1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日军飞机全被摧毁。当驻阳明堡镇的日军急忙赶来增援时,八路军已经撤出战斗,轻松凯旋了。129师第769团夜袭阳明堡机场,歼日军100余人,烧毁飞机24架。这一仗,削弱了日军进攻忻口的空中力量,有力地支持了正面战场国民党军的作战。作为八路军在抗战初期取得的三个胜仗之一---阳明堡之战,不仅得到蒋介石颁发的特别嘉奖令,还收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2万元的现金奖励。
确实,平型关大捷,雁门关炸车,阳明堡炸机,八路军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队与日军正面对阵的忻口战役。
【忻口大会战】
朱德在前线
朱德打绑腿
朱德卫立煌
八路军打鬼子
林彪率八路军115师在晋东北取得了平型关大捷;贺龙率120师深入晋西北日军两翼及侧后,向灵丘、广灵、代县、崞县、雁门关敌后进军,开展游击战,袭击敌日军后方,破坏敌人的交通运输,切断敌人的补给和增援,直接袭扰敌人第一线攻击兵力,同友军密切战术协同;刘伯承率129师夜袭代县西南的阳明堡机场,毁伤敌机24架,歼日军100余人。八路军的壮举,有力地援助了忻口友军的正面作战。国军将领卫立煌盛赞“八路军确实是抗日的,是复兴民族最精锐的部队”,“象阳明堡烧毁敌人大批飞机,截断平型关、雁门关交通线,使敌人不能得到接济补充,对于忻口战争有极大的帮助”。
朱德说:“对于我扼守要点的正规军,游击战争可以相当截断敌人的后方运输、弹药、粮秣的有生力量的补充,袭击其兵站等,使敌人的机械化兵种减少威力,后方的死伤与损失甚至超过前方,后方维持交通的兵力等于前方作战的兵力,陷敌于进退维谷、异常困难的境地。忻口战役便是这种配合的例证之一。”
1937年10月13日-11月2日,中央军、晋绥军、八路军同日军在晋北忻口地区展开激烈战斗,创下歼灭日军逾万的纪录。平型关、雁门关、阳明堡战斗均是忻口会战的一部分。日军中央统帅部命令板垣征四郎率华北方面军第5师团和察哈尔派遣兵团进攻太原;并令关东军以一部兵力归华北方面军指挥,参加进攻太原的作战。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于10月1日晚下令:第5师团并指挥进入内长城以南的关东军,向太原发动进攻;第1军突破石家庄一带中国守军防线,向南追击,以一部进入井陉以西地区,策应第5师团进攻太原的作战;第2军从滏阳河左岸地区发动攻势,攻击石家庄地区中国军队的侧背。
2日,日军察哈尔派遣兵团混成第2旅团从代县,以正面进攻结合迂回,在猛烈炮火和坦克、飞机的支援下,攻打崞县、原平。守军第19军主力奋勇阻击,直至白刃鏖战,坚守一周,战斗十分惨烈。驻守崞县西关独立第7旅与延守部一个团全部殉国,团长刘连相、石焕然在战斗中阵亡。崞县陷落。日军混成第15旅团4日绕过崞县进逼原平。9日,日军大举围攻原平。第196旅全体官兵与入城之敌浴血巷战3天,最后旅长姜玉贞率200余仅存官兵退守城东北角,与敌苦战肉搏,于11日全部阵亡。12日攻占原平后,日军以第15混成旅团、堤支队等为右翼,第5师团主力为左翼,沿同蒲路左侧向忻口进逼。
忻口位于太原北面100千米的忻(县)定(襄)盆地北部,是五台山、云中山东西两山峡谷中的一个隘口。在这个峪谷川道中,凸起一条高度不大,南北长16千米,东西宽3千米的山岭,头枕界河铺,脚伸至秦城。忻口镇紧贴在山岭北端右侧脚下,地势十分险要。以界河铺为基点,左侧是连绵起伏的云中山,右侧为岗峦重叠的五台山,恰如葫芦口,是出入晋中的交通孔道。在军事上,忻口是屏障太原的最后一道防线,可称之为战略咽喉要地。忻口的守与失,直接关系到太原的安和危。阎锡山下令将所部撤向忻口组织防御,准备集中8万兵力,乘敌立足未稳,将板垣师团消灭于云中河谷。 为确保山西要地,蒋介石令卫立煌率第14集团军4个半师从河北星夜驰援忻口,并担任前敌总指挥,组织忻口会战。参加忻口作战的是第18、14、第6、7集团军,战区计划以三个集团军在五台山至宁武山一线,依托有利地形组织防御。其部署:朱德率第18集团军为右翼,在滹沱河东岸依托五台山组织防御,制止日军前进,并相机以主力挺进雁门关,威胁敌之左翼,形成包围日军之态势;卫立煌率第14集团军居中央,在代县至原平公路正面实施防御,抗击日军进攻;杨爱源率第6集团军为左翼,在同蒲路西侧组织防御,并准备以一部兵力挺进敌后,威胁敌右翼,与右翼军东西呼应;傅作义率第7集团军为预备队,集结在忻县、定襄一带,相机行动。
卫立煌率援军第14集团军从平汉线到达忻口后,立即部署兵力,令刘茂恩指挥右翼兵团、郝梦龄指挥中央兵团、李默庵指挥左翼兵团,主力在忻口以北龙王堂、界河铺、南怀化、大白水、南峪之线展开。13日起,激战开始。拂晓,敌以飞机、重炮、战车掩护步兵5000人连续猛攻忻口西北侧南怀化阵地。守军阵地虽被突破,但官兵以炮兵协同步兵作战,肉搏冲锋,顽强抗击。激战竟日,阵地终被收复。次日敌增兵,攻击愈烈,一开始即成胶着状态。
郝梦龄 刘家麒 蒋介石题词 郑廷珍
姜玉贞
15日,中路守军展开攻势行动,正面出击,阻止敌主力从南怀化突袭忻口的企图。在红沟西北、官村以南高地,第9军军长郝梦龄、第54师师长刘家麒、独立第5旅旅长郑廷珍到前沿阵地奋勇督战,相继中弹,壮烈牺牲。师长李仙洲、旅长于镇河、董其武火线负伤。陈长捷接郝梦龄任中路前敌总指挥。敌我于南怀化、红沟谷地间往复拉锯作战,阵地失而复得。敌主攻方向一直指向中路,不断从南怀化投入兵力,以期直贯忻口。敌对谷地冲击未能得逞,转而争夺官村以南高地。在204高地和横山阵地,两军反复争夺,数日间,几易其手。到 22日,进入南怀化之敌已三易联队。为突破僵局,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急调萱岛支队等增援忻口,并亲临督战,于24日再次发起猛攻。敌久攻不下,竟然采用毒瓦斯、烧夷弹助攻,致使守军阵地一片火海。敌复以坑道攻击法逐步进逼。守军则向敌壕一侧掘进坑道或窄壕,实行对壕互轰,展开地下战。守军官兵冒着烈火和毒气拚死战斗,双方损失严重,每日伤亡均以千计。如此对阵相抗达半月之久。
在忻口战场鏖战方酣时,沿平汉线南犯之日军于10日夺取石家庄后,以第20师团之一部向娘子关进攻,配合同蒲路方向之敌会攻太原。第二战区令黄绍竑指挥正太路防御战。这一线中国守军因防御阵地在敌空军、炮兵、步兵火力联合突击下接连失陷,从井陉、娘子关、平定、阳泉、寿阳一路溃退下来。
10月底,日军逼近榆次。八路军总部率129、115师主力于10月下旬由五台山进至正太线以南,多次进行伏击,屡挫日军锋芒。此间,忻口战场局势恶化。第14集团军赶来晋北,连续冲杀,战斗力渐不能支。加之,晋东告急,太原告警,第二战区遂作出新的部署。此时,战区司令傅作义回太原组织城防,令杨爱源去晋南组织防御,卫立煌下令部队停止反击,请求增兵。11月2日夜,奉令撤离忻口阵地,向太原撤退。
忻口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在晋北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一次大规模作战。这次战役是由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副司令长官朱德、卫立煌、黄绍竑指挥实施的太原会战的中心战役。该役歼敌2万,是国共两党在军事上合作抗日的一次成功范例。国共两军消耗了大量敌军,打破了日军“一个月灭亡山西,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神话。
【娘子关失守】
血肉长城
1937年10月6日-26日,娘子关战役。卢沟桥事变第二天,正在庐山受训的陆军第38军第17师师长赵寿山,7月8日首先请缨北上抗日。不久,38军17师与177师529旅,在陕西渭北地区集结誓师,21日从陕西三原县出发,24日抵达河北深县待命。8月2日奉命进驻保定,布防于保定以北之漕河车站至新安镇一线阻击敌人。此时,周恩来、彭德怀经太原、石家庄来到保定前线看望第17师,鼓励全体官兵巩固西安事变成果,坚持长期抗战。将士们用52军军歌表示欢迎。
9月中旬,日本侵略军以3个师团8、9万兵力沿平汉铁路两侧向南进犯,部署在保定以北平汉线上的孙殿英部一触即溃。平汉铁路前线总指挥刘峙,乘火车仓皇南撤到豫北,华北前线部队,指挥无人。蒋介石命第52军军长关麟征为临时指挥官,指挥张耀明的第25师、郑洞国的第2师和赵寿山的第17师坚守保定。第17师布防于保定以北之漕河防线,另一部分兵力分割给友邻部队使用。日军首先向第17师阵地进攻。在激战中,阵地反复易手,敌不能前进;遂兵分两路向第17师的左翼友邻部队防地进攻,阵地被突破。52军的两个师南撤,24日保定失守。第17师与关麟征失去联系,且有被日军包围之势。赵寿山师长与旅、团长研究之后,撤至阜河一线继续阻击敌人,并与敌展开白刃格斗。两次战斗毙伤敌寇数百人,自己也有重大伤亡。部队向石家庄以东转移,到了晋县一带收容整顿。
