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头条>>正文
中红头条红笔杆:毛主席的好儿子毛岸英烈士一国际主义战士(组图)
2022-10-25 08:29:36
作者:红笔杆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毛岸英烈士标准像

    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国际主义战士

    1、前 言

    毛岸英1922年10月24日出生于湖南长沙,是毛泽东与妻子杨开慧的长子。

    他从小历尽坎坷。8岁生日那天,毛岸英和妈妈杨开慧一同被敌人关进了监狱。母亲牺牲后,他被保释出狱,和弟弟岸青、岸龙由地下党秘密转移到上海,安排到大同幼稚园。后来由于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兄弟三人流落上海街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饱尝了人间苦难和辛酸。

    1936年,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苏联学习。在苏联期间,毛岸英上过军政学校,学习军事知识,1943年1月,被批准加入联共(布)党(1946年回国转为中国共产党员),参加了苏联反法西斯卫国战争。回国前,斯大林接见了他,并送给他一支手枪以作纪念。

    1946年1月,23岁的毛岸英回到了阔别十年的祖国,回到了分别18年的父亲身边。父子俩仅一起生活了两天,毛泽东便要岸英到机关食堂吃大灶,并让他到当时著名的劳动模范吴满有家学种地,上“劳动大学”。

    虽然是毛泽东的儿子,他从不以此自居,却时刻以“毛泽东的儿子”自省,处处严格要求、模范带头遵守。他先后参加了土改,做过宣传工作,当过秘书,任过北京机器总厂党总支副书记。当收到舅父托人找他“希望在长沙有厅长方面的位置”信时,他表示“我本人是一部伟大的机器中的一个极普通极平凡的小螺丝钉,同时也没有‘权力’、没有‘本钱’,更没有‘志向’做这些扶助亲戚‘高升’的事”,“外祖母也许现在骂我‘不孝’……但我得忍受这种骂,我决不能也决不愿违背原则做事”。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新婚不久的毛岸英第一个报名,主动请缨入朝参战。

    1950年11月25日,志愿军总部大榆洞因频繁发报而被美军侦测,遭敌机轰炸,在作战室紧张工作的毛岸英壮烈牺牲。安葬于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为了中朝人民的友谊,他把自己永远定格在28岁,英勇战死在卫国的异乡疆场!

    毛泽东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强忍丧子之痛,缓缓地说:“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岸英是一个普通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

父亲和母亲

毛泽东的恩师、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

杨开慧的母亲向振熙

毛岸英的父亲毛泽东

毛岸英的母亲杨开慧

    2、“儿子就叫他岸英吧!”

    毛泽东与杨开慧1913年相识。恩师杨昌济看中了毛泽东,他是学子毛泽东和爱女杨开慧的媒人。1921年,毛泽东与杨开慧结婚了,他们的婚姻可谓水到渠成。

    1922年10月24日,伴着母亲激动的泪水和父亲殷殷的期盼,岸英在长沙湘雅医院呱呱落地,他是毛泽东与妻子杨开慧的第一个儿子,是父母爱的结晶,情感的花朵。伟大的父亲和英雄的母亲给予岸英的言传身教影响了他的一生。

    1922年,毛泽东亲自组织湖南手工业中心六千多泥木工人大罢工,他就在罢工胜利的鞭炮声和欢呼声中诞生了。毛泽东用他有力的双手将儿子托起来,又有力地将臂膀推举出去,他激动地说:“我们的儿子就叫他岸英吧!”意为伟岸、英俊。

1924年,杨开慧和儿子岸英(站立者)、岸青在长沙合影

1926年,母亲杨开慧与父亲毛泽东在长沙清水塘的故居曾是中共湘南支部、中共湘区委员会从事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的地方

毛泽东一家

    3、动荡的童年中的深深父母之爱

    小岸英是幸运的,在摇篮中母亲给与了他深厚的母爱,一次次地唱起《摇篮曲》,这使他终生难忘。1923年9月,父亲参加完党的“三大”,回到清水塘的家中,岸英张开小手扑过来,第一次喊出了“爸爸”......

    在那个国内革命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毛岸英一出生就注定与革命运动分不开。在毛岸英童年的记忆里,他随着父母四处奔波,辗转于上海、广州、武汉,回韶山、返长沙……到处搬家,小岸英曾天真地对爸爸说:“咱家的房子是长腿的!”