10月初,沿平汉线南犯之敌,在进攻石家庄的同时,以一部兵力西进,企图夺取娘子关,与由晋北南下之敌会攻太原。此时保卫娘子关,对于稳定华北战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娘子关一带,有孙连仲的第26路军、冯钦哉的第27路军和曾万钟的第3军。第17师奉命归冯钦哉指挥,但冯指挥部位置不定,电台无法联系。蒋介石派黄绍竑为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担任娘子关前线指挥官。当时,奉阎锡山、黄绍竑命令,第17师防守娘子关、旧关一线。由于日军向西推进的速度较快,与我向娘子关前进的第17师距离较近。赵师长接受防守娘子关外围的任务后,即率部分兵力主动出击。敌在获鹿附近滞留了两天。第17师趁此机会在雪花山、乏驴岭一带进行了部署。娘子关外围没有既设防御工事,雪花山、乏驴岭又均为石山,构筑工事困难,只能用麻袋装土做成掩体。在拥有优势装备的日军进攻面前,第17师的防御任务十分艰巨。
进攻雪花山 。
12日晨,日军川岸文三郎第20师团向娘子关发起全面进攻,雪花山首当其冲。激战两天一夜,雪花山反复易手数次,敌受挫于我阵地前。唯我右翼刘家沟东端阵地,遭敌空炮猛烈轰击,守兵伤亡惨重,阵地失守,敌向旧关突进;同时,又以千余兵力攻我左翼雪花山阵地。赵师长为保持雪花山防御的稳定,并牵制西进旧关之敌,抽调一个团的兵力,亲自率领,于13日晚5时,分三路主动向井陉南关之右侧背出击。我出击部队右翼在第98团陈际春团长的率领下,于当晚10时歼灭了突入刘家沟、长生口阵地之敌。
左翼第102团2营向井陉县城实施佯攻。中路在第101团张桐岗团长率领下,于雪花山麓(石板片附近)与敌增援部队1000余人相遇。趁敌正在休息,立足未稳,101团立即发起冲锋,官兵奋力冲杀,白刃肉搏,毙敌尸横遍野;敌不支,向东奔窜,我跟踪追歼。至午夜,我连连攻下施水村、板桥、朱家川、井陉南关车站,缴获大炮、机枪、骡马等战利品,其中山炮、野炮有数十门。正当我军在井陉车站扫荡残敌,清理战场时,忽报敌已占领雪花山阵地,并以强大炮火向井陉车站猛射,已逃窜之敌也反扑过来。在此危急时刻,赵师长立即调集出击部队,向占领雪花山之敌发起反攻。14日拂晓,敌继续向雪花山增加兵力,我伤亡逾千,且火力弱,仰攻不易,而敌机亦不断向我前沿阵地扫射轰炸。我军遂向乏驴岭转进。赵师长将防守雪花山疏虞的第102团团长张世俊就地处决,以正国法。在坚守雪花山战斗中,第102团共产党员、连长张登弟坚守阵地,英勇奋战,全连壮烈牺牲,无一生还。英雄事迹,可歌可泣。
攻击乏驴岭
敌人占领雪花山后,时时向我乏驴岭阵地发起攻击,企图突破正面,与旧关之敌会合,继而进攻娘子关。激战数昼夜,敌不能越雷池一步。19日晨,敌增兵两联队在优势炮火及飞机掩护下向我攻击。我官兵依托阵地,沉着应战,奋勇抵抗,敌未得逞。10时许,敌机20余架,与炮兵配合,猛烈轰击我防御阵地,并掩护步兵再次攻击。激战至下午1时,我守备乏驴岭之补充团翟济民团长身负重伤,营以下军官伤亡27人,士兵前仆后继。伤亡重,弹药尽,战士们以石击敌,终因寡不敌众,乏驴岭南侧阵地被敌突破。我守备荆蒲关的黎子淦营,终日与敌殊死战斗,至下午5时,第8连连长阵亡,营长黎之淦负伤,全营除10余人外,其他均壮烈捐躯。其中9连排长刘惜棠(共产党员)全排壮烈牺牲。此时,乏驴岭北侧阵地正处于敌三面包围之中,耿景惠旅长、李维民团长率部与敌苦战至黄昏时分,带领百余人向神灵台转移。
至此,第17师在井陉、雪花山、乏驴岭,面对日寇精锐部队,浴血奋战了9昼夜,全师旅以下指挥干部仅剩旅长1人、团长2人、营长以下干部不及三分之一,士兵仅剩3000多人,已处于不补充难以再战的地步。赵师长五次迳电蒋介石请求补充,答复“应听候阎、黄正副司令长官指示办理。”阎锡山明知第17师损失奇重,不但不给补充,反而借补充之名,要将第17师之炮兵营归他所有。后经赵师长据理力争,阎才放弃了扣留炮兵营的企图。第17师在指挥乏人,战斗兵员极少的情况下,不但得不到补充,反而再次受命担负掩护其他部队后撤的任务。为了纪念雪花山和乏驴岭战斗,第17师以后成立了一个名为《血花剧团》,并编了一首战歌。歌词是:“我们在乏驴岭上,誓与阵地共存亡,我们在雪花山上,血花扶着我们的刀枪,井陉车站夺大炮,娘子关外毁车辆”,以鼓舞士气。
第17师奉命由娘子关正面转移到北面的驴桥岭时,旧关阵地已被日军占领,正在扩大突破口。第38军教导团在李振西团长率领下,由河北转进到娘子关,奉黄绍竑命令,随即投入战斗。教导团与敌短兵相接,以刺刀与敌展开拼杀肉搏,全团2000余人,仅剩下5、6百人,顶住了敌人的进攻。与此同时,第17师在驴桥岭激战三昼夜,阻滞敌人前进。26日晨,第17师奉命向巨城附近转进,扼守要道,继续阻敌前进。我与敌奋战一昼夜,突破旧关以南第3军防线的日军向阳泉推进。第17师在左右友军均已撤退、多次与上级联系均得不到指示的情况下,为防被敌包围,被迫撤出阵地,向西转移。
此次战役,由于指挥混乱,有的部队消极怯战,不能紧密配合,加之单纯防御,死守阵地,没有取得应有的战果。第17师由于抗战坚决,作战勇敢,将士伤亡奇重。该师开赴保定前线时,1.3万多人,娘子关战役后,仅剩3000多人。由于该部作战有功,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黄绍竑来电嘉奖称:“17师此次攻守很尽力,损失奇重,殊堪嘉奖,并赏银三千元,以慰勉”。随后,第17师向阳泉、太原撤退,继续参加抗日战斗。
【太原城沦陷】
太原保卫战
太原保卫战
长城上战斗
太原会战:1937年9月11日-11月8日;包括平型关战斗、雁门关战斗、阳明堡战斗、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太原保卫战。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第2战区部队同日军华北方面军在山西省北部、东部和中部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战略性防御作战。
日本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占领山西大同后,立即以一部向丰镇(今属内蒙古)进攻,主力向雁北地区进攻。第5师团从河北宣化、新保安西下,连陷广灵、灵丘、浑源等晋东北城镇。9月下旬,日军统帅部命板垣征四郎率第5师团、察哈尔派遣兵团主力,进攻山西内长城防线,一路向太原进攻。
中国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指挥所部退守内长城的平型关、雁门关、神池一线。以第6集团军总司令杨爱源为右地区总司令,指挥3个军防守平型关一线;以第7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为左地区总司令,指挥4个军防守雁门关一线;以第71、72师为预备军,位于繁峙;令第18集团军(即八路军)朱德总司令以115师、120师、129师分别驰援平型关、雁门关、五台山配合作战。
11月4日,阎锡山任命傅作义为太原城防司令,卫立煌为第二战区前敌总司令,决心以忻口撤退的部队占领太原北郊阵地,以娘子关退下的部队防守太原东郊,以刚来增援的第13军推进榆次待机夹击日军,以第35军等残损的7个旅担负城防。然而两线撤退的部队尚立足未稳,日军即跟踪而至,部队秩序混乱。5日东路日军占领榆次,6日北路日军进抵太原城垣,7日两面日军协力攻城。战至当晚,守城官兵仅存2000余人。8日夜,日军突破城垣,傅作义率部突围,9日太原沦陷。
太原会战历时2个月,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战斗最烈、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会战。日军参战总兵力约合4个半师团共14万人,伤亡近3万人;中国军队参战总兵力6个集团军计52个师(旅)共28万余人,伤亡10万人以上。八路军在忻口会战中有力地配合友军作战。忻口会战大量消耗日军有生力量,牵制了日军沿平汉铁路(北平-汉口)南下的作战行动。惟娘子关方面防范疏漏,被日军乘虚进入山西太原。太原的沦陷宣告了国民革命军在华北的正面战场已经结束,敌后游击战争正式开始。
【组建新四军】
项英.周恩来.叶挺
新四军岩寺抗日誓师大会