    就在随父母辗转各地的旅途中,毛岸英度过了他的童年生活。

1930年,毛岸英与母亲杨开慧被捕,左下角为《大公报》1930年10月29日的报道

毛岸英与母亲被关押在长沙陆军监狱(旧址)

    4、诀别英雄的母亲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逮捕和屠杀大批共产党员和群众。大革命失败后,杨开慧带着儿子在长沙县板仓一带坚持地下斗争。

    1930年8月,湖南省国民党政府发动了“铲共”、“清乡”活动,10月中旬,杨开慧不幸暴露被逮捕,毛岸英和保姆陈玉英也一同入狱,被关押在长沙陆军监狱。

    在狱中,杨开慧遭受各种严刑拷打,但她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当监狱署及报社采访员质问杨开慧是否悔罪、是否愿与毛泽东脱离干系、是否愿脱离革命…均被杨当面果断否决。

    杨开慧在狱中还编写了《革命课本》,向毛岸英传输革命知识。在妈妈即将被敌人杀害时,岸英抓住妈妈的手发下誓言:“妈妈,我记住了!我要告诉爸爸,我们一定要报仇!”

    11月14日,杨开慧被杀害于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时年29岁。年仅6岁的毛岸英永远失去了母亲。

1931年,毛岸英的二叔毛泽民安排三兄弟到上海大同幼稚园生活,图为毛泽民

杨开慧牺牲后,三兄弟化名杨永福、杨永寿、杨永泰,于1931年初由叔叔毛泽民安排进入上海大同幼稚园。图为毛岸英(二排左一)与毛岸青(二排右一)、毛岸龙(二排右二)在大同幼稚园

    5、短暂的温暖

    杨开慧牺牲后,1931年初,经地下党多方努力,在叔叔毛泽民的安排下,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毛岸龙三兄弟被秘密转移到上海,化名杨永福、杨永寿、杨永泰进入上海大同幼稚园。大同幼稚园是我党早期创建于上海的一所红色摇篮。

    在大同幼儿园中,毛岸英被选为班长,并且主动担任起照顾弟弟的责任,帮助其他小朋友。

    经过革命的洗礼和生离死别的教育,年幼的岸英迅速成长成熟。他在大同幼稚园里给二叔毛泽民的信里这样写道:“二叔,我现在对革命有新认识了,那就是像爸爸妈妈和你们那样,将来为穷苦大众干革命,才是人生的目标!”革命的种子在毛岸英的心中深深扎根,在血与泪的灌溉下发芽生长。

毛岸英、毛岸青流落街头,靠拾烟蒂、卖报纸、帮人推车等维持生活

在困苦中,毛岸英仍不忘学习知识,他拼命做工挣钱,终于买回了渴望已久的《学生字典》。在寄居的破庙里,毛岸英每天除了自己学习,还教毛岸青认字

    6、流浪上海滩

    1931年4月,上海中共党组织被破坏,抚养他们的董健吾也遭到通缉。一年后,大同幼稚园,毛岸英领着弟弟流浪上海街头:捡烟头、打零工、推板车、卖报纸、睡破庙,饱受饥寒交迫、颠沛流离之苦。动荡艰辛的童年生活,也磨炼了他刚强的毅力,毛岸英变得愈发坚强。

    在困苦中,毛岸英仍不忘学习知识,他拼命做工挣钱,终于买回了渴望已久的《学生字典》,他没忘了妈妈教的《革命课本》,《学生字典》也一直带在身边。他不仅自己努力学习,他还每天教岸青认字。

    国民党特务和日本特务,一刻也没有停止对毛泽东的儿子的搜捕。有一天,岸青看到地上有一小节粉笔,就捡起来在电杆上写下:“打倒帝国主义!”恰巧被一特务碰见,这个狠心的家伙竟然拿起路边小贩的铁钳向岸青的头部猛击。小岸青遭此毒手,当即头破血流,昏倒在地,导致两耳被打聋,大脑严重受伤,从此落下终身不治之症。其间,4岁的小岸龙因病不幸夭折。