1937年10月的一天,叶挺来到了黄土高原上的延安。当他走出车门,看到金灿灿的太阳,看到巍巍的宝塔山,心里无比高兴。虽然这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汽车洋房,却有一股革命热情。毛泽东用他那有力的双手,紧紧地握着叶挺的手,说“欢迎欢迎,叶挺将军!”叶挺百感交集,一时说不出话来。尽管延安物产不丰,但中共中央还是用了最好的东西招待他。席间,叶挺忍不住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在革命低潮时,我不应该出走,应该和你们一道继续斗争。”毛泽东说:“不要讲这些了,我们现在不是又站到一起了吗?”交谈中,毛泽东还说:“你是共产党的第一任总司令。1927年12月爆发的广州起义,首次打出了红军的旗号,而你担任了红军的总司令。”
原来,叶挺在北伐战争中,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第25师副师长、第24师师长。北伐战争中,第四军英勇善战,冲锋陷阵,是一支有名的铁军队伍。他和周恩来在南昌、在武汉、在广州都曾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南昌起义失败后,在广东汤坑,是叶挺和聂荣臻护卫身染重病的周恩来,转移到陆丰县一个农民家里;又陪同周恩来偷渡到香港,参与、领导了广州起义。大革命失败后,叶挺到了国外,他们失去了联系。1928年,周恩来从莫斯科回国,途径柏林时,和叶挺见了一面。10年后的淞沪会战,叶挺在上海自家屋顶,冒着呼啸的飞机声观看,沉思如何抗日救亡。他想到了熟人潘汉年。在潘汉年的安排下,叶挺很快见到了周恩来。周恩来开门见山地说:“希夷!我正在和蒋介石谈判,主要是谈陕北红军改编的问题。”叶挺听了,觉得国共合作、一致抗日有希望了,很是高兴。周恩来说:“除了陕北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开赴了抗日前线,还有南方八省留下的红军游击队也要改编。但要看蒋介石愿不愿意。”叶挺说:“为了抗日,没什么问题吧。”周恩来说:“如能谈通,希望你参加这些部队改编的工作,怎样?”周恩来知道叶挺和陈诚、张发奎的友好关系,希望叶挺找陈诚、张发奎向蒋介石进言。
叶挺赶紧找到陈诚,问:“南方各省的游击队,可否由我出面组织一个军抗日?”陈诚说:“你的这个想法是好的,不知委员长是什么意思。”“你可以说,我要重振当年铁军的雄风,把这些游击队改编成‘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那我们又可以一起打日本了!”蒋介石听了陈诚的介绍,于1937年9月28日核定,任命叶挺为新编第四军军长。上海的潘汉年立即把这个消息报告了延安;与此同时,武汉的博古、董必武、叶剑英也立即电报张闻天、毛泽东。
当年的北伐名将、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离开中共10多年了,他有什么变化呢;如今要他组织一支新的第四军,开赴江北抗日前线,会有什么想法呢。毛泽东有些担心。他决定亲自见一见叶挺,当面问问叶挺的情况。
叶挺来到延安,亲眼看到宝塔山下的八路军,军政一张、军民一致、官兵一致;知道红军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他暗暗佩服毛主席带出的人民军队,决心把新四军带成这样的部队。叶挺还参观了抗日军政大学,知道毛主席经常去那里讲课,为抗日战争培训大批大批的带兵将领,培养大批大批的地方诸侯。
毛泽东和叶挺谈了国际国内形势、国共两党情况、抗日战争的发展与走向,谈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哪些是该分的、哪些是该合的,谈了怎样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谈得最多的是新四军的事情。毛泽东说:“我们认为,南方各省的游击队编成的新四军,以2个师、4个旅、8个团为好;叶挺任军长,项英为副军长,周子昆任参谋长。”毛泽东还具体地讲了师长、副师长人选。叶挺听了,不断地点头,认为方案可行,希望中央多派些得力的同志到新四军去带兵。毛泽东说:“我们也有这个想法,但要得到蒋介石的同意。这就要你多做蒋介石的工作。”叶挺说:“国难当头,我一定尽最大努力。”
11月7日,已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新四军分会书记、新四军副军长的项英来到延安。军长叶挺和项英在延安相见,他们借着这个机会好好地谈了一谈。叶挺在党中央逗留了10余天,11月9日离开延安,返回武汉。21日,蒋介石在南京召见了叶挺和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答应了新四军的军费问题。
汉口新四军军部
南昌新四军军部
岩寺新四军军部
云岭新四军军部
令人难忘,1937年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湖北武汉汉口成立。28日后,新四军领导机关陆续离开武汉。新四军获准编为4个游击支队和1个特务营。国民政府每月发给新四军经费1.5万元及军部经费等1.6万元;陈毅、张鼎丞、张云逸、高敬亭分别担任第1、2、3、4游击支队司令;拨遣费3万元、开拔费1万元;新四军归陈诚总司令指挥等。1938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移至江西南昌。随后,南方八省红军陆续走出山林。他们是:
湘鄂赣边傅秋涛游击队1100人,赣粤边陈毅、项英游击队700人,湘赣边谭余保等游击队300人,闽赣边钟德胜等游击队600人,皖浙赣李步新游击队198人,闽西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1200人,闽浙边粟裕游击队600人,闽北黄道游击队800人,闽东叶飞游击队1000人,鄂豫皖高敬亭游击队1800人,鄂豫边张星江游击队1300人,还有湘南、湘粤赣等游击队300人。
集结后的新四军各支队(除4支队外)随即相继开赴江南抗日前线皖南歙县岩寺。南方八省万余健儿集结安徽黄山岩寺进行整编。岩寺成了新四军的集结地、整编地、成军地和抗日誓师出征地。岩寺集训后,毛泽东指示新四军深入敌人后方,在长江两岸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于是新四军军部迁往皖南泾县云岭。
毛泽东、周恩来通过叶挺成功地改编、组建了新四军,从新四军的编制、军饷,到干部配备、领导体制,都实现了中共中央的意图。这些“南方星火”汇成了新四军的“火龙”,飞舞在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
【朱德卫立煌】
朱德
朱德.彭德怀
卫立煌
1937年9月,日军在大举进攻中国东部上海的同时,又西进山西,妄图拿下太原,占领整个华北。阎锡山紧急吁请蒋介石派兵增援。10月2日,蒋介石命卫立煌率军驰援晋北,任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进驻军事重镇忻口,布阵抗敌。中国军队在长达2、3千米的忻口阵地先后投入99个团,统由卫立煌指挥,其中包括晋绥军、中央军、川军和八路军。卫立煌令第二战区所属八路军3个师“对增援之敌负责阻击,对退却之敌相机歼灭”。7日,日本侵略军在坦克、装甲车的掩护下,向忻口阵地猛攻。卫立煌日夜守在指挥所,指挥抗击日军的进攻。战斗极其惨烈,战士们始终与日军胶着在阵地上,日军无法突破忻口防线。10月上旬,朱德出席第二战区司令长官会议,参与研究部署忻口战役。13日、14日,朱德先后致电120师贺龙、肖克,115师林彪、聂荣臻,命令继续断绝平型关、雁门关日军后方交通,从侧背面袭击日军。19日,八路军129师夜袭山西代县日军阳明堡飞机场,一举炸毁敌机24架,使敌机数日内无法对忻口正面作战的友军实施轰炸。八路军还将雁门关南北交通要道全部切断,使日军补给发生很大困难。这时,卫立煌虽然与朱德未曾谋面,但是,朱德指挥的八路军在敌侧后开展的游击战争,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给卫立煌以极大的支援。卫立煌非常高兴,认识到八路军是有力量的友军,是最忠勇爱国的友军。
朱德初次和卫立煌见面是在1938年1月12日。那天,他们二人由临汾同赴洛阳,参加蒋介石召开的第一战区、第二战区高级军官会议。途中,朱德和卫立煌同乘一节车厢,朝夕相处。没有见到朱德以前,对于这个红军总司令、闻名全国的“共匪头子”是什么样子,卫立煌实在无从想象。真正见了面以后,又大出卫立煌意外。朱德穿一套灰色棉布军服,风纪扣扣得紧紧的,腰间扎了一根士兵用的小皮带,脚上穿了一双旧布鞋,绑腿打得整整齐齐。他眉毛浓黑,眼睛奕奕有神,年纪在五十岁上下,有如一个田舍翁。这和卫立煌所见过的国民党阵营那些威风八面、讲究排扬、阴险狡诈的形形色色的总司令,实在有天大的差别。于是,卫立煌对朱德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国民党官方曾经捏造了许多谣言,把朱德描绘成一个青面燎牙的人。民间和国民党的普通士兵中间,也流传着有关朱德的种种传说。对此,卫立煌早有所闻,他想知道这些传说是否确有其事。他不断地询问朱德,想弄明白这位昔日战场上的对手,从前是怎样打退国民党的历次围剿,怎么长征过来的。朱德性格平和,向来不喜欢炫耀自己的过去,但现在卫立煌既然询问,朱德只得将自己的个人经历,尤其是在探索救国救民过程中的思想转变,原原本本地讲给他听。朱德说他自幼家贫,为了探索救国真理,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从孔孟之道到《天演论》,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到孙中山,不断追求。后来抛弃“教育救国”思想,弃文从武,进入云南讲武堂学军事,参加同盟会,从事反清活动,参加云南起义,反对袁世凯称帝复辟,参加“护法战争”,反对段祺瑞政府。到头来依然是军阀连年混战,人民苦不堪言。反动军阀内部的腐败与黑暗,使他失望和不满。他毅然放弃高官厚禄,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在上海他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孙中山,也见到了中共领导人陈独秀。漂洋过海到法国,又从法国转道德国柏林,他在柏林见到了中共在柏林的负责人周恩来,由周恩来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听完朱德的一番叙述,卫立煌大为感慨,在感情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感到朱德青年时期追求革命,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经历和自己大体相似,又对朱德蔑视功名富贵、以身报国的高尚思想境界深表敬佩。时隔不久,有人问卫立煌对朱德有何印象,卫说:“朱德是个量大、诚恳、忠厚的长者。”洛阳会议后,日军继续向晋南进攻,第二战区的作战压力很大,环境日趋艰苦。有的国民党军官认为晋南的仗不好打,提出退到黄河以南去把守潼关。卫立煌虽然口头同意八路军持久战、游击战的主张,但没有留在山西坚持华北抗战的决心。他主要担心自己军队的战略、战术特点不适宜进行游击战,担心没有后方供应。朱德了解到这些情况,对卫立煌进行了积极而诚恳的说服工作,让其坚定了不退过黄河、坚持华北的抗战决心。朱德向卫立煌表示:“我们必须坚守华北,誓死也不能退过黄河。”朱德还对卫立煌军队的战略战术、军民关系、政治思想工作以及提高战斗力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朱德诚恳地说:“我们从前也没有打过没有后方的仗。最初看来,没有后方的仗是不好打的,但是我们从战争中学习了战争,密切了军队和群众的关系,改变了自己的军队,我们就会打没有后方的仗了。山西到处都是不愿意当亡国奴的人民,他们都拥护抗日的军队,到处都是我们的后方,到处都能通行,我们怕什么呢?”卫立煌沉思不语,他觉得道理都对,于是坚持华北抗战的决心逐渐巩固下来了。
1月31日,农历正月初一,这是全国抗战爆发后的第一个春节。卫立煌以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的身份,带着两个军长从临汾战区总部专程到八路军总部给朱德拜年。第二战区的司令长官是阎锡山,副司令长官是卫立煌、朱德。卫立煌来拜年,朱德举行盛大欢迎会。会上朱德首先代表八路军总部致简短的欢迎词,称赞卫立煌抗战最坚决,鼓励说:“希望中央军、晋绥军和八路军坚决合作,抗战到底,把敌人消灭!”卫立煌接着发表长篇讲话。卫立煌的讲话充满激情,既有对过去内战的坦白自责,也有对抗战时局及国家前途的关切和希望,还有对八路军诚恳的鼓励和褒奖。讲话结束后,由丁玲领导的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演出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其中有活报剧《八百壮士》《忻口之战》,秧歌舞剧《全民总动员》,新编京剧《三打雁门关》。卫立煌看了赞不绝口。他边看边同朱德探讨部队的宣传鼓动工作,探讨八路军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表示回去后要学习八路军的经验,并请朱德为他物色推荐一些人到他的部队去。朱德爽快地答应了。不久,赵荣声在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部组建了战地工作团,成为国民党各战区中独树一帜的靓丽风景线。从这以后,朱德与卫立煌的友谊日益发展,每次见面都会促膝长谈。朱德也经常送些进步书刊给卫立煌,对于促进他思想进步、坚持团结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后来八路军密切配合国军,在韩信岭、中条山一带与日寇进行了艰苦的拉锯战,深深打动了卫立煌。2月,日军集结了10余万兵力,由太原南下,企图一举侵占山西的南部,将中国军队逐过黄河以南、以西,建立华北伪政权。17日,阎锡山、卫立煌邀朱德到临汾土门镇开会,讨论如何打好韩信岭战役,如何共同抵御日军由太原向晋南进攻的问题。这期间,朱德多次和卫立煌长谈至深夜。自从和卫立煌一起参加洛阳军事会议、一起在临汾商讨如何御敌,朱德发现卫立煌思想转变很大,对在灵石县韩信岭好好打一仗的意愿甚是坚强,特别留心卫立煌这个统战对象还有什么思想问题,好尽力帮助他解决,巩固坚持华北抗战的决心。20日,朱德和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率总部离开洪洞县,向晋东南转移。途中,突然与袭击长治得手、又向临汾出击的日军遭遇。这时朱德和左权身边只有总部警通营的两个连约300人,不及敌人兵力的十分之一,但考虑到临汾城驻有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部和大批居民,便决定冒险进行阻击。这样,数百名八路军战士在朱德、左权的巧妙指挥下,阻击日军一个旅团达三天之久,为临汾军民安全转移赢得了极其宝贵的时间。事后,卫立煌对朱德和左权率领的八路军这种舍己救人做法称赞不已。2月下旬,日军开始攻击韩信岭,卫立煌指挥部队与敌人展开了又一场恶战。一周后,日军一路从左侧包抄上来,卫立煌只得下令部队从韩信岭撤退,向中条山转移。转移途中,由于行踪不断被汉奸告密,卫立煌迭遭险情,几遇不测。起初,卫立煌打算先向晋东南移动,以便与主力会合,可汾河上的桥梁全部被日军炸毁,无法渡河。在进退两难中,卫立煌派人要八路军掩护。朱德知悉后,马上派部队在其东进的道路上等候接应,并命令部队不惜一切地保证卫立煌的安全。
部队等了一天,不见踪影。后来得知卫立煌已向北转移,八路军又向北跟进接应,在石楼一带,才遇上被日军刚刚冲散、情势岌岌可危的卫立煌。八路军当即派一连人在白儿岭阻击日军,与2000多敌人展开了血战。日军还调来飞机、大炮向白儿岭猛烈轰炸。已经脱离险境的卫立煌用望远镜观察到这个场面,问身边的八路军指挥员:“前面是几个团?”“只有一个连。”“那个连完了……”然而不多久,这个连不仅回来了,而且还牵着好几匹驮着大米、罐头的洋马,自己仅伤亡20余人。这使卫立煌非常惊奇。一个连竟然敌过2000日军!他钦佩地说:“八路军真能干!”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赶紧致电朱德,表示他对八路军深深的谢意。
8月13日,朱德一行去延安参加中共六届六中全会,顺路经过中条山卫立煌处,了解他们的情况,鼓励他们坚持抗日立场。他由八路军总部出发,经过晋城、阳城等地,来到垣曲县辛庄村,拜访卫立煌。卫立煌接到电报,亲自安排,做好热烈欢迎的准备工作。朱德来辛庄那天,卫立煌早早在村口等候。相见后,两人热烈握手,彼此都感到快慰。朱德对卫立煌说:“我是前来向卫副司令长官汇报作战经过,商量今后作战任务的。”卫立煌对朱德等人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当天晚上,在村内麦场上举行了盛大的欢迎晚会。朱德讲话完毕,工作团里的同志就带领大家高呼“加强团结”“互相帮助”,制造团结气氛。次日起,卫立煌和朱德一连单独谈了两整天,互赠了礼物。朱德送给卫立煌的是两匹俘获的日军枣红色大洋马,卫立煌很是欢喜。他也赠给朱德一批新式手枪和一支刻有“立煌敬赠”字样的美国犀佛利牌钢笔。朱德走后,有人问卫立煌有什么感想,卫说:“朱玉阶对我很好,真心愿意我们抗日有成绩。这个人气量大,诚恳,是个忠厚长者。”