    岸英和弟弟经历了五年的风雨,顽强地生存下来。1949年8月17日,毛岸英在给舅父杨开智的信中回忆了他在上海的流浪生活。

1936年,党组织找到毛岸英兄弟,决定委托李杜将军护送他们出国,图为毛岸英、毛岸青随李杜将军出国的护照

    7、辗转苏联

    1936年6月,党组织想尽办法,从一座破庙的一帮流浪儿中找到毛岸英兄弟。决定委托李杜将军护送他们趁东北义勇军去欧考察实业的机会,送岸英兄弟出国。

    6月底,毛岸英、毛岸青及董健吾之子董寿琪随张学良东北军的部下、抗联总司令李杜乘法国邮船斯芬克司号从上海启程,在海上航行了约1个月,途经香港、西贡、孟买、苏伊士、地中海,于7月底8月初抵达法国马赛港,改乘火车到达巴黎,在那里停留了半年。1937年初,他们进入苏联。

    在离开中国的一刹那,岸英用洪亮的声音喊道:“再见!中国!我的母亲!”并跟随李杜将军朝着祖国的方向磕头祈祷。

1937年,毛岸英、毛岸青在苏联合影

    8、立志苏联,成为儿童院里的小领袖

    1937年初,毛岸英与弟弟毛岸青被送往莫斯科莫尼诺第二国际儿童院。在苏联国际儿童院的5年里,由于毛岸英聪明、好学、勇敢、坚忍并爱好“军事、政治和时事”,逐渐成了儿童院里的“小领袖”。他先后担任了少先队大队长、儿童院团支部书记和伊万诺沃市列宁团区委员,经常应邀到各处去作报告。

    在莫斯科,毛岸英兄弟也同样感受到了贺子珍妈妈给予的母爱,他说:“贺妈妈身上至今还带有弹片,贺子珍妈妈就像杨开慧妈妈一样”。至今,在俄罗斯国家档案馆还保留着毛岸英当年填写的档案:“父亲,中国革命的领袖;母亲,烈士。”在他个人的简历中,是这样填写的:“母亲生前,与她一起在狱中生活;母亲死后,在上海扫地、端茶。”

1941年1月31日毛泽东给毛岸英、毛岸青的亲笔信。信中建议他们“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政治是要谈的,但目前以潜心多习自然科学为宜,社会科学辅之。将来可倒置过来,以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为辅。总之注意科学,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

    9、“两地书”、“父子情”

    在苏联宝贵的学习时光里,毛岸英除了刻苦学习课堂上的知识,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社会科学知识和父亲寄给他的哲学著作。

    分别了十年之久的父子也开始有了书信来往。从1938年3月4日毛泽东给儿子写的第一封家书开始,父子间数度互传家书,令毛泽东喜不自胜。毛泽东给儿子的一封封家书,充满了父爱和革命情怀。毛泽东总是循循善诱地与子女谈读书学习,谈为人处世,谈立志励志。这些书信,大到理想、前途、事业、婚姻,小到身体状况、日常生活、人际关系,处处是父亲给予孩子的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指导。青年毛岸英也在父亲毛泽东革命精神的引导下,迅速成长,并投身革命实践。

1940年,周恩来夫妇到国际儿童院看望毛岸英(右一)、毛岸青(右三)

    10、周恩来邓颖超夫妇特地看望儿童院的孩子们

    1939年7月10日,周恩来从重庆回到延安后,在赴中央党校作报告的途中因马受惊,不幸摔伤,造成右臂粉碎性骨折。当时延安的医疗条件很差,治疗了一个多月效果仍不佳。由于右肘始终处于半弯曲状态,无法伸直,右臂肌肉开始出现萎缩,如不及时治疗,有成终生残疾之虞。于是,中共中央决定送周恩来赴苏联医治。1940年1月,在苏联的周恩来和邓颖超夫妇,特地看望了毛岸英、毛岸青兄弟和苏联国际儿童院里的中国孩子们,并与他们合影留念。

    在苏联国际儿童院,年仅16岁的毛岸英便写就了一篇长达3000多字的文章《中国儿童在苏联》,文笔流畅优美,被当时正在莫斯科治疗臂伤的周恩来带回国,后刊登在1940年4月12日延安的《新中华报》上,报社还配发了“编者按”。

    1941年冬末,根据联共(布)中央的建议,毛岸英的老师劝他加入苏联国籍。毛岸英坚决地说:“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只要祖国一声令下,我就要回到祖国去。如果我加入了苏联国籍,就不方便了。”

1942年5月,毛岸英(谢廖沙)给斯大林写了一封坚决要求上战场的信。他在信中写道:“敬爱的斯大林同志: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国青年,我在您领导下的苏联学习了五年,我爱苏联就象爱中国一样。我不能眼看德国法西斯的铁蹄蹂躏您的国土,我要替千千万万被杀害的苏联人民报仇。我坚决要求上战场,请您一定批准我的请求!”