【林彪被误伤】
八路军出征
林彪.聂荣臻在前线
1938年3月2日清晨,迷雾把山西大地笼罩着,一切都是朦朦胧胧的。晋南山区的初春,早晚多雾,云烟氤氲,漫山遍野,五步之外,不辨东西。林彪没听警卫员的劝说,独自一人到住地村外去遛马。没想到,他这一遛,竟身中冷枪,负了重伤,留下终生遗憾。林彪戎马一生几十年,虽然经历过无数次危险,但受伤却只有这一次。这次负伤严重损坏了林彪的身体健康。平型关大捷后,115师从板垣师团丢弃的大量辎重中得到补充,发了洋财,团以上所有干部都得到了一件黄呢子军大衣,林彪也不例外。林彪还挑了一匹丰神健骨的骏马。这匹马是关外良种,名唤“千里雪”,周身没有一根杂毛,一眼望去,就像一道白色的闪电,发光耀眼。林彪有了这匹马,便慢慢养成了遛马的习惯。
这天,林彪一出村,便策马奔驰。“千里雪”飞踏腾空,闯村过店,清脆的马蹄声沿山区小道一路响起。不知不觉的,林彪已进入了阎锡山部队的防区。阎锡山的部队紧邻115师。由于正和日本人打仗,他们在防区边缘布置了警戒线,放了流动哨。防区外的蹄声和马嘶引起士兵的注意。带队的一个班长从浓雾中看见一个军官模样的人身穿黄呢大衣,骑着一匹洋马,正朝这边飞来。他认定这是日军军官,下令开枪。枪声过后,林彪和马倒在地上。子弹从他的前胸打入,洞穿了右肺叶。等阎军士兵把林彪认出来时,由于失血过多,林彪昏迷过去。闻讯赶来的警卫员赶紧把林彪抬回115师师部,进行急救。阎锡山听到消息,大为惊讶,亲自带着医官前来为林彪会诊。经过紧张的抢救,出血是止住了,但是弹头还留在体内。战时医疗条件太差,开刀取弹头,危险性很大,弄不好就会有个三长两短,更何况林彪是大名鼎鼎的传奇式人物,谁也不敢动这个手术。几天后,林彪才清醒过来。望着病床前一双双忧虑、诚挚的眼睛,林彪露出一丝苦笑,说:“没想到阴沟里翻了船。”这句湖北土话的确代表了林彪当时的心情。伤,虽然细想起来十分窝囊,但林彪这次却表现出了一个儒将所显露出来的宽宏大量和坦荡之心。他没有同意阎锡山提出的枪毙肇事者的意见,宽恕了那个闯祸的班长和士兵。这使那位班长和士兵感动得涕泪交加。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得知林彪负伤的消息,打来了慰问电。毛泽东特地派有“医林圣手,军中名医”之称的傅连璋来为林彪治疗。傅连璋,福建长汀人,原来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1927年在长汀任福音院院长时曾尽力抢救过八.一起义部队的伤病员,1933年参加红军后,历任中央红军医院院长、陕甘宁边区医院院长。傅连璋医术高明,为人厚道,深得中央领导同志的器重。派傅连璋来晋西,说明了毛泽东对林彪的器重。在傅连璋的精心治疗下,林彪的伤情得到控制,伤口也渐渐愈合了。但是,由于子弹擦伤了中枢神经,弹头残留体内,每逢天阴雨雪,伤口发炎,林彪还是疼痛难忍,在床上滚来滚去。
鉴于林彪身体日益虚弱,伤口恶化,八路军总部决定派人护送林彪到延安休养。早春三月,桃苞绽放,柳枝爬绿,青青的嫩草婀娜娇柔,玲珑的翠鸟啼啾悦耳。延安城外一望无际的原野上又响起了粗犷激越的信天游。带伤的勇士比健归的英雄更惹人爱怜,这是古今通例。毛泽东为载誉回来的林彪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会,劝慰他宽心养病。二十里堡,昔日一座偏僻宁静的小山村,由于林彪的到来而喧闹非凡。每天都有抗日团体或军政要人前来探望致意。其中最有特色的一次是卫立煌探病。1938年4月,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兼前敌总指挥卫立煌顺道访问延安,专程前往二十里堡慰问林彪。行至半途,卫立煌突然下车,说:“快搜搜荷包,看有没有钱?我今天忘记准备犒金了。”原来,国民党军队素有犒赏和送礼的风气,按当时不成文的规定,一个师长受伤,礼金通常要高至数千元。众随从把口袋搜遍,也只600元钱。“这怎么行?太少了,太少了,”卫立煌急得直搓手,“事后再送,行不行?失不失礼?”卫立煌的秘书说:“好像没有事后再送钱的规矩,这显得诚意不够,不如看望林彪时探询他需要什么。”“好主意。”卫立煌上车,赶到二十里堡,热情地与林彪交谈,问他是否能帮上忙。“帮忙?”林彪摇摇头,表示感谢。“譬如药品,食物,衣服……”,卫立煌专拣边区紧缺的物资说。“我本人没有什么需要,一切都很齐备。”“那部队有什么困难呢?”“部队缺弹药。”林彪直盯着卫立煌。“一言为定,我就送弹药。”第二天,卫立煌抵达西安,下令拨给八路军步枪子弹100万发,手榴弹25万枚和牛肉罐头180箱。国民党后勤部副部长卢佐认为数目太大,怕蒋介石不批准,提出应仔细考虑。卫立煌闻悉后,亲自打电话与卢佐洽商,获得批准。后来第二战区前敌指挥部后勤司令杲海澜也因数目庞大,不敢执行。卫立煌又打招呼,说:“我是前敌总指挥,对于抗日有功的军队,都要一视同仁。照单拨出,出了问题,我卫立煌负责。”30天后,当10余辆军车把子弹、罐头送到二十里堡时,林彪苍白的脸上露出激动的红晕,连说“礼重了,礼重了。”
***小资料:西路军全军覆没---1936年10月-1937年3月,红四方面军徐向前、陈昌浩率30军、9军、5军,以及红四方面军总部、直属部队共计21800余人渡过黄河,西进河西走廊,建立根据地,打通与苏联的通道。结果被快速赶来的马家军切断退路。西路军浴血奋战,在没有救兵、没有供给、弹尽粮绝的情况下,经过高台、倪家营等地战斗,西路军全军覆没。
【见到毛泽东】
卫立煌.毛泽东
毛泽东与国共将领
卫立煌.毛泽东
1938年春,侵华日军调整了华北方面军的战斗序列。时任国民党政府军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前敌总指挥的卫立煌对这一重大变化仔细研究后,决定尽快与晋南中条山的主力部队会合,组织会战重创日军。要达到这一目的,最快捷的路线就是取道陕北南行,而延安是共产党和八路军的指挥中心所在地。卫立煌所率的指挥部和一个警卫团被阻隔于敌后,想从吕梁地区向东南走,已经十分困难了。这时,参谋处拟订了几条转移到晋南中条山的行军计划供卫立煌决定。当其他军事人员散去,旁边没有别人的时候,卫立煌的秘书、中共地下工作者赵荣声乘机建议:“还是走陕北这条路好,这正是一个参观延安的好机会。”
卫立煌深怕引起蒋介石猜疑,说:“我也想去看看,可是现在仗打得这么紧,哪有时间去参观?”赵荣声说:“不需很多时间,走马观花,在延安参观一两天就行了,和毛主席见见面,听听他的议论。如果不抓紧这个机会,下次再想到延安可就不容易了。”次日,卫立煌忽然叫赵荣声把最近几期延安出版的《解放》周刊和《群众》周刊找出来翻翻,给他准备到延安去讲话的演说稿子。他说:“去不去延安现在还没有定,你先这么准备吧。”真是无巧不成书,蒋介石正好来了电报,通知卫立煌到洛阳开会。为了争取时间,取道陕北南行洛阳便成为合法的行动了。于是,他告诉随从人员:“我们可以取道延安了。我要会会毛润之先生,向他取取经,看看他用什么方法指挥八路军打得那样好。”
4月17日早晨,卫立煌一行由延水关出发,经过延川县,直奔延安而来,受到热烈欢迎。出乎卫立煌及其随行人员的意料,离延安城15千米的地方,即一路发现用红绿纸写的标语:“加强国共合作”“团结抗日”“欢迎卫副司令长官”。越接近延安城标语越多。车到延安城外,远远看到欢迎的队伍排列在大路两旁。汽车一到即敲锣打鼓,呼喊口号。口号声此起彼伏,非常热烈。车队抵达城门不远处。前面两辆汽车停下,卫立煌等人走下汽车,专来迎接的滕代远参谋长、留守处主任肖劲光、交际处处长金城等人迎上前去。随行的10余辆大卡车没有停留,一辆接一辆地直向南开。滕代远等陪伴卫立煌一行,走进贴满标语的城门,穿越夹道欢迎的人群,走到城中收拾一新的大教堂门口。
毛泽东早已在客厅门口等候着,伸出手来表示欢迎。“卫将军是抗日名将,今日访问延安,蓬筚增辉啊。”毛泽东很客气地说。“八路军对日军作战打得非常好,俊如(卫立煌字俊如)深感敬佩。”毛泽东哈哈大笑:“卫将军这么说,我们就有了共同语言。你们委员长在后方批评我们游而不击,你怎么和他唱反调啊?”“我是看到什么说什么”。卫立煌并不为蒋介石辩护。他接过递上来的名茶,揭开碗盖,一股熟悉的清香透过脑门,沁人肺腑。“六安瓜片”,卫立煌一面品着茶香,一面暗自惊讶:“毛泽东连我的爱好都打听得如此清楚,可见此人心思精细,待人诚恳。一个雄才大略的人,再如此注意细微处,日后没有大成功、大成就,那才是咄咄怪事!”
中午,毛泽东设宴招待客人。招待部门把所能寻到的最好的饭菜全部端上宴席。卫立煌虽高官厚禄,往日不乏山珍海味,但自入晋以来,连续不断地同日寇苦战,也久未尝佳肴了。更何况近来被围于晋西,已经到了吃面糊糊充饥的地步。在这里见到如此好的饭菜,真是欣喜异常,连忙向毛泽东表示谢意。毛泽东一面饮酒,一面与卫立煌谈笑风生。毛泽东说:“八路军深入敌后,存在着很多困难,弹药消耗很大,没有子弹怎么能打日本鬼子?这些需要得到补充,特别是医疗卫生器材,很缺乏,还希望卫总司令多多催促。”“俊如回到西安后尽量帮助解决。”卫立煌豪爽地回答。下午,卫立煌一行去抗大参观。罗瑞卿亲自接待,并邀请卫长官给抗大的学生讲演。卫立煌刚站到讲演台上,台下就响起了学生们此起彼伏的口号声:“国共两党紧密团结起来!”“坚决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卫立煌长官一齐打到鸭绿江!”卫立煌被学员们的爱国热情感染了,非常激动,竟然把预先背好的演讲词忘得干干净净,于是来了个即兴演讲:“此次奉命赴西安,系指挥黄河南北两岸部队,继续坚持抗战,直到最后胜利。这次抗战中把我国的弱点、缺点完全暴露出来了。第一是不团结现象,而受到了局部失利,但由于抗战继续坚持,我们的弱点逐渐消灭了。第二没有组织,没有坚强的领导。今后要把全国人民组织起来,筑成一道万里长城,来打击日本强盗的进攻。”
为欢迎卫立煌的到来,晚上,延安各界举行盛大欢迎晚会。当毛泽东陪同卫立煌入场时,全场鼓掌数分钟。李富春主持大会,毛泽东致欢迎词:“热烈欢迎卫副司令长官莅延指导。卫将军是坚持华北抗战的领导者,此次过延,希卫将军对边区工作多加指示。”晚会上,延安鲁艺的师生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毛泽东和卫立煌并排而坐,谈笑风生。 尽管晚会开得很晚,但两人谈得十分投机。散会后,毛泽东又与卫立煌一起步行到下榻的耶稣教堂。这是几十年前外国传教士住的地方,是延安城内惟一的“洋房”。招待人员准备了夜餐,雪白的馒头,大米稀饭,还有红色的广东香肠,这在战争期间是很难得的。卫立煌对毛泽东说:“这次到延安,所受的礼遇太过,内心有愧。”“为什么呢?”毛泽东含笑反问。“因为抗战以来,我打了几仗,都没有全歼日军,不值得表扬。”“不能这样讲。”毛泽东摇着手说,“事实上你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面对强敌不屈不挠的精神,就值得赞扬,何况还打得很勇敢哩!你是坚持华北抗日的领导者。”这天晚上,他们两人在卫立煌的房间里一直畅谈到深夜。毛泽东分析抗战形势,说:“目前在山西的抗战非常重要,如果不是我们大家都在山西拖住日军的尾巴,日军从风陵渡渡过黄河,夺取潼关,掐断陇海线,就能截断中国和苏联的国际路线,进一步压迫中国投降。据我判断,上海沦陷后,日军将要进占南京徐州。”毛泽东准确预测了日军的下步动向,为以后的战争发展所证明。卫立煌等人听了极其钦佩。
18日,卫立煌一行离开延安,毛泽东又派滕参谋长等人送到15千米以外。在去西安的路上,卫立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脑海中不时浮现出延安的各种场面:五彩缤纷的标语,响彻云天的口号,夹道欢迎的人群,抗大简陋的校容、精彩的晚会。浮现出与毛泽东交谈的情景:毛泽东扳着手指对他说:“八路军深入敌后,英勇杀敌,但也存在很多困难。一是弹药消耗很大,没有子弹怎么打敌人?需要得到补充;二是医药、卫生器材缺乏,还希望卫总司令帮助,向主管部门催促一下;还有,现在已经要到5月,快夏天了,夏服还没有影子,不知道是什么缘故。”毛泽东之所以对卫立煌谈这个问题,是因为卫立煌是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八路军属第二战区序列,他当然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卫立煌心想,毛泽东想的是部队。林彪负了伤,想的也是部队。他当场表示一定尽力帮助八路军解决这些问题。卫立煌素来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何况八路军抗战有功,也确应补给,但如何实现他承诺的呢?他反复地思考着。 延安之行,彻底改变了卫立煌对共产党的看法。毛泽东的博学多才、领袖风范,共产党艰苦抗战的光辉事迹,延安军民欣欣向荣、团结抗战的精神面貌,令他感慨不已。
卫立煌到达西安的第二天,就直奔西安北大街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部驻西安办事处,以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前敌总指挥的身份,签发了一道手谕:“即发十八集团军步枪子弹100万发,手榴弹25万发。”卫立煌当面把手谕交给第十四兵站分监杲海澜。杲海澜任少将军衔,一直跟随卫立煌,帮他办后勤军需,是卫立煌身边的红人。但是当他看到手谕后,脸上立即出现了难色,表示很困难。卫立煌马上有所察觉,但他依然吩咐道:“第二战区的军队都受我指挥,凡是打日本的,我都一样看待,十八集团军打得很好嘛,我们就要充分供给。”杲海澜回去以后,越想越感到此事太棘手了,因为蒋介石对十八集团军的供给早有规定,最多发给10万或8万发子弹,意思一下就行了。卫立煌居然一下子要发给100万发。发吧,直接有悖蒋介石的规定;不发吧,老长官执法无情的脾气他是清楚的。怎么办?杲海澜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只好去找后勤部副部长卢佐商量,同时急电汉口,向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后勤部请示。几天过去了,汉口军委会尚未回电,而卫立煌却亲自上门来了。“办好了没有?”卫立煌黑着脸问道。杲海澜吓坏了,说不出话来。卫立煌又问牛肉罐头还有多少,当得知第二战区还有几百箱时,他又伸手取回手谕,在下面加了一行字:“另发十八集团军180箱牛肉罐头。”牛肉罐头,那是稀有食品,一般部队都吃不上。卫立煌写罢,丢下一句话:“谁不马上执行,照违抗军纪论处!”事已至此,杲海澜亦无任何回旋余地了,只好马上通知十八集团军派人来取军火和罐头。一星期后,汉口军委会来了回电,不同意发给十八集团军这100万发子弹。但已经迟了!除此之外,卫立煌还给八路军的3个师发了夏装和一批医药用品,50部电话机,一部10门的电话总机和一部20门的电话总机。
延安之行的确对卫立煌产生了很大影响。从此,他对于延安出版的书籍杂志看得多了,不只是看看标题,而且翻阅一部分重点文章。最突出的例子是叫赵荣生陪他细读7月7日发表的毛泽东的名著《论持久战》。这本书对卫立煌启发很大,使他认识到“亡国论、速胜论、唯武器论”都是错误的。特别是看到毛泽东所讲抗战还要经过一个很长的相持阶段才能进入收复失地的反攻阶段,根本的问题在于发动群众,在战争中需经过内线与外线、包围与反包围、根据地由小块逐渐变成大块等段落后,对于八路军打独立自主的游击战,深入敌后建立根据地的战略,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1938年10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共团结合作的形势开始出现动荡,蒋介石掀起“溶共、限共、反共”的高潮,军事磨擦日渐多了起来。1939年1月,卫立煌出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期间,国民党内的顽固派奉行“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方针,一些国民党军队向八路军发动了军事进攻,受到八路军的沉重打击,卫立煌所辖战区也接到了蒋介石的命令,他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便写信给朱德,请求八路军从辖区暂时后撤,以避免可能发生的军事冲突,并派代表邀请朱德到晋城商谈。朱德立刻启程。在晋城经过平等协商,达成了重新划分抗日驻军防区的协议,在团结抗日的原则下八路军作了某些让步,给了卫立煌面子,使其有本钱向蒋介石交待。在卫立煌和朱德再次见面的时候,双方都很高兴,一场兄弟阋墙的危机已经烟消云散。卫立煌对朱德一行人热情欢迎,并按照卫立煌访问延安时受到的接待规格进行招待。双方团结抗日的合作关系又巩固起来。卫立煌还在他的辖区内解决了十八集团军的军饷等问题,两次分别以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及河南省政府主席的名义,召开欢迎宴会,进一步宣传了国共合作团结抗战的重要意义。
1940年3、4月间,为诋毁和打击在华北英勇抗战的八路军,蒋介石公然命令晋冀豫区的八路军撤出上党地区,交给国民党部队;要求八路军退至白(圭)晋(城)线以东,邯(郸)长(治)路以北地区,并责令卫立煌予以指挥实施。对于这种无理要求,朱德和八路军理所当然地坚决拒绝。4月中旬,蒋介石命卫立煌把太行根据地的八路军打出去。卫立煌回答说:“这样内战就打大了,影响抗日,当前最重要的还是抗日。日军正在行动,国内的事情慎重一点好。”引来蒋介石的斥责,让卫立煌陷入“两难”境地。面对朱德这位兄长般的挚友,他怎忍心手足相残呢?无奈,只好致电朱德,希望通过谈判,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谈判”就在他们之间开始了。说它别开生面,是因为谈判之初,为避蒋介石顽固派“近朱者赤”的谣言,两人并不见面,而是由各自的随员相互传话,交流看法和意见。卫立煌住在晋城西面20多千米的陈村,朱德住在晋城北面的一个小村里。经过几天的“谈判”,意见比较一致,双方分别向重庆、延安发电请示,然后才在晋城见面直接交谈。谈判达成了协议,重新划定了抗日的驻军防区:以临汾、屯留公路及长治、平顺、磁县为界,界线以南为国民党军队驻区,以北为十八集团军驻区。按照这个协议,八路军自动退出山西及河南大片土地。国民党不得不承认,除陕甘宁特区和晋西北、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外,在华北又出现了一个事实上属于八路军驻防的“特区”。从而为稳定华北抗战局面,打破国民党的反共高潮,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朱德和卫立煌这次在晋城久别重逢,化干戈为玉帛,感到由衷喜悦。为庆祝这一会谈胜利,朱德、卫立煌都希望搞点文娱活动,增加喜庆的气氛。但此时的晋城距日军占据的地方很近,无法举行庆祝活动,所以他们相偕来到晋城一家古老的打铁作坊看打铁。听那铿锵的打铁声,看那飞溅的火花,他们举杯敬酒,为“谈判”成功,为继续团结抗日而干杯。
4月下旬,朱德回延安前,特意安排去洛阳会见卫立煌,然后经西安返回延安。5月7日,朱德、康克清等人和一个警卫连渡过黄河,来到洛阳,受到时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和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的热情接待。在同朱德的会晤中,对于八路军提出的要求,卫立煌几乎都表示同情和支持。卫立煌认为,既然山西订立了协议,双方互不侵犯,那么陕西也可以订立协议。他想作个中间人,劝说胡宗南和朱德当面谈判,按照晋城的先例,也搞一个协议。胡宗南接受邀请,来到洛阳。蒋介石给卫立煌发了一封电报:“这个事你不用管。”面对这种情况,卫立煌对朱德表示深感愧疚,朱德则安慰卫立煌,对他的良苦用心深表感谢。最后,卫立煌以第一战区的名义举行盛筵,欢迎朱德总司令,而且用他河南省政府主席的名义,邀集国民党党政及各界知名人士参加,目的是让大家看到国共关系恢复原好,压制一些反动谣言。此次洛阳之行,在朱德的影响下,卫立煌还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解决了两个具体问题:第一,允许八路军在中条山保留一条运输线,并把3月间被27军在同善镇、15军在垣曲北垛捉去的3、4十名八路军兵站人员,以及在晋东南等地捉来关在西工兵营中的八路军统统放回。第二,解决了国民党军需机关一度扣发八路军军饷的问题。卫立煌在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期间,面对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反共高潮,始终坚持抗战、坚持团结,相忍为国,顶住压力,从未向八路军进攻,与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制造的“十二月事变”、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制造的“皖南事变”相比,形成了鲜明对照。由于卫立煌在第一战区只提“一切服从抗日,抗日高于一切”,对蒋介石的“一个政府、一个党、一个领袖”的口号只字不提,这种态度和做法,也招致了蒋介石的猜忌。
1941年春,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卫立煌本意继续协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一致抗日,没想到在日军眼皮底下国共再露不和,刀兵相见。卫立煌痛心之余,自觉约束自己管辖的部队,尽量不要介入反共行列,并经常对部僚说:“内战不能打啊!再打就完了。”卫立煌邀请朱德总司令到洛阳商谈,最后协商重新拟订抗日驻军防区,同时奢望能以“老长官”的身份规劝“天子门生”胡宗南停止对十八集团军的进攻。岂料,此举遭到了蒋介石的痛斥,卫立煌一气之下,撂了挑子。蒋介石本对他在华北消极反共极为不满,就以“缺乏政治头脑”为名,趁机剥夺了卫立煌的兵权。卫立煌在成都赋闲一段时间,心情很不好,时常将1938年在延安与毛泽东的合影相片拿出来看,也很关心十八集团军的情况。不料被人告密,说他私通共产党。军统特务戴笠闻讯,如临大敌,直接向蒋介石报告,说:“卫立煌涉嫌亲共”。蒋介石于是撤消了卫立煌的一切职务。后来周恩来对卫立煌说:“你是受我们的连累了!”卫立煌感动得热泪盈眶。这是对他的高度评价!