    11、一封写给斯大林的信

    1942年5月,在苏联卫国战争最艰苦的时刻,毛岸英用俄文直接给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写了一封信,陈述自己坚决上前线的要求。信中这样写道:“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国青年,我在您领导下的苏联学习了5年,我爱苏联就像爱中国一样。我不能看着德国法西斯的铁蹄蹂躏您的国土,我要替千千万万被杀害的爱好和平的人们报仇。我坚决要求上战场,请您一定批准我的请求!”信后署上了自己的俄文名字“谢廖沙”,同时又注明“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

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毛岸英坚决要求参战,1942年5月,他被批准进入苏雅士官学校学习,1943年毕业时获中尉军衔,不久,他又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图为毛岸英(左一)在士官学校的留影

1943年1月毛岸英进入列宁军政学校深造,被授予苏军中尉军衔,参加苏联共产党,成为预备党员。1944年,毛岸英参加苏联红军,任坦克连指导员。图为参加苏联红军的毛岸英

    12、毛岸英,一个普通的战士

    1942年5月,在毛岸英的强烈要求下,苏联红军总政治部的曼努伊尔斯基将军他转入附近的苏雅士官学校快速班学习军事。1943年1月,毛岸英从快速班毕业,又进入莫斯科列宁军政学校,并且被授予中尉军衔。

    与此同时,21岁的毛岸英加入了联共(布),也就是苏联共产党。他的老师娜佳所作的入党鉴定是:“政治觉悟高,学习好,劳动好,革命精神饱满,树立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志向,可以入党。”

    后来,毛岸英又转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在学期间,被派往卫国战争的白俄罗斯战线,担任坦克连党代表,后随部队开往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参加战斗。

1945年,毛岸英在苏联列宁军政学校时的留影

1945年5月,苏联卫国战争取得胜利,毛岸英随部队凯旋,在莫斯科受到斯大林的亲切接见。斯大林高兴地说:“谢廖沙,你这位毛泽东的儿子很勇敢。”并赠送给他一把手枪作为纪念。《斯大林接见毛岸英》 陈玉先绘

俄罗斯授予毛岸英的“二战反法西斯勋章”

    13、受到斯大林的接见

    1945年4月30日,当苏联红军战士在柏林国会大厦屋顶插上红旗的时候,毛岸英就在攻克柏林的坦克部队里。直到这时候,他的战友们甚至还不知道,这个“扁鼻子指导员”。是中国反法西斯战场的领导人毛泽东的儿子。

    攻克柏林后,毛岸英随部队凯旋,在莫斯科受到斯大林的亲切接见。斯大林高兴地说:“谢廖沙,你这位毛泽东的儿子很勇敢。”毛岸英回答说,“报告斯大林同志,我和英雄红军一起作战,只不过是普通一兵。”谈话结束之后,斯大林亲手赠给毛岸英一把小手枪。俄罗斯授予毛岸英的“二战反法西斯勋章”。

    此后,毛岸英被分配到苏联的外国语学院,学习政治经济学。已经23岁的他十分思念祖国,无法抑制要投身祖国解放事业中去的愿望。

1946年,毛泽东同从莫斯科回到延安的毛岸英合影

    14、回到祖国

    1945年底,一架苏制伊尔——18新型客机在延安降落。经中共中央及毛泽东的批准,在苏联经过长达九年的学习和磨炼的毛岸英终于回到了日夜思念的阔别十年的祖国,回到了分别整整19年父亲毛泽东的身边。

    毛泽东听说儿子回到了延安,带病来到机场迎接。毛岸英身穿苏联陆军上尉军服走下飞机,毛泽东走上前去,和快步走过来的儿子紧紧地握住了双手。毛泽东看着儿子,带着慈父的感情说道:“你长这么高了!”