***1938年3月12日,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十三周年暨追悼抗日阵亡将士大会。
毛泽东撰联:国共合作的基础为何?孙先生云: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 抗日胜利的原因安在?国人皆曰:侵略阵线是和平阵线的死对头。
***抗战小资料:抗日战争---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开始侵略东北大地,中国抗日战争爆发。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华北大地,中国全面抗战爆发。1945年9月2日,日本签字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第二节 山河破碎
南京保卫战.南京大屠杀.台儿庄大捷.共军办事处.军政各大学.抗日持久战.徐州大会战. 兰封大会战.花园口掘堤.保卫大武汉.广州城失守.文夕冲天火.南昌大会战.随枣大会战. 首次战长沙.桂南大会战.五原大会战.枣宜大会战.张自忠将军.重庆大轰炸.隧道窒息案.
【南京保卫战】
南京保卫战
南京保卫战
南京保卫战
平津沦落,上海沦落,太原沦落,日本侵略军直逼国民政府首都南京。 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日-13日,15万国军保卫南京城。
11月淞沪会战失利,日本侵略军占领上海后,兵分三路急向南京进犯。中国准备在上海以西300多千米的阵线进行南京保卫战。由于下达撤退命令过于仓促,后方国防工事交接发生失误,加上中国抗战初期的军队训练素质极低,大撤退演变为大溃退。虽然锡澄线上的江阴保卫战阻止了日本海军逆江而上,但南部无锡的快速陷落,使锡澄国防线基本没有发挥作用,北路的日军主力一路顺利到达南京。
12月1 日,日军下达进攻南京的作战命令,南京保卫战开始。唐生智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指挥15万国军抵抗作战。2日,江阴防线失守,中国海军主力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在中日江阴海战中,被全数击沉。南京国民政府唯一的一道拱卫南京的水上屏障失守。南京保卫战开始后,日军三路进攻势如破竹,南京外围战略要地相继失守沦陷。9日,日军进抵南京城下,用飞机向城中投撒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致中国守军的最后通牒,进行劝降。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对松井的最后通牒不予理睬,于当日下达命令:“本军目下占领复廓阵地,为固守南京之最后战斗,各部队应以与阵地共存亡之决心,尽力固守,决不许轻弃寸土、摇动全军,若有不遵命令擅自后移,定遵委座命令,按连坐法从严办理;各军所得船只,一律缴交运输司令部保管,不准私自扣留,并着派第78军军长宋希濂负责指挥;沿江宪警严禁部队散兵私自乘船渡江,违者即行拘捕严办。倘敢抗拒,以武力制止。”唐生智决心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10日,日军见中国军队拒绝投降,遂向雨花台、通济门、光华门、紫金山第3峰等阵地发起全面进攻。战况较9日更为激烈。特别是城东南方面,因复廓阵地已基本丧失,日军直接进攻城垣,形势尤为严峻。卫戍司令部急令第83军156师增援光华门、通济门,并于城内各要点赶筑工事,准备巷战;同时将第66军由大水关、燕子矶调入城内,部署于中山门、玄武门内,筑工事,备巷战;另以刚刚由镇江撤入南京城内的第103师、112师,由教导总队总队长桂永清指挥,负责中山门附近城垣及紫金山阵地的守备。当夜,第156师选派小分队坠城而下,将潜伏城门洞中的少数日军全部歼灭。雨花台方面,日军两个师团主力和步、炮、坦克及航空兵协同攻击,将第88师右翼第一线阵地全部摧毁。残部退守第二线阵地。当晚,日军第18师团占领了芜湖。
11日,日军第16师团猛攻紫金山南北的中国军队阵地。紫金山及其以南地区,教导总队坚决抗击。激战终日,日军毫无进展,惟其右翼部队攻占了第2军防守的杨坊山、银孔山阵地,进至尧化门附近。日本“上海派遣军”为使其第16师团进攻容易,并适时切断守军的东退道路,又从正在镇江等船渡江的第13师团中,调山田支队(第13师团兵步第103旅团长山田指挥的步兵3个大队、山炮兵1个大队),从第16师团右翼加入战斗,向乌龙山、幕府山炮台进攻。日军第10军的第114师团、第6师团主力继续攻击雨花台。国军88师的第二线阵地又被摧毁,守军被迫据守核心阵地。日军第114师团右翼部队开始攻击中华门,城门被炮火击毁。少数日军一度突入城内,但被第88师据守城垣的部队歼灭。日军第6师团左翼部队之一部,沿长江东岸北进,在上新河击退宪兵教导2团的1个营,占领了水西门外的棉花堤阵地。日军国崎支队在当涂北慈湖附近渡过长江,沿西岸北进,向浦口运动。占领芜湖的日军第18师团因转用于杭州方面,不再参加进攻南京的作战。
南京保卫战期间,蒋介石在武汉大本营对南京的战况极为关注,每日均有询问、指示的电报。当蒋介石发现撤至南京的部队,战斗力和士气远不如淞沪作战,南京外围主要阵地带仅防守两三天即告失守,而复廓阵地,立足未稳即在主要方向上,又被敌突破,并且迫逼城垣,形势非常严峻;而当涂附近已有日军渡江,更是局势危急。为避免南京守军被敌围歼,蒋介石11日中午命令南京守军撤退,要江北的顾祝同用电话转告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顾祝同要唐生智当晚渡江北上,令守军相机突围。而唐生智曾力主固守,现在若要突然先行撤走,怕今后责任难负,因此要求必须先向守军将领传达清楚最高统帅的意图后方能撤离。当晚,蒋介石致电唐生智:“如情势不能久持时,可相机撤退,以图整理而期反攻。”唐生智遂于当夜与罗卓英、刘兴两副司令长官、周参谋长研究细节之后,决定于14日夜开始撤退。
12日,日军第6师团先头部队长谷川部队在南京中华门外准备总攻击。同日,日军5个师团对南京复廓阵地及城垣发动猛攻。中午前后,日军在猛烈炮火掩护下,攻破中华门。防守此处的第88师遂即撤走,南京失陷已成定局。当时大批逃难居民与溃退的散兵拥挤在街上,城中秩序陷于混乱。南京守军呈动摇态势。唐生智决定改在当夜撤退。17时,卫戍司令部召集师以上将领开会,布置撤退行动。他首先简要说明当前战况,询问大家是否还能继续坚守。与会将领无一人发言。唐生智遂出示蒋介石命令守军相继撤退的电令,参谋长周斓分发了参谋处已油印好的撤退命令及突围计划。
自行决定由下关渡江的军、师长们,大多未按规定的时间开始撤退,而是散会后立即部署部队撤退。防守日军第47联队敢死队偷袭中华门的单位,在接到命令前即已撤走。卫戍司令部第2军负责固守乌龙山要塞,掩护其他部队撤退和突围,本应最后撤退,但徐源泉却于12日下午,即率其第41师、48师,从周家沙和黄泥荡码头乘坐其预先控制于该处的民船,最早渡至江北,经安徽去江西整顿。乌龙山要塞部队在徐源泉部撤走后,也于当晚毁炮撤去江北。有的将领只向所属部队打撤退电话,或回去安排一下撤退事宜,就脱离部队,先行到达下关,随同卫戍司令部及第36师,乘渡船先到江北。而第71军军长王敬久、该军第87师师长沈发藻等,根本未回指挥所;教导总队队长桂永清回到富贵山地下室指挥所告知幕僚撤退任务后,即留参谋长邱清泉处理文件,自己单独先去下关;其第2旅旅长胡启儒得知撤退消息较早,不等会议结束,即以奉命去下关与第36师联系为由,电话通知其第3团团长代行旅长职责,独自先去下关。
由于城中各部队多沿中山路向下关撤退,而挹江门左右两门洞已经堵塞,仅中间一门可以通行,各部争先恐后,互不相让,不少人因挤倒而被踩死。教导总队第1旅第2团团长谢承瑞,在光华门阵地上曾英勇地抗击日军多次冲击,却在挹江门门洞内被拥挤的人群踩死。第83军第156师师长李江见城门无法挤过,就从门东侧用绑腿布悬吊,下城出走。下关情况更为混乱,各部队均已失去掌握,各自争先抢渡。船少人多,有的船因超载而沉没。大部官兵无船可乘,纷纷拆取门板等物制造木筏渡江,其中有些人因水势汹涌、不善驾驭而丧生。因乌龙山要塞守军撤走,原停泊于草鞋峡、三台洞(燕子矶南)的4艘“文天祥”鱼雷快艇也于12日夜驰去大通。
13日拂晓,日军山田支队未经战斗即占领了乌龙山;海军舰艇通过封锁线到达下关江面,第16师团一部亦乘舟艇进至八卦洲附近江面。大量正在渡江的国军官兵被日本海军及第16师团的火力和舰艇的冲撞所杀伤。宪兵副司令萧山令即死于半渡之中。与此同时日军各师已分由中山门、光华门、中华门、水西门等处进入南京城内;原在镇江的天谷支队已渡过长江,正向扬州前进;国崎支队已至江浦,正向浦口前进。已渡至江北的国军队伍沿津浦路向徐州方向撤退。14日,根据中国大本营的指示,唐生智在临淮关宣布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撤销,撤至江北的卫戍军部队改隶第三战区。南京保卫战基本结束。
【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
南京沦陷后,日军在中华民国首都南京,犯下了大规模屠杀、强奸以及纵火、抢劫等战争罪和反人类罪。日军暴行的高潮从1937年12月13日攻占南京开始,持续了6周。直到1938年2月,南京的秩序才开始好转。在大屠杀中,30万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约2万中国妇女遭日军奸淫,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
15日,日军将中国军警人员2000余名,解赴汉中门外,用机枪扫射,焚尸灭迹。同日夜,又有市民和士兵9000余人,被日军押往海军鱼雷营,除9人逃出外,余全被杀。16日傍晚,中国士兵和难民5000余人,被日军押往中山码头江边,用机枪射死,抛尸江中,只有数人幸免。17日,日军将从各处搜捕来的军民和南京电厂工人3000余人,在煤岸港至上元门江边用机枪射毙,一部分用木柴烧死。18日,日军将南京逃出、被拘囚于幕府山下的难民和被俘军人5.7万余人,以铅丝捆绑,驱至下关草鞋峡,先用机枪扫射,复用刺刀乱戳,最后浇以煤油焚烧,残余骸骨投入长江。
令人发指的是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在紫金山下进行“杀人比赛”。他们分别杀了106名和105名中国人后,“比赛又在进行”。在日军占领南京后的一个月中,全城发生2万起强奸、轮奸事件,无论少女或老妇,都难以幸免。许多妇女在被强奸之后又遭枪杀、毁尸,惨不忍睹。与此同时,日军遇屋即烧,从中华门到内桥,从太平路到新街口以及夫子庙一带繁华区域,大火熊熊,几天不息。全市约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和财产化为灰烬。无数住宅、商店、机关、仓库被抢劫一空。劫后的南京,满目苍凉。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纵的野蛮人来侮辱上海、南京这些城市。他们单独的,或者二、三人为一小集团,在全市游荡,杀人,强奸,抢劫,放火,大街小巷横陈被害者的尸体。江边流水尽赤,城内外所有河渠、沟壑无不填满尸体。
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他们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超过30多万人。
在经历这场血泪劫难的同时,中国的文化珍品也遭大掠夺。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后,派出特工人员330人、士兵367人、苦工830人,从1938年3月起,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每天搬走图书、文献10几卡车,共抢去图书、文献88万册,超过当时日本最大的图书馆东京上野帝国图书馆85万册的藏书量。
抗战胜利后,指挥南京大屠杀的侩子手松井石根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处以绞刑,谷寿夫被引渡给中国政府处死。 勿忘国耻,南京大屠杀!
【台儿庄大捷】
台儿庄大捷
1938年3月-4月中旬,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在山东省台儿庄,与意图由山东分两路进攻徐州的日军师团进行作战。日军第5师团板垣征四郎主攻临沂,第10师团矶谷廉介主攻滕县、临城、台儿庄。这场战役是抗日战争中徐州会战的一部分,因为是对日抗战爆发后国军首次取得的胜利,所以又称为台儿庄大捷。此次大捷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平型关大捷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巨大胜利,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也是徐州会战国民革命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光辉结晶。以山东枣庄、台儿庄为中心的鲁南区域,李宗仁、孙连仲、汤恩伯指挥29万国军与5万日军作战,以伤亡5万的代价,毙伤日军2万余,成为中国正面战场最大的胜利之一。
一、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赴前线。
日军攻陷了南京,急欲打通津浦线,夺取徐州,然后循陇海线西进,取道郑州南下,占领中国抗战的中心城市---武汉。为了阻止日军的进攻,蒋介石调集了7、8万军队,于1937年10月12日,任命李宗仁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驻节徐州,指挥津浦线的防御战。12月日军占领南京、济南以后,企图沿津浦线对进,南北夹击,会攻徐州,以沟通南北战场,进而击破陇海路防线,夺取郑州,武汉等地。
1938年3月上旬,日军第2军司令官西尾寿造通过华北方面军,向大本营申请增加兵力,得到批准后,8日向第10师团作了传达。13日,第2军正式命令:第10师团消灭大运河以北的中国军队;第5师团以一部占领临沂后,进入峄县附近配合第10师团作战。日军企图在达到以上目的后,大致在滕县、沂州一线,给以后作战作好准备。
3月中旬,北线日军分左右两翼,向台儿庄进犯。左翼第5师团,自青岛崂山湾、福岛登陆后,沿胶济路西进,以坂本支队向临沂猛攻。国军以庞炳勋第3军团第40军马法5师等部坚守临沂,调张自忠第59军于14日向日军侧翼反击。经数日激战,有效地阻击了敌人,使日军攻占临沂的企图终未得逞。右翼日军第10师团懒谷支队沿津浦路南下,进攻滕县。中国军队第22集团军122师与敌血战两昼夜,师长王铭章以下大部殉国。日军在攻陷滕县后,移军东向,沿枣台支线进攻台儿庄。
为应对日军的进攻,21日,李宗仁电报蒋介石、何应钦、徐永昌:“临城、峄县、韩庄间之敌约步兵三联队、骑兵一联队、炮兵一联队、坦克车5、6十辆,自14日以来在界河、滕县、南沙河及临枣各地与我第22集团军及王军作战。现分部南进,已达韩庄及峄县附近,其主力似尚在临城。我战区以收复鲁中广大地域之目的,以一部在运河之线取攻势防御姿势,以主力由峄县东南方及东北方山地侧击南下之敌,聚歼于临枣支路与韩庄运河间地区。”这是日军濑谷支队占领滕县、临城后进占韩庄和峄县附近时,第五战区所发的作战命令,明确决定作战目的是收复鲁中广大地域;计划采取一部以“攻势防御”,主力侧击南下之敌,将敌人消灭在“临枣支路与韩庄运河间地区”。按照以上作战目的,战区命令汤恩伯第20军团集中主力于峄县东侧及枣庄东北方山地,击破峄县之敌,向临城、沙沟两地附近侧击,压迫敌于微山湖东岸而歼灭之;一部集结于台儿庄北方地区,准备协助对峄县及其西北地区之主力作战。命令孙连仲第2集团军以一部在侯新闸以西、运河南岸防御,待机渡河北进,主力控制于贾汪附近及荆山、茅村镇间。张自忠第59军在费县集结整顿后,乘虚向滕县南北地区,与由南阳镇附近第3集团军呼应,截击南下或北退之敌,对泗水方面自行警戒。孙桐萱第3集团军应超越济宁南北地区,再向衮州、邹县间及界河、官桥间,与张自忠第59军及临城以南之攻击部队呼应,袭击敌之侧背,并阻止敌增援或截敌归路。命令庞炳勋第3军团迅速扫荡汤头附近之敌,以一部向莒县方面追击,主力集结于汤头附近布防,对沂水、蒙阴方面自行警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