    当夜,父子俩坐在王家坪院子的槐树下促膝谈心,亲热异常,仿佛要把19年来隔绝的话一下子倒出来。毛岸英的归来也使久病的毛泽东,心情和身体似乎一下子好了许多,精神倍爽,病除大半。

    当父子两人谈到母亲杨开慧时,毛泽东问岸英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妈妈走前都说了些什么?”毛岸英回答说:“妈妈要我告诉你,她没有做一件背叛党和背叛爸爸的事情,她永远都爱爸爸。”话音未落,毛泽东已是泪流满面。随后,毛泽东再次写下这样的感慨:“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1947年10月8日,毛泽东在给毛岸英的信中谆谆教导他:“一个人无论学什么或作什么,只要有热情,有恒心,不要那种无着落的与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个人主义的虚荣心,总是会有进步的。”

毛岸英从苏联回到延安不久,就遵照父亲的教导,到吴家枣园学种地,上“劳动大学”。从“洋学生”变成了“土八路”

毛岸英的诗

    15、在“劳动大学”深造

    毛泽东对自己的儿子要求非常严格。毛岸英从苏联回到延安,父子俩在一起只吃了两天饭,毛泽东便要毛岸英到机关食堂吃大灶。

    不久,父亲让他脱掉大皮靴,顺手递给他一双黑布鞋,说:“这才是毛家人的高度。”“你在苏联长大,对国内生活不熟悉。在苏联大学读书,住的是洋学堂,我们中国还有个学堂,这就是农业大学、劳动大学。”并把岸英介绍给当时著名的劳动模范吴满有,让他到吴家枣园学种地,上“劳动大学”。

    毛岸英遵照父亲的教导,在父亲毛泽东从“洋学生”变成“土八路”的要求下,毛岸英主动要求去农村、下基层,同农民、工人兄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他经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

    1946年夏,毛岸英从枣园回到延安。父亲看着岸英一身灰土布褂子,头上扎着白羊肚毛巾的英雄结,英俊的脸庞闪着黧黑的光芒。他又摸了摸儿子结着一层厚厚茧子的手,满意地说:“不错,这就是你的毕业证书!”

1949年4月毛泽东和毛岸英在香山双清别墅,父子俩相谈甚欢,其乐融融。多年以后,我们甚至能从照片中听到开心的笑声

    16、参加土改,并参加了中宣部、中央机关保卫训练班的工作

    1947年到1949年春,毛岸英又参加中央土改工作团工作。在西柏坡,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编辑助理兼俄语翻译。他还参加了中宣部、中央机关保卫训练班的工作。

    毛岸英先后到山西临县的郝家坡、山东阳信张家集参加土改运动,进一步了解农民和农村。1947年8月,毛岸英在西柏坡参加全国土地工作会议时,以杨永福的名字在《晋察冀日报》上发表了《鞋下一层土》的顺口溜,表达自己下乡参加土改的思想感情变化:斯大林把人民比作土,离土必死近土生。这句话早已响如鼓,却只到今天才搞清!郝家坡土改两个月,人问我最贵何所得?是不是金,是不是银,是不是地位和美名?我说一样也不是,却是那鞋下一层土!

    这是毛岸英参加土改工作的最大收获。朴实无华却蕴涵真理,文字直白却诗情满怀。

    期间,他还经常出门去拜访老革命、老同志,虚心地向他们讨教。他参加土改工作队,还抽时间翻译出版了恩格斯的《法德农民问题》等论著。

1949年10月15日,毛岸英和刘思齐在中南海菊香书屋举行了简朴的婚礼

    17、与刘思齐在中南海举行了朴素的婚礼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毛泽东也在考虑着儿子的终生大事,他已经替岸英物色了一位满意的“媳妇”,就是他的干女儿刘思齐,又名刘松林。

    刘松林的父母都是中国共产党员,父亲刘谦初,曾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母亲张文秋,15岁考入湖北省立女子师范,在老师陈潭秋、董必武的影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婚后三天,刘谦初就随军开赴前线,夫妻俩为了革命天各一方。1929年8月,刘谦初在济南英勇就义。

    1946年7月,刘思齐从新疆盛世才的监狱里回到延安去看望主席,在毛泽东的窑洞里初次相识毛岸英,两个年轻人相互诉说着以往的经历和对生活的看法,渐渐萌生了爱慕之情。1948年5月,在平山县西柏坡,刘思齐去看主席,第二次碰到了毛岸英。岸英和思齐很谈得来。每次两人一起聊天,岸英就像个讲得很起劲的老师,思齐呢?则像个老老实实的学生,安安静静地听着岸英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1949年10月15日,岸英和刘思齐在中南海的菊香书屋举行了朴素的婚礼。毛泽东自己掏钱,置办了三桌酒席。周恩来夫妇、朱德夫妇、刘少奇夫妇、李富春夫妇、谢觉哉夫妇、梁淑华夫妇等参加了他们的婚礼。酒席算不上丰盛,但大家济济一堂,笑语连珠,一派喜庆。

    婚礼结束后,岸英和思齐临行时,毛泽东从卧室里拿出自己在1945年9月去重庆谈判时穿的一件呢子大衣,风趣地笑着说:“你们结婚,我没有什么别的东西送你们,就这么一件大衣。白天让岸英穿,晚上当毯子两个人盖,思齐也有份。”

    多么平凡的喜宴,多么不平凡的场面;
    多么普通的大衣,多么不普通的礼物。

1949年10月24日,毛岸英给表舅向三立的信。信中拒绝了亲友要求介绍工作的请托,体现了共产党人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怀

    18、在亲情与理智的天平上,他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

    作为开国领袖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既没有半点优越感,更没有搞什么特权,他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

    1948年12月在西柏坡,毛岸英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编辑助理兼俄语翻译,1949年2月,调到中央社会部,担任李克农的秘书。他参加了中宣部、中央机关保卫训练班的工作,为党中央、毛泽东安全进入北平作准备。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第二天,毛岸英就陪同两个扫雷专家,带领华北军区的一个工兵排,作为中央机关的先遣队,首批进入北平。3月24日这天毛岸英接到通知,说中央领导和毛主席第二天下午就要进驻北平。毛岸英他们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胳膊挽着胳膊,顺着颐和园大大小小里里外外的所有道路走一遍,消除了不安全隐患,保证了党中央、毛主席的安全。

    新中国刚刚成立,湖南不少亲友来信或上门,请求帮助解决生活和工作困难。对此,毛岸英给予了同情和理解,并向有关组织进行报告,请组织出面给予合理解决,并没有用自己的所谓身份去谋私情私利。他在给表舅向三立和保姆孙嫂等人的信中拒绝了亲友要求介绍工作的请托,体现了共产党人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怀。

    1949年8月19日,毛岸英写给表舅向三立的信中写道:“新中国之所以不同于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同于国民党,毛泽东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毛泽东的子女妻舅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的子女妻舅,除了其他更基本的原因以外,正在于此,皇亲贵戚仗势发财,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1949年10月24日,毛岸英在写给孙嫂的信中说:“我们是劳动人民,我们以此而光荣,但因此我们永远应当是世界上最忠实、最纯洁、最勤劳、最朴素、最刚强而又善良的人们,望你永远不失这种伟大工人阶级的优良品质!宝贵这种工人伟大的优良品质!去掉一切不好的非工人阶级的品质!”

1950年5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向苏联青年代表图献旗。前排左起:廖承志、毛岸英、米哈依洛夫、阔日杜布、冯文彬

解放初期,毛岸英(后排中)和苏联朋友合影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中红头条:热烈庆祝中共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中国萧军研究会华语红色诗歌促进委员会诚邀众著名诗人唱和“誓言向着太阳”诗•87首
·下一篇:无
·特稿:青山处处埋忠骨——读老红军徐兴华诞辰百年纪念集《大别山的忠诚儿子》有感(组
·特稿:纪念中共首个红色学府上海大学百年华诞(组图)
·特稿:庆贺党的20大 诗二首
·特稿:我的家乡梓树坪
·特稿:开国将军林彬在老家金寨的轶事(组图)
·特稿:筹建国家银行究竟是哪五个人?(组图)
·特稿:长篇力作《旌旗红——古大存军长》即将出版(图)
·特稿:5个,还是6个!(二)
·特稿:东海:樊氏图书馆被命名为“小马扎巾帼流动课堂”示范点(图)
·特稿:《感恩伟大的党 放歌新时代》组歌广受欢迎、深受好评(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中红头条红笔杆:毛主席的好儿子毛岸英烈士一国际主
姜建军:青山处处埋忠骨——读老红军徐兴华诞辰百年
特稿:青山处处埋忠骨——读老红军徐兴华诞辰百年纪
中红头条:热烈庆祝中共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
边江:纪念中共首个红色学府上海大学百年华诞(组图
特稿:纪念中共首个红色学府上海大学百年华诞(组图
特稿:庆贺党的20大 诗二首
王振华:我的家乡梓树坪
特稿:我的家乡梓树坪
熊国清:开国将军林彬在老家金寨的轶事(组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